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人选

晚上郭子林刚到家门口,守在一旁的乞丐就伸了个破碗过来。

门口的家丁想过来赶人,被郭子林伸手阻止了。

郭子林掏了锭银子扔进去,低着头的乞丐小声道:“小姐说,东西能不能带进去,就看您的本事了。”

乞丐接了银子,麻溜走人。

郭子林跨进大门后,将宽袖下的手伸了出来,一个精致的白玉瓷瓶现于眼前。

他打开瓶子,放在鼻子边闻了闻,没有任何味道。

将瓶子重新收好,走了两步,他又转身朝大门走去。

半个时辰后,他披着夜色低调地走进了宁海公府。

郭子林和沈归舟在天外来客见面后的第四日,北漠使臣进京和谈的事,进入了早朝议题。

即使近些年天下时有战乱,天楚帝这人还是偏文抑武。朝堂之上,文官也自然更有话语权。

听闻北漠要来商谈议和一事,众臣都觉得这是件好事。

高兴劲还没过,又听到北漠有意求娶天楚公主和亲时,大家开始有了不同意见。

文官们觉得这是好事,以两姓联姻,结秦晋之好,保两国太平,佑千万黎民。

相互一阵交谈称赞后,直接议起了和亲的人选。

不少武将听的却是怒火中烧,他们是打赢的一方,北漠不是纳降而是和谈,就已经是捡便宜了,还想要他们的公主,简直是得寸进尺,无耻至极。

再看旁边那些已经满脸喜悦地讨论和亲人选的文臣,更觉荒唐。

最后武将陆续都将视线转向了依旧还是大将军的沈峰。

前几日,郭子林被晋升成了冠军大将军,其他人,包括沈峰和去了南边的晋王,却暂时没有得到封赏。

天楚帝给的理由是,等晋王回来,再一一封赏。

听着这话,众人心思各异。

尽管如此,沈峰依旧是大将军,列武将之首。议论大事时,武将们还是习惯性先去看他。

沈峰在听到这件事时,眉头微皱了一下,脸上就不再看得出情绪。

天楚帝看着众人讨论了一会,就喊停了他们,当先询问了已经复朝的丞相意见。

王石被点名,张口先说了一番恭贺陛下,恭贺天楚的恭维话。

他是赞成和亲的,不仅是他,还有不少文官跟着附和。

天楚帝又问了沈峰的意见,沈峰也恭维了天楚帝几句,最后总结,相信陛下自有圣断。

天楚帝环视一周,将视线落在了一直安静站着的郭子林身上。

听到天楚帝问郭子林的意见,众人立即安静下来,不约而同朝他看过去。

他现在是朝廷新贵,戍边名将,这种情况下,他的意见可能决定天楚北漠两国以后的国运走向。

在众人紧张又好奇地期待下,郭子林开口了。

众人一听,和沈峰说得没区别,尤其是最后那句,一模一样。

天楚帝盯着郭子林看了一会,就问众人,“若是联姻,北漠皇帝想求娶我们的公主,诸位卿家觉得谁比较合适?”

诸臣又是你看我,我看你,一阵交头接耳后,有人站了出来,说现在朝中没有适龄的公主,也只有十公主勉强合适,这人选怕也能只能是十公主了。

这事郭子林没有和平远侯通过气,德妃知道自己就算和这个父亲说了这事,多半也会去劝她以大局为重,同样没有和他说过此事。

平远侯也有上朝,乍听和亲,心里慌了起来。再听到有人提到十公主,反应过来那是自己的外孙女后,有些不知道所措,下意识将视线投向了郭子林。

郭子林低头听着,神色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看见他着急的眼神。

有人开了头,其他想到十公主的人也纷纷出来附和。

听了几个人都说十公主最合适,郭子林还是没看到他的示意,平远侯有点犹豫自己要不要说两句。

他是知道德妃很是看重这个女儿,必然是不想让十公主和亲的,只是他若出来说不愿意,会不会又揣摩错了上意。

毕竟两国联姻,不是家事,而是国事。

这么一想,他又迈不出脚了。

其实不仅是他在看郭子林,还有很多人都在看后者的反应,甚至包括高台之上的人。

仔细一看,不难发现选十公主的都是平日里支持秦王的人。

很快就有聪明人发现了不对,晋王的人不说话,他们还能理解,毕竟那些人和晋王一样,一向都是这般特立独行。但是,燕王的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提议十公主,这怎么看都有一点诡异。

他们正有这种想法,礼部尚书就站了出来,给出了不同意见。

北漠提出的是求娶天楚公主,没有提出要选哪位公主,也并未说明一定要是皇家血脉。

此话让众人犹如醍醐灌顶,天楚帝也稍微调整了一下坐姿。

礼部尚书又引经据典,将历朝历代的和亲美谈都说了一遍,在大家都快失去耐心时,总结说,既然朝中没有适龄的公主,那就找个宗室或者门阀大族之女,赐封公主便可。

做了多年的礼部尚书,他在遣词造句上,很有功力。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让人折服的自豪感。别说宗室女子,门阀大族的任何女子配北漠皇帝那也是绰绰有余的。

这样一来,大家都纷纷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连不赞同和亲的武将也觉得就该如此,一时竟都没发现有地方不对。

这话也正得天子之心。

十公主是德妃的女儿,郭子林刚胜仗回朝,现在就让德妃的女儿去和亲北漠,他还有些为难。若不选十公主,就没有人选了。礼部尚书这意见,正好解决了他这两难的问题。

他顺着礼部尚书的话,再次问出了人选的问题。

听到人选,那些一时被礼部尚书洗脑的人终于反应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