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帮忙

转而想到一些永平侯府上的传言,永宁侯冷笑一声,说:“赵老弟,你要不满意我给你保的这一门亲事,你直接说就是,至于拿着你们永平侯夫的脸面来出气吗?”

永平侯着急的说:“许兄,我没有这个意思啊,真的是采买的人的问题,我哪里知道事到临头,竟然会出这样的事情啊。”

永宁侯冷哼一声,说:“你们府上掌家的掌了不是一年两年的家了吧,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能搞砸了,平日里是吃干饭的吧?赵老弟,你来 跟我说,你是个什么章程,你要实在是不想继续这一门的亲事,咱们就此打住,我跟我那妻弟这就派人把人家周家的姑娘送回辽东,大不了我们两个陪着一起去给人家周将军赔礼道歉就是。”

永平侯着急的脑门上的汗一个劲的往下淌,拉着永宁侯的胳膊,说:“许兄,我真没有这个意思,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还请许兄帮忙啊,我知道许兄神通广大,请许兄一定要帮我度过这个难过,我永平侯府上下没齿难忘。”

帮忙那是一定要帮的,两家是亲戚,最重要的是,今日是赵思行成亲,赵思行可是永宁侯的外孙啊,但是,却不能这么简单的就把事情帮着给办了。

永宁侯看了看时间,再有三个时辰就要开宴席了,东西还是得赶紧起来才是。

永宁侯对永平侯说:“行哥儿是我的外孙,帮我自然是要帮你的,可是,我也不能这么白白的帮了你,毕竟,是你府上管事之人闹出来的乱子。”

永平侯只能是一个劲的说着是是是,条件任着永宁侯开,永平侯现在才发现,自己的后宅,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干净,他现在不求别的,只求能够把这一场婚宴给圆过去,不要让自己,让整个侯府成为别人的笑柄。

永宁侯让人去把许芍跟还未出门迎亲的赵思行请过来,许芍 过来之后,大概是已经听说了厨房闹出来的事情,一脸的平静,赵思行脸上倒是有些难过,但是看到外祖父,觉得有了主心骨,一阵委屈,眼圈子红了。

永宁侯站在书房的院子里,对着许芍跟赵思行招了招手,带着两个人走到一边,说:“芍儿,今日之事,我必定会帮着把事情圆过去,可不能就这么简单的就把事情帮着给办了,你且跟为父说说,你现下有什么想法没有?”

言外之意,就是让许芍赶紧提条件。

许芍琢磨一会,看了看赵思行,对永宁侯说:“父亲,待到行哥儿成了亲,我想陪着行哥儿还有行哥儿媳妇去京郊的庄子上住着,行哥儿明年就要下场了,总得有个安静的读书环境才是,至于这府中之事,爱谁谁吧。”

永宁侯看了看赵思行,看赵思行一脸的兴奋,点了点头,说:“好,既是你的心愿,为父总得帮你了了才是,芍儿,你能这样做,为父很是欣慰,既然知道是泥坑,没有必要陪着别人在这坑中待着,能有机会跳出去,还是早些跳出去的好。”

许芍听了,红着眼对着永宁侯福了一礼,永宁侯让两个人赶紧去忙自己的事情,他则是去跟永平侯讲条件。

条件讲好了,永宁侯还让永平侯签字画押,永平侯有些无语,说:“许兄,我自是知道君子一诺价值千金,你怎么还让我签字画押呢。”

永宁侯把签好字的字条仔细的叠好了,放到怀里放好,说:“我自是知道赵老弟是个诚信守信之人,可这后院的事情,赵老弟还不是能够全部做主的吧?既如此,有了这个找户,我那闺女要不能出府,我就算是找过来,也是师出有名不是?”

永平侯有些无语,但看永宁侯让自己的长随把许棣请过来,一番交代之后,许棣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这才安排人下去忙活。

这永平侯府的采买,鸡鸭鱼肉的倒是采买了不少,而且该蒸的蒸了,该煮的也都煮了,就是买回来的那些青菜,也不知道是买早了还是买的不新鲜的,放了两天不是冻了就是蔫了,根本就没法用。许棣庄子上种了蔬菜,这会从庄子上运过来是来不及的,但是可以求助卫家的几位姐姐,请她们从火锅店支援一二啊。

火锅店里面储存的蔬菜,能应付店里好几天的用量呢,这几十桌的菜肴,能用多少的蔬菜?

许棣一个指令接着一个之令的下去之后,很快就有几辆盖着厚厚的棉被的马车进了永平侯府的角门,厨房的采买验视过之后,安排人把那些装蔬菜的筐都卸了下来,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看事情解决了,永平侯这才松了一口气,看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了,赶紧去大门口迎客,结果看到胡同里几个穿着永宁侯府的衣裳的随从在指挥马车,永平侯心里的那股子火气使劲压了压才算是下去。

看到站在自己身边的管事,永平侯问他:“为何是永宁侯中的人在这里?”

那管事看自家侯爷的脸色不好看,赶紧说:“侯爷,咱们府上的人都去里面忙活了,实在是抽不出人手来啊。”

永平侯听了,闭了闭眼睛,想着今日里是家中大喜之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待到过了今日再说,这才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看着相熟的故交来了,赶紧上前迎接。

前院不安生,后院也不稳当。

吴氏带着家中一众女眷进了垂花门之后,就被人迎接到了江氏院子的偏厅,这边已经做了好些过来贺喜观礼的亲朋,大家基本上都认识,见了面相互问好,倒也其乐融融。

宁氏跟陈兆慈还有姚氏是吴氏的儿媳妇,跟在吴氏的身后,另外两位陈氏跟周氏则是跟在二房夫人朱氏的身后,宁氏抬头看了看坐在主位上的江氏,虽然言笑宴宴,仔细看却能够看到,脸上的笑有些假。

宁氏用胳膊捣了捣陈兆慈,对着她使了个眼色,陈兆慈顺着看过去,看到江氏的脸色,就知道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看许芍没在,陈兆慈也就没有在意。

那边吴氏已经跟相熟的说了几句话,大家坐在一起,看宁氏三个站在吴氏的身后,一位上了年纪的夫人笑着对吴氏说:“看看,还是你们家的人齐整,这么一起站出来,倒是让人觉得这都还是一帮小姑娘呢。”

宁氏是个会活跃气氛的,听了这话,捂着嘴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说:“唐夫人,我们哪里是小姑娘啊,这会子都是小姑娘们的娘了,我们也是做了祖母外祖母的人了。”

大家听了,一阵哈哈的笑了起来,但是让房间里的气氛好了很多,接下去,大家就跟放开了一般,三五成群的,说着话,笑闹着。

许栀这些晚辈,自然是在偏厅外面的一个小厅里面说话呢,相熟的凑到一起,看赵思言带着几个丫鬟负责接待,有那跟赵思言熟悉的,就过去帮着介绍一下,或者是帮着招呼一下客人。

因为是正日子,许栀这一辈的姐妹,出嫁的出了在河西的许桂,另外几位姐妹都过来了,就连许杳,也在自己夫婿的陪同下过来了。

许家这一帮姐妹自然是坐在一处的,许杲是大姐,拉着一众妹妹说话,正说着话呢,就看到一个婆子从外面急匆匆的过来,也不知道跟站在廊下的一个婆子说了什么,那婆子二话不说,接着就进了偏厅。

许桐好奇的站起来,伸着脖子往偏厅里面看了看,小声的说:“这是出了什么事情啊,看着怎么这么着急呢?”

许桃轻轻的咳嗽一下,许桐这才缩了缩脖子坐下来,许杳笑着说:“五妹妹,你这都嫁人了呀,怎么还跟小孩子似的呀。”

许桐听了,惊讶的看着许杳,说:“有吗?我怎么不觉得啊。”

许桐嫁给了自己的表兄,许桐外家的亲戚打小就待许桐姐弟几个好,许桐嫁过去,自然是受尽了宠爱,原来身上的那点子孩子起,一直还在。

许桃皱了皱眉头,说:“你安生一些。”

许桐对着许桃伸了伸舌头,倒是让许桃的眉头皱的更深了,想着回去之后就跟自己的娘亲说说,这个妹妹,估计在婆家过的也是有些无法无天的吧。

许栀其实也很好奇发生了什么事情,看赵思言看过那过来报信的婆子之后,一脸的担忧,想要过去问一下,又怕突兀了让赵思言下不来台。

正在踌躇呢,许杲站起来,拉着赵思言的手,走到一边,问发生了什么事情,赵思言不想家丑被人知晓,许杲却说:“言表妹,娘亲舅大,咱们两家,在外人看来,其实就是一家人,人家笑话你们家,其实就是在笑话我们家,今日是行表弟成亲的大喜的日子,我们过来,不仅仅是观礼贺喜,还得帮着你们做事情,哪里准备的不足了,我们是应该出手帮一把的。”

赵思言听了,一脸担忧的说:“一大早,我就听厨下有人来跟祖母说,厨房采买的那些绿叶子才,不能在宴席上用了,这会子这婆子过来,应该是跟祖母说这件事吧,看样子是解决了。”

许杲听了,点了点头,说:“既如此,你且派人去看一看,如果真的解决了,自然是最好,如果还未解决了,咱们人多,还能商量不出一个解决的法子来了吗?”

赵思言听了,就去派人找自己的母亲打听,正好看到许芍从外面进来,有那相熟的打趣道:“咱们的新婆婆来了,快来,我先看看这婆婆的款拿捏的是不是合适啊。”

许芍笑着上前行礼说话,赵思言看到许芍脸上的笑容,对许杲小声的说:“大表姐,你看,我母亲脸上的笑容比方才真实了很多,估计事情解决了。”

不仅仅是许杲,就连许栀都往许芍那边看,却是,许芍拉着几个相熟的夫人的手,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很是起劲,许栀直觉得自己的大姑姑,今日脸上的笑容比起往日,真实了很多,让人看起来很是可亲。

房间里女眷多了,远远的就会听到叽叽喳喳说话的声音,许栀扭头看了看隔壁的偏厅,里面已经坐满了各府的女眷,远远的看到自己的娘亲找了个角落,跟二伯娘一处坐着,这两个人,都不是喜欢交际的人,跟着家中妯娌出门,往往是做那个坐在一边负责听的,倒是宁氏,跟花蝴蝶一般,真个偏厅里面都是她认识而且能够说上话的,自然是帮着许芍,这边说了那边说,让大家能够高高兴兴的在这偏厅里面坐着。

许桐跟许栀挨着坐着,看许栀往偏厅那边看,小声的说:“咱们大伯娘,实在是个能人,我婆婆都说最佩服的就是咱们大伯娘呢,长袖善舞,就没有她说不上话来的人。”

许栀点了点头,说:“还真是如此呢。”

许桐看了看附近,小声的说:“待会新娘子借过来了,咱们一起去新房看新娘子吧。”

许栀点了点头,许桐说:“也不知道咱们这位表嫂好不好相处,我上次在街上的书斋遇到慎表弟,他跟我说他嫂嫂很厉害,我看他对他还未过门的嫂子很是崇拜呢。”

许栀没想到赵思慎对周君红的评价挺高,不管怎么说,只要是许芍这个婆婆,赵思言这个小姑子,赵思慎这个小叔子喜欢周君红,周君红在这个府中的日子就不难过,毕竟,这都是赵思行最亲的家人,至于别人,许栀觉得赵思行应该是不怎么在意的。

新娘子在午饭之后被接回来,中午大家简单的吃了一些,有些人家吃过午饭之后才过来,待到大门口传来炮竹的声音,大家有些往前院正房去,有些则是去新房,等着新娘子送入洞房之后,带着看新娘子。

许栀姐妹几个没有去前院,直接跟着赵思言去了新房,大家屋里屋外的看过之后,没有对新房里面的家具用具做什么评价,而是找了个地方坐着,赵思言跟她的丫鬟则是带着侯府的几个负责上茶的丫鬟,给大家倒茶水,拿果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