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260章3才基金的准备

按摩的好一会,林正看着邹雪芙,发现她脸红红的。

带着模糊的感觉,林正再次亲吻了过去,然后是一阵狂风暴雨,阴阳交泰,达到了最妙处,方才风停雨息。

就算两人没有爱情的结合,也促进了两人之间的亲密程度。

江文慧带着霍若心高雪和石雪回来,三个小女孩没有经过人事,却也感觉邹雪芙的脸色红润了很多。

经过三个小丫头一说,江文慧看到邹雪芙不好意思了,她知道怎么回事,她已经和高寒在一起了,男女之事经过很多次,暗道:“他们怎么会在一起的?”

虽然知道邹雪芙不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可邹雪芙娇美的容颜,的确吸引人。

次日林正和霍若心一起去拜会她外公古尚儒。

古尚儒现在管理着三才基金60亿的资产,如何投资,还有现在处于一种什么状况,他都要去了解一番。

三才基金坐落于港城中环经济中心,这里正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以后将会是港城的地标性建筑。

陪同林正过来的还有高寒江文慧伏越泽,高寒主要负责安全,江文慧主要负责翻译,伏越泽是金融顾问。

几人刚到金融大楼前,看到不想看到的人,凯达集团的刘宏凯。

刘宏凯看到林正,也听说林正在国内混的风生水起,可是他还是看不起。

林正知道刘宏凯为什么如此恨自己,主要还是因为郑佩玉。

当时林正带霍若心在港城迪士尼玩,正好郑佩玉带着堂妹郑佩玖过来,林正和郑佩玉闲聊,正好刘宏凯看到。

本来刘宏凯和郑家计划给两人定亲,谁知郑佩玉知道这件事情后,连夜离开港城前往英国。

这件事让刘宏凯很没有面子,于是把所有的仇恨,全部加给了林正。

林正也觉得冤枉,在痛恨刘宏凯的同时,连带郑佩玉也给记恨了。

刘宏凯一直想要处理林正,可在谷诗鑫十岁生日宴会上,见到了林正的武道,这事一直记在心里。

他知青狼集团要对付林正,还有吴家,可见林正在港城,得罪了不少有地位的人。

在针对林正的时候,刘宏凯做的很微妙,可还是让林正知道了,这也是林正记恨刘家的原因。

“原来是林老板,好久不见,听说在大陆赚了不少,我都想跟着林老板,去大陆混口饭吃。”刘宏凯笑着道。

林正见他表面客气,可从他鄙视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缕恨意。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林正也没放在心上,反正自己的计划正在进行,打草惊蛇就不好了。

客气道:“刘老板住着金融大厦,还让我带着你混饭吃,你这是故意开我玩笑。你是不知道啊,我好不容易整点家业,总有些阿猫阿狗的看不惯,到处打压我。现在我都快穷死了,吃饭都没钱,听说刘老板家底厚实,要不借点给小弟周转周转。”

“林老板真会开玩笑。”刘宏凯知道林正暗骂他们,对于青狼集团联合吴家和刘家对付林正,他是知道的。

还有为了对付林正的通讯设备市场,三家的晚辈,还去找过米国德比特家族的艾伦。

林正笑道:“刘兄,我是真穷啊。”

“真的,那有空给你介绍一份百万年薪的工作,这也是我最大的能力了,谁让我们是兄弟了。”刘宏凯笑道。

“还为兄弟准备给我在刘家安排个赚钱的闲职了。”

刘宏凯故作为难道:“我在刘家的话语权很小,即使有心帮忙,估计有些渺茫。”

江文慧知道林正很能诡辩,没想到刘宏凯也是高手,两人这样可以说一天。

林正也知道刘宏凯不是几句话可以对付的人,以他暗中对付明启超市看出来,此人阴狠。

也没时间和他多说,要不然还真能说一天废话,接着道:“刘老板既然答应给我年薪百万的工作,兄弟还是要感谢的,你也知道,百万根本解决不了我的困难,说不定到时候,还会麻烦刘兄。”

刘宏凯知道林正有急事,他反正很闲,想和林正鬼扯一会,认为拖着他也挺好玩的。

三才基金这两年在港城异军突起,原因是三才基金的总裁是金融大佬古尚儒。

古尚儒在港城的地位很高,港城很多人知道三才基金是林正的产业,却没有人敢动三才基金。

刘宏凯知道三才基金落座在这里,他也时刻注意三才基金,知道三才基金的资金量很大。

林正几人来到三才基金,接见他的是一位青春靓丽的美女,说的一口流利粤语。

经过打听,才知道古尚儒几人在开会,被美女接到接待室。

没等多久,古尚儒出来见林正。

过来的不仅有总裁古尚儒,还有副总袁丰凯,两位总经理佘国华和佘国锋。

接待员看到几人都对林正客气,对林正更加好奇了,准备好茶水后离开。

袁丰凯道:“林兄弟,又见面了,我是不是应该称呼你林老板。”

当时在上城,林正无意偷听到陈慧娟劝袁丰凯离开陈家,袁丰凯这才离开陈家到港城,跟师父古尚儒管理三才基金。

对袁丰凯的才华,林正还是很认可的,自从在火车上第一次会面,就想要把这人骗过来。

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有动手,可阴错阳差,袁丰凯最后还是到林正的三才基金工作,也免了林正的不少麻烦。

林正笑道:“袁大哥,我们是兄弟,怎么称呼都可以,不过还是喜欢你称呼我兄弟。”

袁丰凯笑了笑,他知道林正过来,绝对不是和自己叙旧,肯定还有其他的事情。

林正和袁丰凯叙旧后,又和古尚儒三人打招呼,然后询问道:“泰国现在什么情况?”

几人开始讨论经济问题。

泰国的问题,一直是他们关注的问题,佘国华从事经济研究,解释道:“泰国本身经济结构有一定的问题,又过早的开放金融,积累的问题很多。这次被国际资本两次攻击,既然还不采取符合国情的政策,本来外汇就少,还要用外汇救市,现在泰国的外汇储备估计所剩无几。如果国际资本再来一次猛烈攻击,泰国经济会面临奔溃。”

佘国锋道:“也不是说政策没用,前几天,泰国中央银行提高离岸拆借利率到1000%,国际资本借不到资金,想要攻击泰国就很困难。如果真要做,那成本会很高,只会亏本。”

拆借利率是银行及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主要用于弥补临时头寸不足,期限较短,最短只有半天,有1至5天的,也有几个月的,但最长不超过1年。

拆借利率是根据拆借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它能比较灵活地反映资金供求的变化情况,是短期金融市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利率。

佘国华摇头道:“本来泰国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汇率开始回稳,中央银行暂时控制了局面。可是前天,泰国政府竟然让财政部长辞职,如此敏感的时候搞这一出,真不知道泰国政府是如何考虑问题的,临时换将,兵家大忌。”

金融市场是如何的敏感,财政部长辞职的影响太大,引发了金融界对泰铢贬值的揣测。

汇率下跌已经难免,股市也跟着发生连锁反应,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袁丰凯道:“本来泰国经济还可以苟延残喘,现在这点余地都没了,这是自取灭亡。出现这种恐慌,银行一定会出现挤兑风险,外资出逃也会跟着来,泰国的外汇会更加吃紧,就不知道会如何做。”

大家又探讨了很多问题,时间过得也很快。

伏越泽和这些人一起聊天,也学到了不少,他作为红网的财经主任,主要研究金融理论,没有过一次实战。

这次林正让伏越泽全程参与,只想要让他发展的全面,他对这次机会也很是珍惜。

在年前,林正和古尚儒提过,要建立自己的银行,便于周转资金。

当时古尚儒建议收购,因为自己独立创办银行的成本过高,没有一定的业务,银行运转会出问题。

“古老,收购银行可有眉目?”林正知道华国无法私自开银行,心里虽然有些可惜,可他不能拖延,哪怕在其它国家收购也行。

收购银行的计划,三才基金的高层都知道,没有什么惊叹。

研究金融理论的伏越泽,惊叹林正的财富到底有多少。

最为好奇的是高寒和江文慧,两人都是大陆的,对于银行的概念,就是钱很多,心里更是惊叹。

收购银行的事情一直是袁丰凯在跟进,主要趁这次泰国经济问题,浑水摸鱼,收购一家中等偏上的优质资产的银行。

袁丰凯笑道:“我们的目标,有三家供我们选择,两家上市银行,一家没有上市的家族银行。现在我们又把视野放开在整个东南亚,还在寻找最合适的银行。”

泰国由于经济出现问题,银行信贷成倍增长,尤其是房贷。

1989年泰国住房贷款总额为459亿泰铢,到1996年则超过了7900亿泰铢,六年时间翻了5倍还多。

同时,房地产价格攀升,带动了土地价格的上涨。从1988年-1996年,上涨了80%还多,这都是信贷扩张开来的后果。

信贷扩张是经济繁荣的表现,如果扩张的厉害,超过本国经济承受范围就会出问题,造成金融泡沫。

泰国早有这种征兆,现在又遇到国际资本狙击,问题更加的严重,泡沫破灭的更加快。

泡沫破灭后,受到最大影响的就是银行。

银行借钱给投资家投资,如果情况好,投资家赚钱后归还贷款。现在泰国经济出现问题,又加上国际资本狙击,投资家根本无法收回成本,还会亏损,根本没有钱还银行的贷款。银行借贷收不回来,就会没有钱,如果出现挤兑风潮,银行会面临还不起钱的信任风险,直接导致银行倒闭。

现在泰国随时都可能发生挤兑风潮,只是时间问题,按照林正这些人的估计,也不远了,因为泰国行政干预用错了方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