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幼主继位

顺治走了,继位人康熙也被选了出来!

相比较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死后没有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顺治的继承人倒是没有多大的斗争。

考虑到自己的儿子们都还年幼,天下的局势还不是很稳定,顺治曾经考虑过从努尔哈赤的孙子辈里面来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继承皇位。

这个方案刚一提出来,就被孝庄和满清宗室否决了!

史学界一直有一种说法,康熙能够继位是因为幼年曾经得过天花,所以顺治才选择了他,这算是一种原因,而不算最重要的原因。

看历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细节,每个当权的人来用某一种政策在后人看来或许是在胡闹,在当时来说肯定是有用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康熙之所以能够继承顺治的皇位,得过天花也只是一个被选择的原因罢了,更深层次的原因历史书上面永远不会告诉你。

顺治继位到亲政,一直到死也没有经历过什么政治斗争,更别说争夺皇位的残酷性了,而经历过这些的大臣们不敢告诉顺治细节,孝庄身为顺治的母亲只怕也是三言两语就打发过去了,顺治本人对于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并没有没有特殊的感受。

当时的局面对于顺治来说,其实并不好,清朝名义上虽然统一了大部分地方,可是云贵川这些地方还有人在闹,诸位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李定国还没有死!

而郑成功也是虎视眈眈。

这是国内的问题,国外的沙皇俄国也一直虎视眈眈的盯着大清国的领土。

这一切都让顺治倍感忧心!

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顺治对于继承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年长,而年长的满清宗室里面就只能从努尔哈赤的孙子辈和皇太极的儿子辈里面找了。

只不过,这个方案刚提出来就马上被孝庄等人否决了,因为经历过两次皇位争夺的这些人再也不想经历第三次了。

自打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开始,两黄旗和正白旗就是努尔哈赤自己管着,算是亲信部队,相比较于其它五旗,这三旗的待遇和战斗力都要明显好过其余五旗。

皇太极继位之后,就将自己的两个白旗改为了两黄旗,又将多尔衮兄弟的两黄旗改为了两白旗,这么一来,多尔衮的白旗就成为了下五旗之一。

所以,此后的十多年里面,白旗和黄旗之间的斗争持续了很久,顺治能够继承皇太极的皇位也是因为两黄旗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如果按照顺治的想法来个兄终弟及的话,麻烦事就太多了。

首先,新上任的会将八旗顺序再次重新打乱,其次就是孝庄的地位会直线下降,这都是现有的宗室有着实权的上三旗宗室和孝庄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如此一来,顺治也有些不知道怎么办好了,就将自己的义爷汤若望叫了过来,询问他的意见。

汤若望则表示,康熙之前得过天花,所以康熙最合适。

顺治同意了!

其实,康熙能够继承皇位,有人说话是一方面,主要也是运气好。

康熙的生母是佟佳氏,这个我们下一章会介绍到,这个佟佳氏的家族对整个清朝影响非常巨大,而佟佳氏不是满人,而是来自汉八旗,出身就被压制了一个档次。

而康熙本人呢,因为幼年的时候得了天花,就被保姆抱出了紫禁城,去了宫外生活,按照这种情况来说,皇位怎么排都到不了康熙的身上。

可人的运气一来,那就真的什么都挡不住了。

前面我们说过了,既然顺治的兄终弟及被否定了,那就只能从他的儿子中间挑选年纪大的来继承皇位,而康熙的二哥福全看上去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福全的生母出身满洲贵族,年纪也是兄弟们最大的,理论上福全最合适。

顺治长子夭折,并且也没有嫡子,所以福全是皇长子。

可是,福全这个小孩有点残疾,一只眼睛看不见,这就直接被排除了,皇帝不说帅气无比,好歹要仪表堂堂才行,残疾人当皇帝这不是直接打清朝的脸。

而康熙的弟弟们年纪都太小,这么一来康熙就算是占了一个大便宜了。

就这样,玄烨继位,年号为康熙!

有一点,可能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在这场康熙继位的事件中,孝庄其实是出了大力气的,福全是残疾不假,可是历史上残疾人当皇帝也并不是没有先例,比如明仁宗朱高炽,这个人不仅胖,还瘸了一条腿。

而孝庄之所以选择康熙,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康熙的生母地位太低,康熙继位之后,第一监护人自然就是孝庄,如果福全继位,福全母亲的地位会大大提升,对孝庄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们看待历史事件,不要单纯的看结果,要多思考细节。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