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颍川三族底蕴!魏晋八君子(求鲜花!求评价!)

颍川。

中原腹地。

主要以平原为主,十分繁华,亦是豪门大族扎根之地,其中最具代表的莫过于陈家,荀家和钟家等。

这三家,可是曹魏集团文臣里的核心中的核心。

陈家的陈群,荀家的荀彧,荀攸,以及钟家的钟繇。

除此之外。

荀彧还为曹操,举荐郭嘉,戏志才,杜袭等,就连钟繇,荀攸都是荀彧这位“王佐之才”推荐。

可以说。

荀彧就是曹操的萧何,后勤大总管,外加战略指挥家。

不仅如此。

钟繇的儿子钟会,亦是曹魏重臣。

也就是说,“颍川几大家族,就是曹魏集团的文臣源泉,要是把这个攥在自己手上曹操怕是难以登天。”

遥想以后的刘备。

前期有关张,亦是颠沛流离。

若非遇见卧龙凤雏,刘备也坐不上汉中王的位置。

曹操虽然会好一些,但少了荀彧这些文臣的辅佐,崛起速度会被严重拖缓。

“现在本王就在府中,等候荀家和钟家的拜帖,等待荀彧和钟繇两位才子,主动送上门来。”

刘备心中暂时放下荀彧和钟繇,且不能太过主动。

如今汉灵帝还在位,天下暂且安宁。

刘备招募人才是想叛逆吗?

所以。

刘备目前只需要交好二人即可。

而对于该主动之人,则是要主动出击。

“这个贾逵,倒是一位不显山不露水的才子。”

刘备仔细看着竹简上这个相对陌生,而又有些眼熟的名字,在恍惚之后才想起来他也是曹操麾下文臣。

与荀彧,钟繇相比,贾逵出身寒门,实属寒门贵子,少见的微末之才。

贾逵,字梁道,同样是河东人士。

汉末曹魏名臣,同时也是西晋开国功臣贾充的父亲。

贾逵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是曹魏政权中具有军政才干的人物,可谓曹魏三朝元老。

一生之中功绩颇多,文武双全,被后世称为“魏晋八君子”。

“魏晋八君子这个名头可是不小。”

刘备不记得完整的魏晋八君子到底是谁。

可贾逵可以与贾诩,程昱,顾雍等人相提并论就绝非寻常人。

“如今这贾逵应该也就十多岁的年纪,若是好好培养,或许可以成为本王麾下的三朝元老。”

刘备心中一喜,在书房内等待老蔡。

作为刘备亲自考核之人,老蔡各方面都非常优秀。

无论是家务处置,人员安排,还是人情世故,以及默契程度,刘备和老蔡相处起来非常洽和。

有时候刘备一个眼神,老蔡就知道该干什么。

这种下属,是主子最喜欢的。

不出半个时辰。

老蔡便在外求见。

“王爷,贾逵带到。”

果然。

老蔡没让刘备失望。

“进。”

刘备放下手中竹简,静静等待。

贾逵此人,名声不显,倒是不值得刘备有什么“过激之举”,例如扫榻相迎,或者握发吐哺什么的。

历史上,做出这些举动的基本都是迎接名士。

贾逵一介平民百姓,刘备这般作态也很怪异。

书房内。

老蔡带着一个青年走进来。

青年身高近八尺,眼神凌厉,还有一些局促,和激动。

“草民贾逵,拜见王爷!”

初次见面,贾逵就给刘备来了一个躬身九十度的大礼。

这在如今,已经是非常难得。

除非是真的尊从。

要知道后世的跪拜礼,那都是猪尾巴搞出来的,汉末三国时期的礼仪基本都是拱手礼,躬身礼。

“初见王爷,实在激动,紧张,还望王爷恕罪!”

贾逵一个踉跄,差点摔倒,赶忙请罪。

“无妨。”

刘备挥挥手,示意贾逵起身说话。

“你的志向在于何处?”

刘备看着贾逵,不由问道。

他需要的是贾逵自己的想法,不是照搬他抄来的四句。

如果贾逵搬了。

那基本就无了,会被刘备淘汰。

“……”

贾逵对上刘备的眼神,一时间有种被看透的想法。

恍惚间,居然愣神沉默。

“咳—”

老蔡在一旁轻咳一声,倒是唤醒了贾逵。

“王爷,贾逵之志原在于军伍!”

贾逵恍然醒悟,旋即深吸一口气,微微躬身拱手拜道。

“如今见识到王爷之志,深感愧疚,今后愿追随王爷,侍奉左右,即便是当一个书童,仆人亦可。”

贾逵声情并茂,不再有之前的紧张。

倒是说出了内心真实想法。

“又是一个被横渠四句,不,现在应该叫做玄德四句‘洗脑’的士人。”

刘备笑着摇摇头,倒是认同了贾逵的想法。

“人各有志,本王并不强求于你。”

刘备想了想,给出一个方案。

“你若是愿从军,可往幽州寻找关云长,投入军中,抗击乌桓,鲜卑和匈奴等异族。”

“你若是愿随本王,那便从跟着老蔡要件衣服穿上干活去吧。”

一个。

是贾逵原本之志。

另外一个。

则是让贾逵留在府中。

可。

前后一对比,贾逵就知道刘备的意思。

“草民愿前往幽州,跟随关云长将军抗击外敌,建功立业!”

贾逵当机立断,做出选择。

若是选择后者,怕是一辈子都不会被刘备记起,只能当一个清扫落叶的家奴而已。

“不错。”

刘备微微点头,甚是欣慰,“便如此,去府库中领一套战甲,取一件兵器,选一匹宝马,前往幽州寻关云长将军入其军伍。”

“今后若有功,倒也不是不能入本王门下。”

刘备最后还给贾逵画了一个大饼。

贾逵一听,万分激动,连连谢恩。

感谢各位的鲜花,评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