第195章 继续创业

等她从学校出来,又给郭骏和方芳打电话。

方芳接到林晓秋的电话很激动。

“晓秋,你录取到了北市的大学?已经到学校了,也太好了!我录取到了津市一所大学,离你不远,我查过了,坐火车就两个小时,以后我们可以经常见面。”

林晓秋对方芳详细描述了她所在大学的环境和情况,方芳很是向往,动了启程找她的心思,第二天就提起行李冲到火车站买了最近的一趟火车,辗转三趟火车找林晓秋。

郭骏高考的不错,虽然和林晓秋不在一个学校,却在一个城市,他最后冲刺阶段,几乎是挑灯夜读,每天睡四五个小时,高考发挥的不错,考的也挺好,与他同一个学校的,还有马令齐。

五天后,郭骏、方芳、马令齐齐聚北市。

林晓秋打开旅馆门的那一刻都不敢相信,他们竟然这么快就又聚到了一起。

他们和林晓秋已经十个月没见面,又都憧憬大学,全部提前来报到。

方芳和林晓秋住一间房,郭骏和马令齐又开了一间房先住下。

他们现在手上都带着学费和生活费来的,都有些小钱。

林晓秋已经摸熟了学校附近的餐馆情况,多多少少都熟悉几家的味道,她也了解大伙的口味,去了北市正宗的菜馆,点了一只烤鸭后,大家自由发挥。

点完菜,四个人兴奋地聊天。huye.org 红尘小说网

“晓秋,晓秋,你和汤医生怎么样了?是不是他送你过来学校这边的?”

郭骏和马令齐都知道林晓秋有一个医生男朋友,而且感情不错,对她的八卦也很好奇。

两人不做声,就连烤鸭上来,也没急着开动,仔细听着林晓秋回答。

“我一个人来的,我来之前给他留了一封分手信,他大概率不会原谅我,不会找我了。”

林晓秋提到这件事,心底有些隐隐的痛苦,她知道分手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但还是会有不舍,特别是在秦正威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她一走了之,有些背信弃义。

秦家人和汤家人只会骂她是白眼狼,她都认了,只想好好学习,早点成为强大的人。

方芳还想问什么,看了一眼郭骏和马令齐又把话咽了回去。

“晓秋,没事的,大学里帅哥多,你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饿死了,先吃饭吧。”

方芳瘦了很多,瘦下来的方芳五官有些清丽,有些漂亮。她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林晓秋,有些话不好当着男孩子的面说,她打算等她们两个人的时候再好好开解她。

林晓秋不想表现地很低落,开开心心招呼大家吃饭。

之后,四个人又去爬长城,逛紫禁城,博物馆,走访一些历史地方,甚至还坐着观光车浏览了一圈。

九八年的北市,处处生机盎然,四个人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周。

林晓秋终于提出她的新想法。

“咱们四个投钱做点小生意吧,这样的话,大学的生活费就够了,幸运的话,还能攒点小钱在毕业后租个好点的房子。”

方芳早就有这个打算,之前周涛给她算的分红有好几万,她一分没动。

郭骏有皮具店的股份,还有火锅店的钱全被他妈塞给他带出来。

马令齐家庭条件不错,这趟出来,身上也带了足够的钱。

林晓秋的服装店和糖厂、皮具店生意都不错,这次出门,她本就打算在北市做生意,带的钱只多不少。

但是她一个人投资风险太大,北市不比小地方,这是大城市,随随便便就能亏个底朝天。

四个人商量好之后,又找马令齐的姐夫了解北市的市场,他开车带四个年轻人把学校周围摸了个底朝天。

林晓秋他们最后决定凑钱投一家宾馆,这还是马令齐姐夫的主意,他说现在大学生很开放,小情侣谈恋爱的很多,很多人需要私密的空间,宾馆就很合适。

其余的东西做起来费劲,也没底,他在这附近正好有认识的人转租一栋房子,曾经是办公场所,只要改造一下,每间房装修一下,多设计一个卫生间出来就行。

林晓秋知道现在的大学生什么样,在大学附近开宾馆肯定挣钱,但宾馆的房间有限,学生也没多少钱住宿,不亏本是肯定。

前提改造大的话,投资也多,一年以后才能回本,这个想法虽好,但挣钱的时间太长。

她去那栋转租的房子看过,不新不旧,格局还不错,改造起来的困难不大,她觉得开宾馆可行,但一楼也可以利用起来。

一楼那么宽敞,完全可以装修成餐厅,或者火锅店,她已经看过这一片还没有一家火锅店,她也有经验和手艺,至少不会赔本。

几人思来想去,其他东西大学附近都不缺,就缺宾馆和火锅店,于是在马令齐姐夫的介绍和投资下,他们当真租了一栋楼。

马令齐的姐夫是北市人,了解这里的情况和消费能力,林晓秋也做了市场调查,绝不是一时脑热。

林晓秋他们四个学生只管投资一半的钱,剩下的都是马令齐的姐夫掏钱,施工和装修都是他找人。

宾馆装修成简约的风格,怎么省钱怎么来,房间设计的挺大方美观。

四个学生玩够了,就想到处试菜,想着打造新的火锅味道。

林晓秋开学报到前,宾馆还没装修好,一楼火锅店倒是装好了,林晓秋为了抢开学的热度,拉着其他三个人亲力亲为,采买,布置,尝试味道,一样不落。

马令齐姐夫周雨张罗了几个帮厨,林晓秋又带着他们教火锅底料和菜系的做法。

一切尘埃落定,终于赶在大学报道那一天开张。

当天报道的学生很多,家长也有陪同,刚来到北市,都不愿意到小餐馆将就。

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的学生口味也不一样,林晓秋他们的火锅店是离学校最近的一家规模比较大的,很多着急吃饭的人都选在火锅店就餐。

北市的消费水平比杭市高一倍,火锅店的菜也都不算便宜,有人问了价格就走,也有人尝试。

因为是开业第一天,火锅店七折消费,吸引了不少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