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三清四御五方五老

“什么叫没憋着什么好事儿啊?”

李薇笑骂一声,“这话让你说的,好像我能坑你似的!”

“坑不坑的,我都觉得奇怪,你看,深更半夜,荒郊野外。”

王小六儿指了指四周,然后往李薇的身边凑了凑,“你说你,想干嘛?”

“想干嘛你不知道啊?”

李薇还是笑吟吟地,也往王小六儿的身边凑了凑,王小六儿心里头跟明镜儿似的,却一撇嘴,没说话,脸上带着几分戏谑看着李薇。

“你那什么表情?”

李薇忍不住咯咯笑。

王小六儿不说话,还是笑眯眯地看着她。

李薇也不矜持,小嘴儿一撇,往王小六儿的身边靠了靠,还拍了下自己的黑丝袜,长叹一声,“你看你那样儿吧,用人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态度啊!”

“那我还不能矜持点儿啊,你说怎的,我就得怎的。”

王小六儿说着,略微地直了直身子,“诶,说起这个,我还想问你呢,我有一个朋友,说是想去南边儿做玉石生意,你觉得这个事儿靠谱不?”

“是做矿场还是做加工?还是赌料子?”

“说是做矿场嘛。”

“本地,基本上没有矿场了,有些品种的矿场,现在基本上都是在

这让人无语的场面,也不算什么,比这更扯的多了去了,其实呢,这些雷人的桥段大部分都是那些编剧导演自己加上的,就好像某些版本的《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变成了“独轮车”一样,刨到根儿上,多半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一个人,是否有文化,其实往往不在于他的学历,而更多的时候,这种“我文盲我有理”的心态才是罪魁祸首。

你一个文盲聊天的时候,其实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无知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会把自己的话说的很死,很确定,完全不给自己留后路,他们可能在什么地方看见了一个什么说法,或者,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想象来判断一个问题,又轻易地得出一个自以为牢不可破的结论。

举个简单的例子,前两年上映一个电视剧,讲的是明代的几个皇帝的事情,其中有一个桥段,造反以后的朱棣看见了一个长着“猪腰子”脸的朱元璋,然后很多观众就表示接受不了,说剧组怎么回事儿,朱元璋怎么能长这样呢?这也太丑了!然后底下就开始争论了。

争论的核心就一个,朱元璋是不是画像上的猪腰子脸,然后随便往底下一翻,就看见很多人说,朱元璋根本就不可能这么丑,人咋能长这样呢?朱元璋的画像都是清朝留下的东西,那肯定是满清的人为了丑化朱元璋做的画像,就是为了侮辱朱元璋,都是“康麻子”干的,他脸上有麻子,就给朱元璋也画成麻子了!

结果呢?

后来这个事儿惊动了很多专家学者,结果一调查,一研究,刨根溯源发现,这画像,可能确实不是朱元璋的真实样貌,但这事儿真不是康熙干的,也不是清朝的人干的,这活儿谁干的呢?

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为啥朱棣要把老爹的画像弄成那个样儿呢?

道理很简单,你觉得那个画像上的朱元璋长个鞋拔子脸,脸上还都是麻子,但是,在当时的“相术”当中,那个脸型儿,叫“龙形”,那脸上一个一个的“痦子”,“贵不可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