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杀兄弑父

漆黑的衣柜里,一个尖锐的木块抵住了荔枝的脖子,身后传来低沉的男声:“你是谁?是谁派你来的?”

荔枝看不到这人的脸,却已经从他身上感受到深深的怨气。

无论是谁,被关在这个小屋里数月,也会变得神志不清,何况是曾将高高在上的大皇子?

可荔枝的嗓子毁了,她只能摆手比划。

在荔枝身后的正是赵承乾,他此时披散着长发,眼中早已没了昔日的光芒,取而代之的是颓废和凶残。

现如今的他,已经不再轻易相信任何人,也不再像之前那么仁慈。

他举起手里的木块,瞄准荔枝白嫩的脖子,就要下手。

就在此时,几道黑影从房顶一跃而下,在房间里巡视。

黑衣人的手里拿着刀剑,白光森森,正映入赵承乾的眼中,他也感到到了杀气。寡不敌众,他立刻改变主意,对荔枝说道:“引开他们,否则我杀了你。”

荔枝连忙点头,她来这儿,就是为了救赵承乾。

赵承乾却浑然不觉,一个用力将她推了出去。

只听“咣当”一声,荔枝被推出了衣柜。赵承乾也顺势走出,躲在衣柜后面。

“谁?”黑衣人听到声音,靠近走了几步,只看到荔枝的身影。

“原来是你这聋子。”黑衣人见到荔枝,顿时没了兴致:“大皇子呢?找到没有?”

荔枝摇头摆手,身子挡住衣柜。

黑衣人却不领情,直接上前翻找衣柜。一个人翻找衣柜,另外几个黑衣人却走进房屋内寻找。荔枝面准时机,从袖子里掏出一把匕首,向黑衣人走去。

黑衣人的身子探进衣柜,不断扒拉衣服。破旧的衣服一件接着一件被扔出去,他才看到一个洞口。通过这洞口,他看到了一个男子的身影。在网上看去,竟看到浓密的黑发。

赵承乾感受到目光,心中一横,举起木块就要**洞口。

那黑衣人反应快速,立刻退出身去。就是他这一后退,直接撞在荔枝的匕首上。

匕首穿过胸膛,鲜红的血液向下流出。黑衣人扭头看向荔枝,一脸不可置信的倒下去。

目睹了这一幕,赵承乾也傻眼了。但他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荔枝抓住手,朝着门口跑去。

就在这时,赵承乾从她的手心,感受到一丝温暖。

荔枝拉着赵承乾,直接推开了大门,朝着门口跑去。其余的黑衣人听到动静,便架起轻功追来。

黑衣人身影迅速,荔枝和赵承乾跑得慌不择乱。慌乱中,赵承乾大叫道:“来人啊!有刺客!”

也是这叫声,吸引了大理寺的守卫,他们纷纷拿起刀剑,大喊道:“何人胆敢在大理寺放肆?!”

眼看着侍卫拿着兵器冲来,黑衣人这才飞上屋顶,转身离去。

大理寺刺杀未成,金銮殿却是硝烟弥漫。

赵林思望着台下的赵宇寒,一身怒火还未消散:“承乾是朕的儿子,朕怎么会想让他死呢?君臣父子,朕怎会如此枉顾?”

“父皇说的是。”赵宇寒的面色依旧平静:“可父皇一再纵容魏王,才让他格外嚣张,竟有了杀兄的想法。说不定此时,皇兄已经遇难了。”

“魏王竟然敢弑兄?”赵林思一脸不可置信:“这消息从哪里来的?没有证据,你怎么敢揣测?”

正在此时,有侍卫来报:“皇上,大理寺传来消息,有人刺杀大皇子未遂。”

听到此话,赵林思再也没有狡辩的力气,他一头倒在龙椅上,两眼空洞:“杀兄,魏王竟然真的做出这大逆不道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更狠毒的事情。”赵宇寒站起身来,缓缓道:“父皇昨日在岭山遇到的美人,正是魏王一手安插的线人。除了杀兄,儿臣推测魏王的下一步,就是弑父了。”

露骨的话传在赵林思的耳中,竟让他感到讽刺:“这就是朕养大的孩子,魏王竟然敢这么做!”

“儿臣来找父皇的第二件事,就是禀明魏王的意图。”赵宇寒冷冷道:“在魏王还没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之前,请父皇下旨决断。”

到了此时,赵林思的眼中有泪也有恨。他不该一再放纵魏王,才导致了今日的局面。他们父子,终究要走上绝路。

赵林思一手拍在龙椅上,痛定思痛:“来人,替朕拟旨。”

烈阳高照紫禁城,荣昌宫内,众人无不自危。

宫女嫔妃躲在暗处不敢说话,皇后更是坐在地上,久久不肯起身。

唯有万贵妃,还光明正大站在地上,吩咐下人:“来人,将姜美人的尸首抬下去。”

清河此时站出来:“是,娘娘。”

在众人的眼光中,清河带着太监,将姜黎的尸首抬起来。

正在此时,高公公进入了正殿,叫道:“贵妃娘娘且慢。”

几人刚抬起尸首,又立刻放下,他们都看到高公公手里的圣旨,不敢怠慢。

万贵妃看到圣旨,正一脸喜悦跪下身去。

她等了这么多年,就是等着废后的一天,这一天,终于来了。

在万贵妃的笑脸中,高公公宣读了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三皇子赵和泰,乃嫡出皇子,聪慧过人,得天庇佑,朕曾为其封号魏王,赐予权协助。然其在为毫无差错,深得朕心。特立魏王为储君,速速进宫受礼,钦此。”

圣旨一出,满座嫔妃皆震惊。万贵妃更是难以置信:“高公公,怎么会这样?是不是哪里出了差错?”

万贵妃追着高公公询问,却只得来一句:“圣旨乃是皇上口谕,绝不出错,娘娘还是安心等着吧。”

高公公说罢,一刻也不停留,反倒说着:“姜贵人的死讯,谁都不许传出去,她如今还好好活着,听到没有?”

嫔妃们纷纷点头示意:“臣妾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看见。”

等到高公公命人抬走姜黎的尸首后,嫔妃也纷纷离开荣昌宫。

魏王被立为太子,皇上又不肯泄露姜贵人的死讯,想必是为皇后遮羞。这一局,是输是赢,已经定下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