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二老离开 -

大抵是惦记着林煜文家的红薯粉, 再或者贺一鸣真的被林煜文的人格魅力征服,总之,接下来的竟然是贺一鸣主动来找王绪。

双方一拍即合, 没几天便签好了合作合同,王绪的小微型农机租赁生意渐渐拉开帷幕。

也许是上次跟林煜文谈话的影响,这次生意稍微有些进展, 王绪就忍不住先给林煜文打电话报喜。

林煜文忙着呢!

秋季正是农忙时候,地里的红薯毛豆玉米接连收获,就连更别说果树上还剩不多的苹果梨, 也得隔三差五去收一番,再加上最重要的冬菜育苗, 林煜文上哪儿有时间天天接他电话?

最后实在受不了他,林煜文几句打发后, 王绪蔫头巴脑的又回去跟于歌激动去了。

今年地里种的其他杂粮不多, 再加上机器基本都能覆盖, 剩下不多的要么有王伯他们来帮忙,要么是半边天的阿婆们过来帮衬着, 中间万全听说后竟也带着他家工人上山来半晌。

总之, 也没怎么烦劳董千行山下那群大大小小的网红们,秋收也顺利进行。

秋天这样丰收的季节, 邵刚孙文秀夫妻二人也被这喜悦感染, 竟然一直也没提离开。

到后来还是孙文秀接到小区里老闺蜜的电话,才突然想起, 他们竟然差不多快一月没回去了!rexue.org 西红柿小说网

而邵刚也是见林煜文开始育叶类菜的苗儿,才猛地想起,他们不商量要回老家过田园野鹤的生活么,现在要是再不回去, 等收拾完老屋子八成都要下雪了都!

林煜文对于二老提出要离开,还有些不舍:“再住一周呗。”

邵刚摆摆手:“不了不了,趁着现在天气正好,赶紧回去把老家房子修缮好。就这,怕是今年也没工夫收拾菜地了都。”

“这简单,”林煜文咧嘴一笑:“你们能种多少菜。回头等我这儿的菜苗育好了,到时直接带着小苗儿给你们送去。”

银朱也笑着说:“那你们专注收拾房子就成,到时开荒的事儿交给林煜文。”

“对对,干这个我在行。”林煜文是拍着胸口满口包票。

邵刚最后抄起铲子给小夫妻俩展示他最近新在网上学的两道菜——捞汁什锦素拼和番茄肉酱面。

两个菜都更偏向于年轻人的口味,吃后林煜文是更不舍得让老丈人就这么离开了。

“没事,两个镇子反正也挨着,到时走动起来方便。”邵刚笑眯眯道。

看他们小夫妻俩日子过得潇洒自在,每天光瞧着他们粮仓收获慢慢,邵刚是真手痒也心痒呦。

他是一刻也不想再等。

眼瞅着老丈人离心似箭,林煜文也没法儿了,只能闷头吃自己的。

别说,林煜文尤其喜欢这道捞汁什锦素拼,里面用的基本是自家菜地的里产出,像是黄瓜秋葵甜玉米这些。

当然,也有一些别家的菜,像是紫叶生菜苦菊这些,林煜文就记得好像是王阿婆家菜地尝试种了些耐热品种的,前阵子还专门来问过他呢。

没想到老丈人社交能力这么好。

捞汁很简单,邵刚介绍说是他在网上买的现成调味料,就在厨房,到时林煜文要是想吃了,自己拌一拌就好。

“唯独这道菜里头缺了一样皮蛋,多少还是有些不足。”老丈人对自己菜品要求还挺严格。

林煜文忙道:“已经很好吃了!”

他还特别喜欢里头的黄瓜。黄瓜芯已经被剃了大半,应该也是提前用盐杀过水的,吃起来脆脆的口感很棒。

邵刚笑道:“主要也是你们黄瓜品种好,吃起来爽口清朗还不涩。”

老丈人到底是多年来的家庭大厨,点评起来直切关键。他说得到底没错,黄瓜好不好吃,首先是看品种好坏,当然种植时的养护更是关键。

要说起来,林煜文完全把这品种的黄瓜优秀部分发挥个十成十,吃起来肯定口感味道一流~

银朱看林煜文筷子很失火了一样,一个劲儿去夹黄瓜吃,便跟老爸谈论起黄瓜的处理。

邵刚:“其实也挺简单,你们要是喜欢的话,完全可以趁现在还有,提前处理了腌到坛子里,腌制得当的话能一直吃到冬天。”

这不巧了么,正好上个月之前腌的泡菜吃完了,现在又紧跟着腌黄瓜,到时正好又能跟上冬天就粥吃。多好!

父女俩便开始商量起黄瓜咸菜的腌制办法。

孙文秀也对黄瓜喜爱非常,冲银朱交代:“多腌两罐,回头好了给我们送去些。”

之前一直都是她腌酸辣泡菜给银朱他俩吃,现在反倒是颠倒过来了,银朱好笑着点头答应。

中午的饭结束,邵刚二人便开始收拾东西往车上搬了。

林煜文也跟着一起帮忙搬重物,也不知怎地,他突然看到客厅的壁炉,突然想起一件事。

“咱们今年二楼的炉子是不是还没装啊?”林煜文问银朱。

银朱一愣,跟着点头:“好像是大萌子他们张罗着装壁炉时,咱们家正在加盖,当时咱们没留意。”

“那不行!趁着冬天还早价钱还没涨起来,赶紧装了能省一毛是一毛。”林煜文转头又看向二老:“顺便给你们也装两个炉子,冬天屋里暖烘烘的,特别好待。”

“那成。”孙文秀是个不爱操心的性子,还真挺享受现在被子女们关心照顾的感觉。

邵刚对此也没意见,于是林煜文当即开始联系大萌子。

没想到大萌子还挺贴心:“早知道你们要装,当时都跟厂家联系好了,定的是夏天时的最低价,你们把尾款发来,过两天物流就能送到。”

嘿!这下林煜文满意,挂了电话立马就打款。

结果大萌子的电话很快又拨过来了:“多付了两个!”

林煜文:“我知道啊,我丈母娘他们也准备回老家养老来着,到时给他们房子也装两台。”

大萌子嘟嘟囔囔挂了电话,去跟厂家联系。

结果厂家不乐意,直说前两个月钢材期货涨价,他们本就不乐意便宜卖了,但本着诚信经营的理念勉强同意之前夏天的订单原价。

“那现在多钱?”林煜文心里已经有些不妙的预感了。

大萌子其实也不太相信他们厂家的话,但还是转述道:“说是要加二百多,但他们说你加二百也行。”

左右也没贵多少钱,林煜文还是把钱又转给她了,让她帮忙联系厂家,到时分两批物流,另外那俩炉子发到老丈人他们那镇上。

直到把这件事交代妥当,林煜文才缓了一口气笑道:“总算没感到心口有石头了,刚吃饭时我还在想呢,是不是忘记了个什么事。”

送走二老,家里就只剩下林煜文和银朱两个大人,另外一个刚学会跑满院子撒欢,另外一个饿了尿了哇哇大哭。

小夫妻俩连续适应了一周多,才缓过劲儿来。

倒是让人感觉欣慰的是,锦书突然就跟长大了似的,有时大人在忙的时候他也会帮忙看元真,虽然他只能看,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但真当林煜文看着一个不大的黑黑脑袋瓜也紧紧帮他盯着妹妹时,心里总有股子说不出来的感动,搞得他都不好意思使唤锦书去菜地里摘菜了都。

家里人多,有时九婆也能帮着看两眼,再或者使明雅家俩小姑娘,尤其是彤彤特别懂事,懂事得让人心疼。

有大家帮忙一起带着,日子倒也渐渐开始走上正轨。

家里的红薯收了,放在阴凉通风处小半月,糖化后的红薯越发甜了,正好地里的毛豆也将将收获,还带上自家吃不完的芋头和土豆,闲不住的林煜文跑去市里又恢复摆摊。

生意还是一如既往的好,甚至头两天出摊,阿姨们更加关心他家妹妹。

林煜文总是骄傲拿出手机,打开相册给她们传看。

自家姑娘脸盘随他,是个圆脸,但眼睛随了银朱,就阿姨们的话来说,长串串的,瞧着就机灵。

“眼长了好,长大更显大。”

“就是月子里头瞧着有些黑,别不是随了爸吧!”

“嗨!小孩儿都这样,刚生出来瞧着粗糙些,越长大越白嫩,瞧她现在这样,张开了准保是个小美人儿。”

听这话,林煜文笑得跟傻子一般。

等元真的热火劲儿过了些,大家才把注意力重新放在林煜文的摊子上,他们突然发现一件事。

“怎么今年的红薯比去年的还少哇!”杨彩霞不满叫道。

林煜文眨眨眼,他是绝不承认的:“有吗?没有吧,呵呵呵呵。”

阿姨们不依不饶:“怎么没有?去年你每天都拉一车红薯呢,我们就没有抢不着的,今年估计还不到半车吧,我稍微来晚些就买不着了。”

“您明儿赶早哦。”林煜文干笑着避开这个话题。

今年拿出来摆摊的红薯确实不如去年。同样是一边摆摊,一边应付华老板他们四家合作餐馆,但今年他分一小半地种了白薯,到时要拿去做红薯粉条呢。

自然可以拿来早市摆摊的,就少许多。

见阿姨们对他这个说法极度不满,林煜文干脆指了指也一样卖完了的土豆和芋头的空位:“今年分出些地方种土豆芋头了,土豆分红皮黄皮的,芋头也分大小。”

反正话里的意思是,地还是那些地,只是他劳动种的样数多,也就导致每样收成都减少了。

当然,事实肯定不是这样,林煜文故意引导阿姨们这么想的。

文一甲聪敏,她眼珠子一转,仍旧不依林煜文,追着问:“种红薯的稍微勤快些,都会打自家的红薯叶红薯杆,晒干了留着做买卖。你这么勤快种这么多花样,总不能放了红薯叶红薯杆这两个能卖上价的干菜生意吧。”

林煜文自然不会放过,但事实是他今年掐红薯杆快过去时才想起给自己留一部分,攒着等到年集再卖一部分,剩下的要么是被于歌她们掐去收着了,要么是被董千行他们掐走。

留在林煜文手里的,还真不多!

“呵呵呵呵……今年只顾着学种芋头了,毕竟荔浦芋头不好种,明年我肯定记得掐。”林煜文反正咬死了不能承认。

阿姨们虽然看林煜文嘴硬总能察觉些什么不对劲,但林煜文死皮赖脸就这样,她们也没辙。

最后阿姨们发话了:“小文啊,我看你平日里也挺忙。”

听她这么温柔讲话,林煜文瞬间就感觉接下来肯定有什么话在等着他,他后背汗毛树立:“倒也不忙……好吧,您说。”

阿姨:“等明年掐红薯叶了,你看我们这些当阿姨婶子的,去帮你掐怎么样?”

呵!原来是这样,又来一群送上门儿的。

林煜文的汗毛塌下去了,他不甚在意的挥挥手:“到时再说。”

没能买到心心念念一整年的红薯,阿姨们临走时还老不甘愿了,一年多来她们也建立了浓厚的革命友谊,散场时三三两两抱团离开。

大抵是得罪了她们,今天竟没一个人愿意留下帮林煜文收摊。

不过东西都卖完了,剩下的也都好收拾,无非是多跑一趟的功夫。

就在林煜文回来拿剩下的电子秤和摊布时,听到一面熟的老顾客夸张学着他刚才的样子,一边摆手一边还在扭着胯往前走着跟身旁人学:“到时再说~听听,难怪被人起外号叫逼王。”

林煜文不满了,他刚才可没这么夸张啊。

她身旁的婶子也嗤道:“可不是?比我家那个还能装呢。”

“男人,不都这样?”

林煜文委屈:怎么这就开始无差别攻击整个男性群体了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