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先进咸阳为皇上

据《大秦帝国百科全书(儿童版)》记载:“直道是我们伟大祖国西北部的一条重要交通干线,它南起咸阳,北至九原,全长一千余里,像一条巨龙……”

始皇帝三十五年,将军蒙恬受命率军修筑直道。

始皇帝三十七年,将军蒙恬率军驰骋在直道上。

扶苏、蒙恬、王离正率领着一万轻骑日夜不停的奔向咸阳,其余士兵被他们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正所谓兵贵神速,三日行军五百里,六日行军上千里,等到第六天深夜的时候,咸阳已是遥遥在望了。

“全军歇马!”

终于等来了久违的命令,纵然是饱经沙场的老兵,也暗自叫苦。

全军停驻在山谷中,出此谷口,半个时辰,可至咸阳。

……

扶苏、蒙恬、王离三人聚在一起。

“咸阳将至,内史、卫尉、郎中令三者皆手握兵权,兵力不下五万,二位将军有何对策?”

纵然大秦奉行守外虚内的政策,但作为首都的咸阳,守军也不下五万。

凭这一万疲兵,绝无可能拿下咸阳。

蒙恬率先发言:“臣弟蒙毅现为内史,掌京畿之兵,必愿效忠陛下。”

“蒙氏是忠臣,朕信得过。”

王离不甘落后:“禀陛下,卫尉杨端和昔日为我祖父部将,素来与臣亲善,臣有把握说动他。他纵然不能效忠陛下,也可袖手旁观。只是昌武侯赵成,现任郎中令,此人为赵高亲弟,所率之军最为精锐,是我们真正的劲敌。”

“王氏,也是忠臣啊。”扶苏点了点头,“赵成确实是个大麻烦,不可力敌,只能智取。嗯——如今朝堂上是冯去疾主事吧,这就好办了。”

“你们记住,大秦不内战,大秦男儿的血,绝不该因为内斗而流。”他站起身,望着身后的士兵,“我只允许你们的血,撒在异族的土地上,用你们的刀,铸就大秦万世的荣光。”

……

深夜,赵成突然被唤醒。

“匈奴入侵,形势万急!蒙恬将军的特使已至咸阳,冯丞相请大人速去咸阳宫议事。”

“知道了。”赵成只带了少量随从,慌忙出府。

与此同时,咸阳二十余位重要官员悉数接到了相同的消息。

军情急如火,众人片刻不敢耽搁。

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纷纷赶往咸阳宫。

“匈奴人不是四年前被蒙恬大败,遁入草原了?”

“匈奴人怎么突然大举进攻?”

“匈奴人兵力有多少?已经攻击到哪里?”

“蒙恬这小子,不会是吃了败仗吧。”

“皇帝知道消息了吗?”

……

凌晨时分,大秦帝国的三公九卿级别官员,悉数聚集于咸阳宫。

扶苏带着蒙恬、王离大踏步出现在宫殿上,盔甲污渍不堪,显然是经过了苦战。

“军情如此紧急,主将蒙恬怎么回来了?”赵成想,“为什么裨将王离也回来了呢?”

他感觉哪里不对,却又说不上来。

冯去疾一拜,道:“公子,朝臣都到了,快快讲述军情吧。”

扶苏环视朝堂内二十多人,神色威严,有如天神下凡。

谁能想到,就是眼前这二十余人,主宰着这个帝国的命脉和三千万子民的命运。

“军情在此,”扶苏的声音雄壮,“诸臣静听。”

“始皇帝崩于沙丘,遗命朕继承皇位!”

犹如晴天霹雳!

群臣震惊,面面相觑:始皇帝何人?神人也,神也会死吗?

“赵高勾结匈奴,入寇大秦,证据确凿,反行已露,即刻诛杀赵高族人。”

又是一个晴天霹雳!

赵成一愣,“什么!来人……”

“奉皇帝令,诛杀赵成!”蒙毅喝声骤起,赵成人头落地。

群臣悚然!

蒙恬、蒙毅、王离、杨端和一齐跪倒,山呼万岁。

扶苏满意的点了点头,“诸位爱卿,不跪何为?”

看到几个领兵将领已经率先跪倒,剩下的文臣也相继跪倒。

下跪,是会传染的。

赵成的下场,大家都看在眼里。

只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疑惑。

独有少府章邯一人,傲立朝堂之上。

不愧是你,扶苏心中赞叹。

“章邯,你有话说?”

章邯上前一步,“敢问殿下,始皇帝可是真的驾崩了吗?”

“是的。”

“敢问殿下,始皇帝是怎么死的?”

“病死。”

“敢问殿下,始皇帝诏书何在?”

若无诏书,便是反叛。

章邯的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

“赵高掌管诏书,阴谋矫诏立胡亥为帝,李斯受其蛊惑,因此未得诏书。始皇帝以三十万重兵与朕,赵高胡亥变乱,大秦有累卵之危,朕安能坐视不理?章邯,你告诉朕,朕应该怎么办!”

一双帝王之眸烁烁放光,一瞬间,众臣以为始皇帝亲至。

虎父尚无犬子!何况龙乎!

章邯默然,拜倒于地,“臣章邯拜见陛下!”

“章邯,朕现在罢免你的少府之位。战场才是你该去的地方,你可愿意担任郎中令,执掌大军,以后为国出征,建功立业。”

章邯一愣,心头炙热,“章邯誓死效忠陛下!”

……

这一日,蒙恬率军进入咸阳,彻底接管了咸阳防卫。

这一日,三公九卿悉数选择了效忠扶苏。

这一日,有三千多人的“赵高同党”被杀,血染渭河。

本来扶苏的命令是,诛杀赵高亲族二百余人,特别点到了赵高女婿阎乐的名字。

可是后来,士兵们杀红了眼,只要稍微和赵高有过接触的,全部成了赵高同党,全家悉数被杀,家产半数流进了士兵们囊内。

幸好蒙毅发现,及时制止,不然恐怕咸阳百万民众,有一半都要成了赵高的“同党”了。

后来,二世皇帝扶苏感叹道:“兵者,祸水也,易纵难收,实不可不慎。”

这一天,年近八旬的老将王翦被请出山,担任太尉。

大秦太尉,从来都是虚设。

大秦统一之前,也只有尉缭、白起二人担任过太尉的前身——国尉,但国尉的权势远不及太尉。

大秦统一之后,军权历来是皇帝亲自执掌,太尉悬而不设。

此时,扶苏将太尉之位授予王翦,恐怕不仅仅是酬谢王氏的拥立之功,更是对这位老将军的忠心与战功的褒奖。

他值得!

黔首戏称“王与嬴,共天下。”

这一日,少府章邯担任了郎中令,开始掌军,以后屡立战功,被称作“大秦之虎”。

这一日,二世皇帝宣布大秦实行郡国并行制,始皇帝在世的二十位皇子,都得到一郡的封地。(胡亥除外,不过他很快就要死了。)

这一日,扶苏宣布秦法严苛,需要重新审定,在新法令未颁布之前,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

一日之间,大秦帝国在历史的天空中划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线,随后向着一个全新的方向飞奔而去。一日之间,奠定了大秦万年的根基,“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大秦梦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因这一日是癸未日,史称“癸未之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