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斗篷人

御书房。

“四海,今日的擂台赛,龙虎阁胜了几场?”

汉皇一边看着内阁递上来的奏折,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

“陛下,龙虎阁……胜了两场。”

老太监嘴角上扬,偷偷抬头,他突然有些好奇,想要看看汉皇的表情。

胜了两场……也就是说皇室赢了?

汉皇征了征,不可置信的抬头。

“发生了什么?”

他带着威严的眸子在封四海的身上掠过,心中却浮现出今天玄识漫延到校场所看到情景。

“陛下,今日,情况是这样……”

封四海点点头,一五一十的将今日擂台上发生的事尽数告知。

开头,汉皇神色如常,甚至在听到王玄利用山谷和大火造出了一场大火后,他略作思考,很快便明白了个中原因,不由点点头,笑道:

“有些脑子,水火交融,加之鬼藤灰烬,倒是能凭空下出一场大雨。”

“陛下英明,还未等老奴解释,便通晓了其中原理,方才,老奴在听到这件事后,愣了许久,还是来报的小太监解释,老奴这才明了。”

封四海不轻不重的拍了个马屁。

汉皇表情不变,继续听着封四海的汇报。

整个过程持续了十多分钟,封四海终于讲到了天降金雷,并释放出极大威压的事。

汉皇不自觉停下来手中批阅奏折的手,眼神虽然依旧停留在奏章上,但注意力却悄然转移。

“陛下,那般煌煌天威,是老奴从未感受过的威压,尽管这里离校场有着极远的距离,但在乌云出现的刹那,威压在一瞬间便降临了下来,那一刻,老奴脑海中不由自主生出跪拜的念头。”

“这等天威,老奴原以为是有什么异宝现世,但令人奇怪的是,根据他们反馈回来的信息,那金雷只是将龙虎阁中一名叫郑逸轩的弟子劈成飞灰后,便极快消散。”

“金色神雷降下,但对象只是一名普通弟子……汉皇微微颔首,并没有说话,他在等老太监的调查结果。

“那郑逸轩老奴派人去查过,是一名士玄三转的火属性玄修,十六岁,玄魂是赤鳞双尾蛇,背景平常,父母都是普通人,六岁开玄时显露出天赋,被龙虎阁发现收入虎阁之内。”

封四海作出补充,能当上大太监,办事自然不会有头无尾。

“雷劫会突然降下,目的只是一个普通弟子?”

汉皇皱了皱眉,抬头看向封四海。

“四海,你怎么看?”

“此事诡谲,恕老奴愚钝,没有丝毫头绪。”

封四海作势便要下跪。

汉皇神色不变,接着批阅奏折,“你先下去吧,此事,便不用管了。”

陛下似乎在对这件事的态度上有些避而不谈……封四海点点头,弯着身子缓缓退出书房。

“是事实?”

见封四海离开,汉皇一边批阅奏折,一边对着空气发问。

“是的,那神雷,的确只将郑逸轩劈死后便极快消散。”

一名黑衣斗篷人自阴影中现身,向汉皇抱拳行礼。这个斗篷人身上散发的气息,比上次那个自阴影中出来的人强很多。

“此事疑点极大,容陛下再给些时日,我今天回来,是要向您汇报您之前让我查的事。”

斗篷人略作沉吟,开口道:

“第一件,那位神秘的地尊,明面上的身份是武极的一位散修,但经过查探,他只是在武极待了三年,之前的行踪,无人知晓。他就像是凭空冒出的一般,三年来只是待在一处地方,极为神秘。”

“第二件,发生在三年前的那场苍山异宝争夺,世人都传是七皇子最后做了渔翁,但事实上,异宝的真正获得者,是八皇子。而湖底的异宝,无人知晓是什么。”

“第三件,傲天的势力是极强的,在大汉的各个城市都有分行,有些地方,甚至以他们的势力为尊,因此,打压效果并不好。”

“朕知道了,地尊和傲天的事先放一放。”汉皇略微颔首,看向窗外温吞高挂的暖阳,喃喃自语:“看来,朕还是对它的掌握太浅了,今日突兀出现的雷劫,不知为何,让朕感到一阵后怕,朕有种感觉,若是朕冒冒然靠近,它会毫不犹豫劈下。”

“陛下看清楚了?真是天罚雷劫?”

斗篷人的眼神中满是疑惑,自顾自摇头:“具体的事我已知晓,此事里透着一股非同寻常的意思,待我再查一查,看能不能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嗯。”汉皇点点头,眼神陡然锐利了起来,“纳兰逍遥还没有消息?”

“丝毫没有。”斗篷人摇摇头,藏在兜帽底下的表情有些狰狞,“一位地玄境的强者,想要隐藏自己的行踪太简单不过,这么些年来,我在江湖布下无数暗子,但遗憾的是,没有一丝他的消息。”

“该死,他占着开玄殿殿主之位,朕就没法施展手脚,那些蠢货,为什么要把这般重要的权柄交给外人?!”

汉皇突然暴怒,抬手将桌上的东西一扫而空。

看着暴怒的汉皇,斗篷人的眼里波澜不惊,他不紧不慢的退后几步,斟酌片刻,道:“陛下还需压他多久?”

奇怪的一句话,却让汉皇陡然冷静了下来,他双手撑着桌边,咧着嘴笑:“最多再有三个月,硬撑了二十多年,也该消失了。”

“本来,为了万无一失,朕想着借助寒神露一举除掉他,但没想到却被人坏了好事,好在他的状态已经极为不好了,朕能感受到,他……快要坚持不住了。”

闻言,斗篷人似乎也有些欣喜,转身看着窗外,“待到将他彻底磨灭,好戏也就可以开始了。”

“嗯……最多来年初春,大事便可以揭开序幕。”

汉皇彻底平复了情绪,嘴角扬起极大弧度,“朝中反对的声音几乎没有,皇城内部,大汉南,东,西三方的军队也尽在朕的掌控之中。”

“再加上之前赢下的玄晶矿已然开采出玄晶,数量足够供大汉运转,天时,地利,朕已经全部具备,如今,只剩下静静等待人和的到来了。”

“二十年的谋划,而今,要看到曙光了。”斗篷人的声音微微发颤,突然,他想到了什么,藏在兜帽下的脑袋抬起,露出一双满怀沧桑的眸子,

“镇北王,也要在年后回京是吧?”

“嗯,依照律法,十年之期已到,他该返京诉职了。”汉皇淡淡说道。

《大汉律》中,亲王得封地,裂土为王,可享封地食邑,培养军队,自主性极高。

但有一点,每一位皇子都得在势力逐渐成熟后,前去边疆镇守,除了北方,东,西,南三方的边境,必须选择一方镇守。

他们的军队,有一半的虎符掌握在朝廷手中。

而镇北王则是代代传承,镇守北境,拥有军队的完全自主权。

因此,每隔十年,他都会回京述职,其他亲王,则是完全听从汉皇召见。

至于其他的一些类似郡王什么的,经过多年的不断打压,压根就没有实权,也不可纂养军队,纯粹是个光鲜亮丽的虚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