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期 虽远必诛的陈汤

十六籽:犯我者虽远必诛!

呦,我的姐姐,你这是跟谁俩呢?:凤九狼

十六籽:这不是迷上英雄杀了吗,汉武帝刘彻说的:“犯我者,虽远必诛!”

姐姐,这我必须要更正你一下,这话真不是汉武帝说的,纯粹是游戏开发商不懂历史,张冠李戴了。:凤九狼

十六籽:不是他说的?那不会是游戏商瞎编的吧?

那倒也不是。这话是汉朝的一名大将在写给皇帝的劝谏书上说的。

:凤九狼

十六籽:明白了,那这个皇帝一定是汉武帝,反正他手下臣子的话放到他身上也不算错。

错了!这个皇帝呀是汉武帝的曾孙汉元帝,也就是那个给王昭君画大饼的那位。而这名大将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汤。:凤九狼

十六籽:和着游戏和历史都不挨着。那你给我们大伙普及普及。

陈汤年轻时喜欢读书,学识渊博通达事理,写得一手好文章。陈汤西到长安去求取官职,谋得太官献食丞一官相当于现在的厨师长的职位。几年后,富平侯张勃同陈汤交往,佩服他的才能便向朝廷推荐了陈汤。在等待分配期间,陈汤的父亲去世,陈汤听到了死讯,没有奔丧回家。:凤九狼

十六籽:那个时代对奔丧、守孝十分看重。这下陈汤不会有麻烦吧。

陈汤就因为这件事被人检举为缺乏起码的孝道,不遵守常规行事,于是朝廷又谴责张勃,以他举荐不当而削减了他的食邑二百户,赶上他去世,因此就赐给他谧号为缪,同时将陈汤拘捕下狱。:凤九狼

十六籽:自古忠孝难两全呀。

后来又有人大力举荐,陈汤终于被任为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官。陈汤主动请求出使外国,几年后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正职)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当时西域的情况比较复杂。宣帝时期匈奴内乱,五个单于争夺王位,其中以郅支单于最为强大,郅支单于自知有负于汉朝,害怕汉朝出兵报复,就向西跑到今日的中亚一带。:凤九狼

十六籽:这是要偷渡到国外去呀!

郅支拥有了千里之远的中亚势力范围,自以为大国之主,很不尊重汉朝,还变本加厉的欺压周边小国。汉朝也曾三次派出使者但都被羞辱而回。:凤九狼

十六籽:这个郅支真是狂妄至极!

于是,陈汤等一干武将纷纷上书请旨要求攻打郅支,但咱们这位汉元帝那是和平主义者,即使别人都欺负到头上了,他还想着以德服人呢。于是纷纷驳回武将的诉求。陈汤一看,急了,于是再次劝谏上书道:“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凤九狼

十六籽:说人话

就是“应该把砍下的头悬挂在蛮夷居住的槀街,让他们知道,敢于侵犯强大汉帝国的人,即使再远,我们也一定要杀掉他们。”

:凤九狼

十六籽:霸气、威武!听着就是那么振奋人心。

是呀,汉元帝也被振奋到了,所以就同意了陈汤的请求。他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上司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在路上,陈汤向甘延寿建议:不能坐视匈奴在此做大,我们调动西域乌孙等国的士兵,攻灭郅支。甘延寿表示赞同,但坚持要先上奏朝廷再说。陈汤觉得兵贵神速,等朝廷批下来,菜都凉了!如果朝中再有奸细把消息透露出去,就前功尽弃了。于是,他自作主张,趁甘延寿生病,假借

(本章未完,请翻页)

汉帝诏令,征发西域各国士卒和汉朝在车师国屯田的士兵共4万多人,分成六队,抓了当地人做向导,即刻出发。:凤九狼

十六籽:这陈汤胆子也太大了!敢假传圣旨!

幸好这一战,汉军斩首太子、名王以下1518人,145人被俘,超过1000名匈奴军投降,我军大获全胜!:凤九狼

十六籽:幸好幸好。

陈汤,一生仅此一战,但一战即名扬天下,为数十年汉匈战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凤九狼

十六籽:“千里远袭斩首处,一剑封喉震天山。”陈汤发出的光芒,与卫青、霍去病、李广、李陵等众多著名将星一样,璀璨夺目。

同时,汉朝征大宛、征南越,在强有力的武装和打击的保证之下,汉民族一连几百年边境平安。:凤九狼

十六籽:汉朝,是一个值得我们民族骄傲的朝代,是我们民族的第一个强大时期,我们因而骄傲地自称“汉人”、“汉族”。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2000多年来,祖先就用铁与血告诉强权,我们是汉人,汉人不可辱!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陈汤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从班超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再到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凤九狼

十六籽:历史荡气回肠,一直传承下来,建国时,一代伟人也曾立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今天,“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已成为中华民族最为霸气的豪言壮语。

陈汤的故事结束了,但是我们中华大地英雄儿女辈出,明天咱们继续聊。:凤九狼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