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找到梨花

苦捱到九点,两人感觉这是要出大事了。

“你赶紧回去报告,我还在这儿等,如果她们回来,我就带着她们往回走。”因为冷,也因为过于担心,李鑫牙齿一直在打架。

唐有田用手捂了捂冻得生疼的耳朵,脱下自己的外衣披在李鑫身上:“晚上冷,你也来回溜达点儿!”

清冷的月光下,尽管山路崎岖,视线不清,唐有田还是一路小跑起来。

愣是自己把自己磕碰得头破血流。

刚到一半路,就碰见了来接他们的井率和习富。

刚打春,山里的夜晚冷到骨头里。

来之前,二爷爷就让习富抱了四件棉坎肩来。

看见唐有田额头和脸颊的划伤,习富心疼地把坎肩儿递给他:“别急,慢慢说。”

唐有田用冻硬了的舌头,把情况报告了一遍。

井率没说话,静静地看着幽暗的远方,清冷的月光透过枝叶,斑驳地印在他脸上、身上。

“你先原地等着,一会儿我让李鑫也回去,你们路上有个伴儿。”看着他脸上的伤,井率说:“你们回去后先报告四条政委,明天天一亮,你俩立即去找平安和如意,让他们哥俩套车带着你们进城。如果政委同意我的安排,咱们明天十点在牲口市场门口见,如果不见你们,我们先到处打听下消息,晚上返回营地。”

井率说完,习富长长松了一口气,把手里的那三件棉坎肩都塞唐有田怀里。

因为井率的一意孤行,四条没少找他谈心,终于,他现在变得越来越有“组织纪律性”了。

安平城晚上实行宵禁,城门也会关闭。

井率他们却习惯夜里进城,他们基本上不走城门,而是从那一段儿有大片槐树林的城墙豁口钻进去。

虽绕路,却不用和守城的官兵打交道,尽量减少和他们打照面的次数。

赶到安平城时,已经是凌晨两点了。

两个人不知疲惫地直奔小红和梨花常去的卖针头线脑的大市场,打算先在周边转转,如果白天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那周围的乞丐应该会知道。

夜里的城市街道变得宽阔、萧条,因为既要随时躲避巡逻的军警,也要提防来自黑夜的劫掠,所以,他们沿着墙根儿走动,右手都不曾离开过腰间。

年前,习富和如意来给小红她们做过棒劳力,如意一路上都在和梨花起腻,他记得梨花说过,她和小红为了节省时间,都是各自采买自己的东西,然后在府门街口的那个空场子集合一起返回。

惊蛰还没过,天气寒冷,乞丐们都不知道躲到哪儿去了。

两人漫无目的地把市场周边的街巷转了一圈儿,失望地走向府门街。

人贩子?地痞流氓?

但是,小红她们离开安平城时天还没有黑,这些人胆子再大也绝对不敢大白天的抢人。

从安平到贾佬镇、贾佬山这一段路也是比较安全的,这几年没出过劫杀之类的事情,不然他们也不会放心让两个姑娘独自往来。

站在府门街前的空场子上茫然四顾,除了东方天际泛起的鱼肚白,就是无数扇黑漆漆的窗,不时有冷风裹夹着枯叶从耳边飞过。

“哥,我觉得还是天亮找一下他们,让他们帮忙一起早,拖时间长了,只怕......”习富不忍把预测说出来。

井率也想到了,是啊,看来这一次必须要求助杏儿他们了。

猛然,两人同时听到了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他们把身体隐入暗影里。

脚步声随即停止。

“谁!”井率低喝了一声,内心极度希望那脚步声来自小红和梨花。

“我,梨花!”一个抽噎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当听到习富说:“梨花,我是习富啊!”时,一个人影直接扑进他敦实的怀里。

习富把抖得如同狂风中纤草的梨花扶坐在墙角,把带着自己身体温度的棉袄裹住了她。

梨花终于止住了因为极度恐惧和见到亲人的喜极而泣。

梨花赶到府门街的这个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一个好像是小红的人影在往四宝胡同里走。

在空场等了十几分钟不见小红,她开始怀疑那个以为是自己看错了的身影也许是小红,但是她去四宝胡同做什么呢?

于是,梨花就去胡同里找。

四宝胡同很深,除了几个玩石子的孩子,就是挎着篮子卖包子、挑着担子卖卤肉的商贩。

往回走时,梨花一路呼唤小红的名字。

四处找找,她又立刻回到府门街前的空场子。

直到天黑透了,她还在等。

她既怕自己一走小红就来了,又不知道回去后该怎么告诉二爷爷他们。

半夜,她也害怕遇到坏人,就躲在角落里,边哭边不时看向空场子。

直到看见了井率和习富那熟悉的身影。

想到这个可怜的姑娘独自在寒风里蹲了一夜,从没正眼看过梨花的井率,瞬间就认定这个女孩子配得上陶如意了。

倚着习富,梨花终于放心地打了个盹儿。

天很快就亮了,三个人早冻得透心凉。

找了个卖羊肉汤的铺子,热热地吃了顿早饭。

在与李鑫他们会合前,井率让习富带着梨花再去大市场周边转转,他自己则走进了四宝胡同。

孩子们背着书包或独自、或在在家长带领下走出家门,离开胡同去学校。

四宝胡同很深,中间还拐了三个弯儿,粗算一下,有三十四个院落。

假如小红是被这个胡同的某个人挟持了,大杂院应该排除。

独门独院的一共十九个院子。

每个从井率身边经过的人,都会因这个一身黑衣,神情肃杀的人打一个寒噤,谁也不敢去仔细端详那张其实很英俊的脸。

但是,有一个人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