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 转型

090 转型

没有强大起始背景的民营企业总是从老板zi ji 努力工作,到雇用人来贯彻zi ji 的经营理念,而最后,做大的肯定是会玩转资本的。

陈骅晟当初没有一门心思找大型事务所“投靠”的重要原因是,zi ji 不想、估计也没有那个本事成为大律师,自然也就满足于中小型的事务所。

现在也是如此。

“如果你们有上市辅导的资质就好了。”

“术业有专攻,大所有大所关注的重点,我们有我们的重点。”

陈骅晟矜持地微笑着与对方老板扯淡。

双方都在扯淡:对方上市的可能性不会超过50%,而己方拿到上市资质的可能性基本上是零。

而这样基本没有希望做得多么强大的企业主到处开空头支票的行为,她两辈子加起来看得shi zài太多了。

“陈律师很年轻哪,有男朋友吗?”老板娘笑咪咪地扯开家常。

“有个正在交往的。不过,会不会结婚就不一定了,这个还是要看缘份的,不能勉强。”陈骅晟扯起来连眼皮子也不眨,经过长时间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建设以后,她即使胡说八道一般眼睛也不会往左右乱瞥。传说fbi测谎时发现人说谎的时候,经常会不由自主地眼睛向左瞥,而回忆的时候会向右瞥,当然这不是百分百适用的,不过按照陈骅晟的经验,半数qing kuàng下是zhun què 的。也所以她自我训练,哪里都不瞥。

老板娘本来想像往常一样,以长辈和过来人的身份多聊几句关于恋爱、婚姻和家庭的话题。不过转念一想,这位年轻的女律师估计经手的离婚案子多了。很可能有“不同”的见解,于是就拉扯到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上头。特别是现在国际市场不景气,但对国内的企业而言也不都是坏事,所以在不同的领域影响各异。

讲到经济形势,讲到未来趋势,陈骅晟是长项,至少,除了顶尖的人物,很少有人能压过她一头。

很快的,当老板的发现这位所长助理小姐的见识水平远远超过他的预想。而且她当律师之余居然还开公司、做网店,立刻打起精神,接过老婆的主导地位,真正放开思路地与陈骅晟大侃企业、经济和商业。

“……当然是趁现在买入,再跌也跌不到哪里去了。我是因为把现金都赠资公司,然后以公司的名义买了一套物业,否则我zi ji 肯定要下手的。”

“为什么以公司名义呢?!”不是间小小的、玩耍性质的公司吗?“不是很不方便?”

“这几年的所得税也就不用交了,而且申请贷款起来也方便得多。我前几年都能拿到税务上发的奖状的。”

“也是,你毕竟是律师。”

“嗯。结果税管员还帮我介绍了个小案子。”没钱赚,不过毕竟是挺好的事。

“哦?!”闻所未闻!

“他应该是看我老实、不搞些小动作,而且也肯定不会乱收他家亲戚的钱不办事。”

“呵呵呵,你还是吃亏了。”

“不赚也不赔。交个朋友也是好的。”

“……”

“……”

那边的审计办好,这里的寒暄也结束。

陈骅晟态度正正好好地告辞,走人。

回来。所长封黎问她看法。

“他们能上市的话,最多也是三板。而且肯定也是好几年以后的事了。不会成为那种真正的‘上市公司’。”

“好,以后这家公司有什么qing kuàng再跟我说罢。”封黎信任陈骅晟的判断。也庆幸这活计一开始就交给她去办,省时省力省麻烦。

“好的。”陈骅晟很清楚老板这一句话的内在含义:我挺忙的,没什么大事就你去打发掉。然后,她回zi ji 座位上,摸出来一个木头盖子的熏香瓶,放在老板的办公室角落。“……空气清新和杀菌,两种功效,虽然不能跟医疗设备比,但味道好闻。”

封黎深吸一口气,下了定论:“很好闻!这都是精油做的?”

“对,所以闻得再久也不会头晕。”

陈骅晟留下老板一个人对着瓶子继续微微吸鼻子,退了出去。当初这个配方出来后,她放在手边眼皮子底下,足足闻了五分钟才撒手,而且之后没有任何不良的反应,头脑也觉得格外清醒,鼻腔更是通畅得不得了。

几分钟以后,陈骅晟就见老板追出来,“小陈,我要我要,放会所,放会所!”

“好。我还做了精油飘浮蜡烛,不过必须是在通风好的地方。”

“嗯!都要!都要!记得打折哦。”

“知道!”

那款高浓度香水——单方精油加一点95%的酒精,严格地说其实就是香水,只是浓度太高,不大能直接接触皮肤——还有高比例熏香蜡烛,都是陈骅晟zi ji 手制,所以庞华现在身上衣服也总是隐隐带着这股子味道,不熏人、不明显。古代衣服熏香,差不多也就是这样子来的吧,只是温度和距离不同,导致衣服上香味的轻重程度不同。

* * *

下午离开事务所的时候,陈骅晟开了车去作坊。提货,抽检,递上银行本票,把货运回工作室——然后再详细检测,最后封口,分类放好。

她新添了两台检测设备,每批必检。

虽然制作成本和检测成本提高了,但是她可以集中精力做高端的或是创新的东西,然后拿作坊为她大批量加工制作的产品长期做广告推销。公司现在的月收入抵得上去年这个时候的季度收入,利润率大幅下降,但是净利润的总额增加了一半多。

庞华的手工活计少了,最近忙于论文,但是对公司的财务报表也是非常了解的。不过店里的高级手工冷制皂还是他和陈骅晟zi ji 做的。

“这批是给会所做赠品的。”

“他们一直没法换?”庞华也知道,这东西是陈骅晟老板重视的,必须他们zi ji 不折不扣地全部亲手制作,会所上下才会觉得物有所值——当然他们也“适当”涨了点价,起码比以前做起来心甘情愿许多。

“很难找到一款大家都适用的东西,单纯的护手霜价值又不足,所以你看今年会所只要这个皂,而且他们zi ji 设计了包装,看得出来是花了心思的。”护手霜现在也是作坊代加工了——材料全部由陈骅晟提供、这样基本上可以控制品质、大大减少她的工作时间,而作坊收取制作费、虽然不是很多但可以让他们活下去,最终双方都得益,此谓双赢。陈骅晟和庞华基于校友之情,在制作费上颇为大方,于是作坊那边目前没有chu xiàn偷工减料之类的事情,甚至做的“手艺”比陈骅晟的更好一些。但,会所以及客人们反而会愈加轻视外加工的护手霜的价值,因为那是机器辅助制作,不是纯手工。“而且我碰到那边的客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些都是我亲手做、前后要花五个月的时间,外观不见得漂亮,但是内容是顶顶好的。”

这款皂的材料又“升级”了一下,把之前普通的材料统统换成上好的牌子,连模子都是重新定制的——她和会所今年因而默契地提高了收购价。

“今年会所的生意怎么样?有没有受影响?”

“呵呵,美容行业有个反经济周期,经济越是不景气,大家越是重视外表,越是舍得花钱。而且男顾客越来越多了。要知道,长相越顺眼,越容易找到工作或者保住工作。”

“很有意思……”庞华嘀咕着继续干活。

等胳膊腿有些受不了的时候,今天的手工活提前了半小时完工。成品的品质当然不错。

喝水上厕所都弄完,再放进储存格子里去。工作室的储存条件有限,只能用机器解决通风和温度湿度问题,这样就导致电费居高不下。

“明天还要做一批吗?”庞华kàn kàn准备的原料问道。

“要,不过比今天的少一些。这些到时候就做广告产品,算是年末做做业绩吧。”

“好。”可惜了,他们无力承担很大的储存空间和设备,不然他倒是想多做些,作为旅行基金……

“暑假里有想去的地方吗?”倒是陈骅晟首先提出来。

“帮你做‘手工’,然后看天气吧,看哪里凉快就去哪。”

“好。”陈骅晟也一时想不起来有什么地方是zi ji 想去的,加上现在的邮轮也是又贵又少,干脆先放一放。

“我们中午吃什么?”庞华觉得,有空调的阳光下午茶和每天一两道家常好菜,几个小时不紧不慢的工作,以及晚上去有凉风的地方走走跑跑,这样的日子比去著名旅游胜地更加惬意,当然,也省了不少钱,以及在外地吃住行方面的种种不惯。

“前天我买了些冰冻的三文鱼,清蒸吃。栗子煮鸡丁。”

“好!”陈骅晟做什么他都会捧场的,虽然有时口味会有些古怪或是过于清淡,但材料和搭配一向很好、很健康。何况,栗子鸡是他们两个人都爱吃的。

“你回去淘米煮饭,再把豌豆煮熟。我在我那里做菜,四十分钟以后你把饭和豌豆拿来。”

“好。”

两人现在同时在工作室的机会不是特别多,zi ji 动手的更少,所以陈骅晟有意“锻炼”他,采用分工合作的方法做饭,最后chu xiàn在陈骅晟的吧台式餐桌上的是两荤一素一汤,

他们这也算是另类的合“伙”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