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廷尉宣璠(求评论)

贾诩贴着萧竹的耳朵,语气十分谨慎。

“暗部和影部。”

“当年董太师得到这块令牌后,就把这令牌一分为二。”

“李儒负责指挥暗部。”

“我这负责指挥影部。”

听到这两部的名字,萧竹有点绷不住了。

影部听起来还挺正常的。

暗部是什么鬼?

火影穿越到三国是吧。

萧竹接着追问道。

“这暗部和影部有什么区别吗?”

贾诩小心翼翼的说道。

“暗部负责情报。”

“影部负责暗杀。”

“主公还记得董旻、董璜?”

萧竹回忆了一下。

“就是董卓的弟弟还有他的侄子。”

“我记得我当时命你除掉他俩。”

贾诩点了点头。

“没错,我当时除掉他们用的就是这影部。”

萧竹又问道。

“这影部如今的规模是多大?”

贾诩回道。

“如今影部七十余人,全部是帝师王越的弟子。”

“现在名义上是王越首领,但是实际上是事务,是史阿在处理。”

萧竹又问。

“那暗部的规模是多大?”

贾诩摇了摇头。

“谁也不清楚。”

听到贾诩的话,萧竹好奇的追问。

“怎么会谁也不清楚呢?”

贾诩饮了口热茶。

“暗部和影部不一样。”

“他们在大汉十三州以及西域都护府都有单独的负责人。”

“官号绣衣使。”

“每个绣衣使对自己手下的密探都是单线联系。”

“就连中央也不知道这暗部在天下究竟埋下多少密探。”

“这些绣衣使只认令牌不认人。”

“要想驱使他们,必须在他们面前亮出令牌。”

听到贾诩的话,萧竹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

“看来这暗部的规模,比我想象中的要大。”

“只是我该如何使用这暗部力量?”

想到此处,萧竹接着问道。

“这司隶地区暗部的负责人是谁?”

“我该如何联系他。”

贾诩笑了笑。

“廷尉宣璠便是这司隶地区的绣衣使。”

“之前董太师下命,收捕袁家。”

“就是这宣璠下的手。”

“袁家上上下下,五十余口核心成员。”

“无一漏网。”

“就是这暗部的功劳。”

萧竹看着贾诩,小声说道。

“也就是我只要在宣璠面前出示这令牌。”

“他就会为我所用?”

贾诩点了点头。

萧竹此刻露出狡黠的目光。

“萧井!”

“叫廷尉宣璠来见我!”

门外的萧井听命后,派人去找宣璠。

萧竹又对贾诩说道。

“烦请文和先生,把史阿也叫来见我。”

“这两块令牌,我就留下了。”

贾诩恭敬的拱了拱手。

“本就是主公之物。”

“我去叫王越和史阿来。”

说完转身就走。

走到门口的时候,萧竹的声音传来。

“这绣衣使者,暗部影部之事。”

“文和先生为什么之前不告诉我?”

贾诩回头,满脸堆笑。

“现在告诉主公也不迟。”

萧竹同样笑了笑。

指着贾诩嬉笑骂道。

“你这老狐狸。”

贾诩回以微笑,转身走了。

萧竹心中想道。

“李儒和贾诩之前都不把这绣衣使者的令牌交出来。”

“想必都是为了自保。”

“生怕我过河拆桥。”

“李儒那块是被我诈出来的。”

“贾诩这块是不得不交出来。”

“因为我有李儒这块令牌。”

“暗部迟早听我号令。”

“有了暗部,不难知道另外半块令牌在谁手中。”

“与其被我发现,不如主动交出。”

“亏我还以为之前和贾诩君臣相知。”

“想不到这文和还有后手。”

“一支七十余人的刺客组织。”

“贾诩,你给自己留的后手可真不弱啊。”

“也不知,你这老狐狸,给自己还留下多少退路。”

“看来也不能全信贾诩的。”

“不然这毒士给我卖了,我都不知道。”

“我还是缺文臣啊。”

想到此处,萧竹有了心思。

就在萧竹思索之际。

萧井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主公,廷尉宣璠已到。”

萧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

“请进来。”

宣璠年纪在三十岁左右上下。

身宽体胖,大大的肚子。

嘴巴上面留着两撇小胡子。

穿着汉朝官制的官服。

猫着腰,不敢直视萧竹。

走起路来怯手怯脚的。

任谁都不会把掌管司隶地区的情报头子。

“绣衣使”。

和他联系到一起。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