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快餐行业

刘憨子沉默半晌,其实他也不是不能等,也不是只有锦黎一家可以选择。实在是今天尝过了锦黎的手艺,剩下那几家吃食的味道就难以入眼了。

想了一瞬,刘憨子开口说道:“丫头你要做什么?”在他印象中,一般的吃食可用不了这么长时间。

锦黎没隐瞒,说了两个字“香肠。”

“香肠?”刘憨子重复道。没听过这个名字的吃食,也不知道它的味道如何。

“叔,你们这趟什么时候出海?”锦黎没解释,反倒是问了一句。

刘憨子被问得一愣,“五天后。”

锦黎松了口气,还成,时间够。

“那四天后,叔你直接到我家来取东西。这趟海上之行,您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必要?”

刘憨子点点头,这方法倒也可行。毕竟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于是两个人定下来,刘憨子四天后再去苏家取香肠。另外,他还跟锦黎这定了这几天的早中晚三顿饭,特意问了锦黎是不是能给他们换两样餐食。

锦黎自然不会拒绝,送上门的生意,再拒绝,那不是傻么

刘憨子付了今天预定的午晚饭的定金后,就跟李老头一起离开了。

辛曼娘那边也刚好忙完,她也听到了刘憨子刚才订餐的话,有些担心地看着锦黎:

“丫头,这一个早餐摊都忙不过来了,再接这单生意会不会忙不过来呀?你身体刚好,别累到。”

原本这几天锦黎应该再吃几天汤药,可这小丫头说什么也不肯让她熬药。虽然辛曼娘也知道锦黎懂些医术,但不有句话说了吗?医人者不能自医。

可这丫头实在是倔得很,苏家几个人硬是犟不过她,就连苏晏清都妥协了。辛曼娘只好在别的地方少让锦黎干些活,可这几天太忙了,一时间没顾得上。

如今这丫头还要接别的活,实在是让人担心。

锦黎摆摆手,“婶子,我都说了我真的没事儿!而且,摊子这边不还有你和冯姨嘛,等中午那阵我回家给他们做,做完就让十一送去。也正好得给家里的远山叔和孩子们做饭呢,顺便多做些而已哪又能累到呢!”

怎么也说不过锦黎,辛曼娘只好妥协,“那你一定别累着啊。”话音刚落,又来了几桌客人,辛曼娘只能停住话头,转身去忙。

冯宁在一旁安静看着,并没说话。

她觉得这位锦姑娘好像太有能耐了。先前她跟辛曼娘聊了几句,知道这个摊子的主人实际是锦黎。现在还要接船运的大生意。

而自己跟着个小姑娘比,还真的是太过废物了。自己就连自己的儿子都比不上,若不是书院的夫子亲自寻了过来,她都不知道之前入院考核,阿远竟然是第一名。

这样的学业成绩自然不能荒废,她只能走出自己圈好的那个小家。这一出来就让她见识了大能耐的锦黎,冯宁一直以来的观念都有些动摇。

她以为女人只能依靠男人活着,所以当魏子远的爹离开这个家之后,她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在她的认知中,这个时代的女人都是这个样子的。

锦黎却活成了别人不敢想象的样子。

说不震撼那是假的。

冯宁在心中反问自己,她真的就离开男人活不了吗?好像不是的。已经这么多年,她不还是依旧活的好好的?

她一边拨动手中的漏勺,一边恍惚的想着。

“婶子,那我就先回家一趟,晚点再过来!”

锦黎看摊位上生意很忙却井井有条,不由放下心来,想着先回去把刘憨子那边订的饭做好。

其实在刘憨子跟她预订的时候,她心里就有一个念头蠢蠢欲动。

在另一个时空,有种职业很特别。他们的工作是给客户运送食物,这个职业就是——外卖员。

其实在这里也有这个职业,只不过并没有向另一个时空那样,形成了一条专业的产业链。

还有一点,在这里酒楼的菜品很贵,穷人家不会去酒楼里点餐,而大户人家家中都有自己的厨师,很少会到酒楼用餐。

在酒楼里,各种菜品的价格都会翻上一番,一般人是真的吃不起。

这不由又让锦黎心中冒出一个念头:

价格实惠、份量又足的快餐行业,似乎也是可行的?

就像是今天刘憨子在她这里订餐一样,她可以做那种几荤几素的快餐盒饭,既满足了不同口味又营养均衡。再加上价格便宜,一定会有很多劳工来就餐。

而开设的地点也可以很随意。就比如刘憨子他们做船运的,锦黎可以在码头支个摊子,像是另一个时空快餐店那样,把很多样菜分别装到不同的盆里,想吃哪样就从里面盛,有荤有素还热乎实惠。

锦黎越想越心动,但现实却狠狠地给了她一脑袋瓜:

这里并没有那么多种类的蔬菜和副食品。

虽然锦黎的空间里有蔬菜的种子,但是她怎么解释种子的来历?又怎么大面积的种植呢?

若是在锦家,她或许可以借着锦家的势力办到。可是,锦家几年之后即将发生的巨变,让锦黎心中不安。她得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发展自己的事业和势力,以防还未到来的灾难。

回苏家这一路上,锦黎都在思索着该如何将自己脑中的想法付诸现实。

连苏晏清喊她都没听到。

“丫头?”

锦黎依旧闷头向前走。

苏晏清只好再喊了一声:

“黎儿!”

锦黎茫然抬头,“啊?”一见来人是苏晏清,锦黎竹筒倒豆子似的将心中解不开的想法跟苏晏清说了一遍。

“怀瑾哥哥,你说我要是弄到一些新品种蔬菜的种子,该怎么大面积种植呢?”

在这里每家的土地都是跟府衙报备过的,不能私自占有。这也就意味着,锦黎想要种地的话就要跟人买地,还得雇人种植。

而且就算你想买地,还不一定有人卖呢。这个时代的人心中,地的地位甚至比银子还要高,毕竟这是可以祖辈传下去的东西。

锦黎想要用锦家的名义买地更是不行。靖西那么多世家,没一家是简单的。互相也都是制衡的关系。

叮~~一更奉上~~~二更稍后就来~~~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