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百姓都没得吃,哪还有吃的匀给流犯

张大强许久没有回话,努力平复着情绪,侧过头看着桑落,眼里带着几分悲伤和歉疚。

“你以为只是受罚那么简单?流犯逃跑,解役兵丁甚至是要赔上性命的。我师傅为了保住我,把所有责任都揽在他自己身上。他受了刑没扛过去,走了!”

桑落心里一惊:“所以,你觉得是你害死了你师父?你恨那三个流犯,连带恨上了所有流犯?”

张大强点头:“是!之后的十多年,我一直押长解走大崎这条路。总能想起当年的教训,无论我看见多可怜的流犯,我绝不心软。所以,我也见过很多死在去大崎路上的流犯!”

“那你为什么在我们身上转性了?”桑落好奇地问。

“不是转性了,是见的流犯多了,便知道哪些流犯值得同情,哪些流犯天生坏种!你们这一行人中,除了杨帆没有想逃跑的!而且大多都是老弱妇孺并非作恶之人,不过是受牵连罢了。说到底也是一群可怜人!”

桑落忽然想明白了:“我说你为什么把他打得那么惨?一直以为你跟杨帆有什么仇?”

张大强拿起碗一口将碗里的酒干了,眼里又闪过一丝狠唳。

“是有仇!你以为杨帆是什么好人吗?仗着自己是杨将军的弟弟欺男霸女的!我一个小兵以前不敢惹事,现在落我手里我还怕他吗?后悔当时下手轻了没打死他!”。tiqi.org 草莓小说网

桑落看着张大强眼里的狠唳和怒气,酒瞬间醒了大半,朝杨帆看过去。

他的命虽然被她救回来了,可身体并未恢复,现在还病病恹恹的。

张大强要是想弄死他,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你说真的假的?什么仇?”

桑落努力去翻原主的记忆,杨家老二虽然没有什么正经营生,但每次见到她也算谦和有礼。

“干你屁事!”

张大强放下碗朝杨帆看了一眼,有些仇总有一天能报的。

桑落一愣,这是让他想起伤心事了?那还是不要多问了!

她便暗自思忖,杨帆是这样的人?他儿子小宝性子急了点儿,但挺孝顺的呀!

但看张大强那样子,八成说的是真的!

白氏这时候已经煮好了粥,用面粉做了绿豆饼。盛好粥递到桑落手里。

“娘,喝点儿粥!”

桑落连忙接过,然后递给张大强。

“不开心的事就先不要想了,用晚膳吧,差爷!”

张大强顺手接过碗,忽然笑了。

“懂事儿了,下回记得还叫差爷!”

桑落也不由得笑起来,这张大强也挺好哄的嘛!

吃过晚饭后,坐在火堆前讨论晚上安排休息的事情。

左边那屋子烧掉了,只剩下一个大堂和右边那两间屋子。

经过商议,最后决定女人和孩子睡屋子,屋里边有两排大通铺,总比睡在地上舒服。

男人则在大厅里打地铺。

天亮了,各自收拾东西继续赶路。

孙庆的骨灰用一个罐子装了起来,放在了张大强的推车上,没有让他儿子知道。

一行人出发,还是走小路抄近道,粮食没了就去驿站领。

虽然吃得不怎么样,倒也没有饿死人。

流人们也基本适应了流放生活,大多妇人在桑落的指导下,认识了各种野菜、野果和可食用蘑菇。

赶路的同时,她们在路边发现了能吃的,都会收集起来。

每每停下休息时,大家不再像从前一样只歇脚。

男人们还学会了用柳枝编筐捞鱼、捕鸟、抓野鸡、抓兔子,千方百计的给家人弄吃的!

半个月过去了,也就是流放的第四十一天,他们来到了方塘县。

才知道方塘县以及南方的好几个县都在闹旱灾。

张大强这回不仅没有拿到双倍的粮食和银钱补贴,还减半了。

“百姓都没得吃了,哪还有多的匀给流犯?就这些你要就拿去,不要我就收起来!”

此时,距离大崎还有六百里,人家派人将流犯送到大崎也是赶得上的。

张大强也没有强人所难,接受了!

张大强想在城里添点儿补给,可是一问价格贵得要死,便放弃了!

“你们都备好水,接下来的路程可能会比较缺水!”

张大强在京城就听说今年南方闹旱灾,他还不信。现在可不就偏偏让他们给碰上了。

不禁在想今年的年成不好,又是闹旱灾又是闹瘟疫的,太子还重病,也难怪皇上要大赦天下。

有了张大强的提醒,大家便都忙把能装水的东西都装满了水。

张大强领着大家仍旧走了一条小路,他不想走官道,怕遇到灾民。

饿极了的灾民那是比山贼更可怕的存在。

他们这一路老弱妇孺的,避开点儿好!

一行人平平安安的走了一天,傍晚到了一个村庄。

张大强犹豫了一下,现在闹旱灾,这些村庄里的百姓怕是也没有什么吃的!

“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在这村里歇下。这村里大概也受了灾,可能会讹你们的东西。还有就是再往前走两里路,有个废弃的祠堂,晚上可能会有点儿动静!你们自己选!”

大家面面相觑,这怎么选择都觉得不好!

可是现在处境就是这样,能怎么办呢?

“我们也没什么好给他们讹的,还是歇在村里吧!”杨家老爷子回了一句,家里几个小孩儿住别人祠堂去,被吓到了怎么办?

地包天连忙说:“你没有那是你的事儿,我觉得还是去祠堂吧!都废弃了能有什么?”

张大强把目光落到了桑落身上,问:“你呢?怎么选?”

“也许我们遇到的是好人不讹我们东西呢?有屋子住总比祠堂里安全!”

桑落觉得张大强那就是一个假设问题,她觉得这世上还是好人要多一些。

张大强又看向高家、赵家、孙家。

“你们的意思呢?”

“都带着孩子呢!听桑夫人的,说不定人家是好人不讹我们呢?”赵家娘子连忙表态。

张大强说:“少数服从多数,就去村里吧!”

这个村他从前也是来过的,从前的里正和村长他都是认识的。

只是几年没走这里,不知道换人了没有?

https://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