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不谋而合

朱允熥的这一番话不禁让一旁的朱元璋和朱标刮目相看。

现在的允熥已经不需要他们的帮助,可以独自处理很多事情了,这种感觉就像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鹰终于能够展翅飞翔了。

此时的朱元璋和朱标在看向朱允熥时眼中是掩不住的骄傲。

他们家的小孩长大了!

让朱元璋觉得骄傲的不是允熥离开应天、独自在外那么长时间还能安然回来,而是不论先前的嵫阳之行还是后面的晋阳之行,允熥都做的很好,甚至好到超出了朱元璋和朱标的预期。

哪怕是朱元璋派他最得意的儿子朱标去嵫阳、晋阳,都不一定能有允熥做的好。

就拿此次的晋阳之行来说,允熥不仅找到幕后主使人谢成的证据,还揭穿了谢成和爪哇国的人之间的阴谋。

听允熥说这些爪哇国的人在大明藏匿的时间并不短,从允熥呈给他的那一厚沓图纸上就能看出来,这不是一年两年时间能绘出来,大明那么多的州府,就算是花费十几年的时间也不一定能做的如此好。

然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整个大明愣是没有一个人察觉到异常,没有一个人将潜藏在大明的内奸绳之以法,除了允熥这孩子。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禁对此有些好奇起来,他看向朱允熥而后问道。

“熥儿,你是怎么发现那些爪哇人有问题的?”

闻言朱允熥将自己当时的想法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首先是他们穿着、打扮不同寻常,一眼就能看出来和大明的老百姓不同。”

“其次他们说话用的是爪哇语交流,一般来说语言不同,他们用爪哇语交流很正常,可孙儿在跟踪他们的时候发现他们的江淮话说的十分流利,这就证明他们不是不会江淮话,而是他们刻意不用,这不禁让孙儿怀疑他们在密谋些什么东西。”

“于是孙儿仔细偷听他们说的话,终于让孙儿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那就是他们一直提到铜币,运回爪哇国这样的字眼。”

“有了以上的这些证据孙儿就开始了合理的猜测,将铜币运回爪哇国,这不就是走私吗?”

“除此之外他们说的江淮话也让孙儿产生了怀疑,正常的孙儿如果去爪哇国在讲爪哇语的时候肯定和一直居住在爪哇国的人说的不一样。”

“长期居住在爪哇国的人他们的爪哇语肯定讲的十分流利,而孙儿去了爪哇国以后学习爪哇语,再讲爪哇语的时候一定是磕磕绊绊,结结巴巴,没准说的还有错误的地方。”

“然而那两个爪哇人在讲江淮话的时候十分流利,一点错误都没有,如果不看他们的穿着,孙儿甚至会以为那是大明的老百姓在说话。”

“就是这一口流利的江淮话让孙儿对他们产生了怀疑,除非他们在大明居住了很长时间,否则他们不可能说的和咱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人一样好的。”

“几个爪哇国的人潜藏在大明很长时间,除了他们有所企图之外孙儿想不到更合理的解释。”

就算允熥描述的已经很清楚了,但朱标依旧有不懂的地方,趁着允熥说话停顿的间隙,朱标提出了疑问。

“熥儿,既然他们用的是爪哇语交流,你怎么能听懂他们说什么的?”

“难道你也会说爪哇语吗?”

事实就是朱允熥学过爪哇语,但这个可不兴说,于是朱允熥笑着挠了挠头。

“能听懂一点点。”

“之前孩儿在书上看过。”

“忘了哪本书了。”

朱允熥说的时候特意加上最后一句,生怕朱标突发奇想让他找书。

看着允熥脸上的笑容,朱标竟然有种允熥想隐瞒什么的感觉,然而允熥的话说的合情合理,朱标只当是自己想多了。

朱允熥说完后,朱元璋大笑出声,不得不说允熥这小子就是有办法,连爪哇语他都能听懂,这要是换其他人,再给他们十几年时间也抓不住那些潜藏在大明的爪哇人。

只见朱元璋骄傲的看着朱允熥,而后试探着问道。

“那对于爪哇国,熥儿怎么看啊?”

“那些爪哇人,又该作何处理?”

朱允熥沉思片刻,而后开口回道。

“孙儿认为,这些爪哇人不可杀。”

“不杀不代表咱们惧怕爪哇国,而是舍弃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后咱们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去解决。”

看着满脸疑惑的朱元璋和朱标,朱允熥耐着性子解释道。

“孙儿说的更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俩爪哇人作为人质,和爪哇国谈判。”

“而且这两个爪哇人不仅是人质,还可以是人证,他们就是爪哇国心怀不轨最好的证据。”

“有了这些证据,爪哇国自当理亏,到时候他们就会拿出更多的东西来安抚皇爷爷,安抚大明的老百姓。”

“如此一来用这俩对于大明是废物的东西换取更多的利益和先机,不是很好吗?”

闻言朱元璋和朱标点了点头,对于朱允熥说的这一点,朱元璋还是比较赞同的,毕竟自己也是这么干的。

然而对于朱元璋和朱允熥的这一默契,朱标有些预料之外,但想到允熥一直都是聪慧机智,朱标也就不意外了。

不待朱标回过神来,朱允熥继续说道。

“虽说从爪哇国那里拿点东西出来固然不错,但这个办法终究还是差一点。”

“依孙儿来看,爪哇国的心思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爪哇国这是在挑衅。”

“所以对付爪哇国最好的办法就是灭了爪哇国,给柬埔寨、天竺、吕宋、日本这些国家一点警示,让它们知道侵我大明者,虽远必诛,抑或者叫杀鸡给猴看。”

“那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一个小小的爪哇国还想在老虎嘴上拔毛,真是不自量力。”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让他们看看是咱大明的拳头硬还是他们的脑袋硬?”

允熥说的这些话怎么如此熟悉?好像朱标在哪里听到过一般?

经过仔细思虑后朱标终于想起来了,这些话父皇也曾对自己说过。

一提起爪哇国,熥儿说的话和父皇说的没十成相似,起码也有八九成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