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八扇屏·莽撞人

观众们的叫好声,鼓掌声经久不衰,就连唐云尧三人下台之后,掌声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

直到主持人多次示意可以停下之后,这才慢慢停歇。

后台里头何筠伟狠狠地剜了一眼唐云尧,妒忌心理作祟,他现在看着这个一开始比自己相差无几甚至是略逊一筹的家伙,一下子蹿到自己前面去了,不管是能耐还是地位。现在他可是恨得牙根痒痒。

其他师弟都忙着上来该问好问好,该倒水倒水,只有何筠伟和曹筠金俩显得格格不入。

俩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些东西。

老郭一扭脸看到正在下场口站着听活的孙悦几人,走过去说道:“小孙辛苦,觉得我们德运社发展前景怎么样?”

“郭哥您辛苦。”孙悦一扭头看到是郭徳刚,连忙打招呼。

其他几人看到班主过来了,也纷纷问好。

“郭老师辛苦。”

“您也辛苦。”老郭一一回礼。

“上鞋不用锥子,真好!”孙悦一挑大拇哥,“刚才那个扒马褂想法很新奇,还是您有水平。”孙悦夸奖道。

“嗐,都是那个小徒弟的想法,我陪他耍就是了。”老郭打了个哈哈,说道。

说着,老郭往后边一招手,“昊子,过来!”

“哎!”唐云尧连忙放下水杯跑过来。

“来,昊子,见见你孙师叔。”

“孙师叔您辛苦。”唐云尧微微躬身。

“你也辛苦你也辛苦。”孙悦摆了摆大胖手,旋即又说道:“哎,刚才我都看了你的演出了,挺好!捧逗俱佳呀。”

“不敢不敢。”唐云尧谦虚,“我还早着呢。”

“怎么样?”老郭问道,“留下来吧,咱们一块儿干,把相声重新搞起来。”

“行!”孙悦重重的点点头,“刚才我们都说了,愿意留下来跟着您干!”

“太好了太好了!”老郭高兴,“哎,你们都带了挑儿了吗?”

挑儿,就是大褂。

这一句话问到坎儿上了。

“哎哟,我没带呀。”

“没想着过来还能用得上啊!”

“郭老板,您这要我们拿挑儿干嘛呀?”年纪最大的王少立先生问道。

“是这样。”老郭解释,“今天晚上我打算上一段《八扇屏》。二十二番儿全开!”

一句话出来几个新来的演员顿时瞪大了眼睛,“二十二番儿全开?”

现在哪还有演员敢这么干?别说二十二番儿了,能背一段儿就不错了!

“全开!”老郭点点头,“观众都是花了百八十块钱的票钱呢,咱们总得卖百八十块的力气不是?”

这一下子孙悦几人更加吃惊了。

为什么?

相声门票什么时候能卖上百八十块的了?从没有过!

德运社小剧场一张票二三十块,就已经比同行的收费高了不止一星半点,现在居然能卖出百八十块!!!

而且还不是说一两张,两千八百人的剧场啊!自己这辈子打进了相声门什么时候见过这种大场面?

虽然比不上当年万人迷李德钖先生说相声,周围居民全都前来观看,结果造成真正的万人空巷的局面。

但是也是进来相声没落之后,最辉煌的一次演出了!

二十二番儿的《八扇屏》,怪不得要自己这帮临时加入的演员也上台。

当然,大伙儿都是大小学出来有正经师承的演员,《八扇屏》绝对是当年开蒙时的必背贯口。

一说要背这个,那真是谁也不害怕。

“要不这样吧,咱们后台谁还有多余的大褂,咱们匀一匀。”老郭想出了一个主意。

一转头看见孙悦正拿着小岳的大褂往自己身上塞,“那什么,孙悦你披着吧,别给人撑坏了。”

岳筠鹏心窄,这会儿眼泪儿都快下来了。

“下面请您欣赏相声,《八扇屏》,表演者:郭徳刚,于骞。”

“好”

“郭老师我爱你!”

毕竟大伙儿来都是冲着老郭来的。

两位先生上台调试话筒,老郭嘴里头不闲着。

“好好,受累了,我也爱你们,嗯。”

这会儿底下一个男观众喊:“于老师我爱你!”

“嚯”于大爷吓了一跳,“你们都这么下本儿吗这是?”

一句调侃的话,让观众们笑得更大声了。

“谢谢大伙儿的支持。”老郭调试好话筒,开始说了。

“大家捧咱们。”

“大伙来看的,都是我旁边这位,驴鞭……嗯咳……”

“别含糊过去!”于大爷赶紧拦着,“我怎么听着我这名字这么补肾呢。”

“叫于骞嘛。”

“哎是我。”于大爷点点头。

“您认识我吗?”老郭一脸期待的看向于大爷。

“那我今天叫你认识认识。”说着,老郭就要撸袖子,一副要打架的样子。

“怎么着要打人呐?”于大爷皱着眉说道,“你再这样我告诉你我通知媒体了啊!”

于大爷又一次拿那件事砸挂。

“我是一个文学家呀!”老郭自我介绍。

“哦,文学家?”

“哎,研究四大名著啊!”

“是啊!那您有什么研究成果吗?”于大爷问道。

“当然有啦!”老郭点点头,“你比如说《西游记》,现在好多影视作品里面,金箍棒的形象,都是不对的。”

“是吗?”于大爷疑惑,“怎么不对呢?”

“**古代有十八般兵刃,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镗棍槊棒鞭锏锤爪,棍和棒,他是分开说的。”

“那有什么区别吗?”于大爷继续问。

“有区别呀!”老郭点点头,给大伙儿解释:“棍,是两头一边粗,棒,两头粗,中间握的地方细一点。”

“哦。”于大爷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还真有研究!”

“听相声,长知识!”老郭语重心长地说到。

“好!”观众们大声叫好鼓掌。

等到声音渐渐平息了之后,老郭继续说道:“还有这个《红楼梦》,不过红楼梦我看得少,他媳妇,”说着一指于大爷,“我嫂子爱看。喜欢这种才子佳人的。”

“那倒是。”于大爷肯定。

“看了这本书之后深受启发,后来嫂子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写了一本叫《青楼梦》。”

“没有!”于大爷嗷嚎一嗓子,赶紧拦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