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晋阳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手持公文的朱标脸色变来变去的。

这谢成真是该死,很明显谢成这是一条活路都不给老三留,就想一下置老三于死地。

好在允熥早早的察觉到了谢成的意图,识破了谢成的诡计,要不然这次老三得含多大的冤?

想到这里朱标忍不住为晋王朱棡辩解。

“父皇息怒。”

“儿臣认为此事父皇不应该妄下断言,直接给老三判死罪。”

闻言朱元璋的脸色阴沉下来。

朱标这是老毛病又犯了?也不管这晋王做了多么出格的事情,就知道为晋王求情,维护自家兄弟。

只见朱元璋冷声问道。

“那太子你说应该怎么办?”

朱标丝毫没有意识到朱元璋的异常,继续铁着脑袋回答。

“儿臣建议父皇继续派人调查,直到查出真相为止。”

朱标这话听在朱元璋的耳朵里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证据都如此确凿了,事实都摆在面前了,还要继续查出真相?

朱元璋真不知道朱标想要的真相是什么,除了为晋王朱棡辩解之外。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怒火噌一下的从脚板底冲到了头顶。

正当朱元璋迁怒于朱标,准备开口说话时,朱允熥察觉到了朱元璋的情绪,适时说道。

“皇爷爷,父王的意思是说此事应该听听三叔晋王怎么说。”

“给三叔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这样对三叔来说才算公道。”

朱允熥的话让朱元璋的脸色缓和下来。

朱元璋不得不承认允熥的话还是挺有道理的,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证据再多,资料再齐全,没有晋王的口供也不算数。

平日县衙里头断个案还要犯人签字画押,现在他们拿着证据,在嫌犯不在场的情况下就断他死刑,实在不是很合适。

朱允熥话音刚落,朱标就接着说道。

“父皇,儿臣正是这个意思。”

“父皇应该派人去晋阳当着老三的面调查清楚这件事儿。”

“如此审案才能让老三心服,让众兄弟服,让文武百官服。”

只见朱元璋瞥了一眼朱标,而后点了点头说道。

“是该派个人去晋阳一趟。”

说着朱元璋的眼神看向朱标,若是朱标能理智一些,不只是一味的维护老三的话,派朱标去最合适了。

朱元璋虽然舍不得他的儿子但他本人更讨厌欺瞒,按朱标这个意思偷偷包庇朱棡也说不准。

沉思片刻后朱元璋的目光还是从朱标身上转移到朱允熥身上。

如果朱标不适合的话,就得辛苦允熥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朱元璋做出最终决定。

“命吴王朱允熥代咱前去晋阳,查明真相。”

“并将真凶押解回京。”

说着朱元璋重重叹了口气,而后解释道。

“熥儿,皇爷爷知道你刚从嵫阳回来。”

“这一路可以算得上是死里逃生。”

“本来皇爷爷想着,你父王就你这一个宝贝儿子,这次回来后就再也不让你离京了。”

“但是无论如何皇爷爷也没想到,你二叔六叔刚出事儿没多久,你三叔也出了这档子事儿。”

“看着钱大人递上来的东西,咱是一万个不想相信,可事实摆在眼前,这让皇爷爷是左右为难。”

“允熥,咱现在命你去了晋阳以后仔细调查,回来和皇爷爷如实汇报此事儿。”

“如果真的是老三做的,皇爷爷绝对不会放过他。”

“若不是老三做的,皇爷爷想让你为他讨一个清白。”

朱元璋的这番话,朱允熥说不动容那是假的。

此刻的朱元璋犹如普通人家中牵挂孩子,惦记孙子的老人家。

他一边记挂朱允熥的安危,一边又担心处置不妥当对不起自己的儿子。

不论哪方面朱元璋都在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

朱标也赞同朱元璋说的,此时的老三确实需要自家人的支持。

而且除了允熥之外,似乎确实没什么合适的人选。

理智告诉朱标应该让朱允熥去,可之前误传允熥葬身火海的事情却反复出现在朱标的脑海中,那种满是窒息的无力感让朱标下意识的就提出反对。

“父皇,之前在扬州驿馆的事情儿臣不想再经历一次了,儿臣宁愿面对这些的是儿臣,而不是允熥。”

“故儿臣愿代允熥前往晋阳。”

“望父皇恩准。”

闻言朱元璋的脸色又沉了下来,朱标说的像一个行监国之责的太子说出来的话吗?一点都不负责任。

对于朱元璋的安排,朱允熥没有多大意见,他年轻力盛,意气风发,恨不得将这明朝游个遍,看个遍,一直待在宫里反而觉得没意思。

但朱标说得话却让朱允熥不得不警惕,历史上的朱标去过西安回来后就病倒薨逝了。

虽然这一世朱标因为秦王朱樉提前下线的原因不会再去西安,但朱标竟然还想着去晋阳,这种思想有不得,必须要给朱标扼杀在摇篮中。

于是朱允熥不顾朱标的反对,坚持对朱元璋说道。

“皇爷爷,孙儿愿意为您分忧。”

“孙儿这就动身去晋阳查明真相。”

“一定不会让皇爷爷失望。”

看到朱允熥主动请缨,朱元璋不由得感到欣慰,在朱元璋的心里允熥是要担起大明的,怎么能就像太子说得一样因为一次的挫折就因噎废食?

他朱元璋还不是手持刀剑,脚踩死尸过来的?有好多次朱元璋都是命悬一线,他不照样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允熥这孩子确实有胆识,能吃苦,都快赶上他朱元璋年轻的时候了。

此时的朱元璋看朱允熥是越看越喜欢,他的那么多儿子里面还真没有一个像允熥这般和自己相似的。

于是朱元璋看着朱允熥,嘴角微微上扬。

“准了。”

“熥儿,有志气,和咱年轻的时候是一模一样。”

最终由朱元璋和朱允熥两人拍板便将此事定了下来,而在朱元璋心里有着妇人之仁的朱标仿佛被当成了透明人一般,他说的话朱元璋和朱允熥没一个人听的。

将此事交与朱允熥后,朱元璋的心神这才安定下来。

只见朱元璋看着朱允熥,而后开口问道。

“允熥,关于晋王的这个案子,你怎么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