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制王水

姚珍觉得何游是炼丹方面的专业人士,懂得肯定比杨戬多,所以把提取硝酸钾的原理给他讲了一遍。硝土和草木灰按照重量8:1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热水,搅拌一刻钟后,将料渣和液体过滤分离。将硝水倒入大锅里中进行熬硝,一边加热一边不停地搅拌,防止粘在锅底或者溅出来,当蒸发掉四分之三的水分时停止加热。这个时候温度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不会沉淀,里面其他的物质因为溶解度小所以会产生沉淀。随后,让滤液自然冷却,硝酸钾的溶解度下降,大量析出,再次过滤,就可以得到硝酸钾晶体。如想要提纯,可以重复以上步骤,再次重结晶。

何游听了半天似懂非懂,问道:“什么是溶解度?”

姚珍组织了一下语言,解释道:“给你举个例子,比如你把盐放进水里,水的温度越高,盐融化的越快。但每个东西在水里的溶解度都不一样,就像一杯水可以溶解半杯盐,但是不能溶解半杯的□□。一般情况下温度高,溶解度高,温度低,溶解度小。”tiqi.org 草莓小说网

何游毕竟跟着神农学了二十几年的炼丹,算是是商朝化学生,听了姚珍的解释,歪着脑袋,仔细地想了想,就明白过来。看向姚珍的眼神都和以往不一样了,虽然何游不知道这个硝酸钾有什么用,看着黑乎乎的,其貌不扬,又从没听说过炼哪味丹药需要用硝酸钾,但还是震惊姚珍怎么想出这个提炼方法的。

何游拍拍姚珍的肩,竖起大拇指,佩服道:“你可以啊,通过不同的溶解度,来提炼你想要的东西,这都能被你研究出来。”

姚珍听了何游的话不禁汗颜,这都是前辈们的累积,他不过是拾人牙慧,赶忙道:“不是,我也是在书上看到的,自己瞎鼓捣一下。”

姚珍没敢同何游说,自己打算和三霄对阵的事,怕他口风不紧,让三皇知道了,限制自己的自由,只说自己想要炼丹,请他帮忙。何游看姚珍说的头头是道,又拿出来了硝酸钾,奇道:“你这都自己弄出来了,还找我干嘛。”

姚珍叹了口气,道:“还差的远呢,这就是个半成品,我是打算用它来制硝酸的,最后和卤砂混合,可以溶解金子。”

何游听得倒吸一口凉气,不敢置信道:“你打算溶解金子?金子能被溶解吗?”何游虽然在玄学炼丹方面比姚珍厉害百倍,但缺乏对自然元素的科学认知,在他看来金子最坚硬,不可能被溶解。

姚珍郑重其事地点点头,开始给何游讲起如何炼制硫酸了。先将绿矾在陶瓷锅里煅烧,绿矾发生分解,放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气体,其中三氧化硫冷凝就得到了硫酸。然后把硝酸钾在水里融化,和硫酸混合加热,就会产生硝酸气体,收集气体,冷凝后得到硝酸,加上卤砂就可以获得了王水,用来溶解金子。姚珍本来是打算把盐酸也给研究出来,但是他觉得商朝的科研水平一穷二白,索性就用用简化版的,加卤砂能凑合用。

何游大概都听懂了,只是有个别的词不明白,又问道:“冷凝是什么?”

姚珍唯一沉思,道:“比如说你在烧水时会产生蒸汽,这个时候拿一个盖子盖在上面,气体就会在盖子上冷凝,重新变成水珠了。这里面最难的就是收集气体,还有制成的硝酸有腐蚀性,需要特殊的瓶子来装。”商朝没有导管、集气瓶之类的,姚珍实在想不出来该怎么收集气体。

何游知道了原理,想想绿矾和卤砂是平时炼丹常用的原料,山上都有,拍着胸脯道:“小菜一碟,我明天就能给你做出来,你要多少都行。”姚珍一听何游的语气就知道对他来说十分简单,毕竟人家平时都是炼不死药的,要是连硝酸都做不出来,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姚珍不由乐开了花,果然这种事就得找专业的,自己和杨戬吭哧一天才弄出这一百多克的硝酸钾,到何游这直接量产了。

姚珍笑道:“不用太多,你先帮我做出来一点,咱们找块金子实验一下,大概十几年以后,我再来找你大量进货。”

何游本以为姚珍就是在书上看了个新奇的玩意,想炼制出来玩玩,谁知听他说十几年以后才需要,不由瞪大了眼睛,奇道:“你为什么十几年以后才要?”

姚珍一脸神秘兮兮的道:“天机不可泄露,总之这事你也别告诉你师父他们,就咱俩知道。保密,保密。”

何游见姚珍古古怪怪的样子,一股不祥之感油然而生,之前姚珍说有了心上人,这次又弄出来一个王水,总觉得他没憋什么好事。何游一把抓住姚珍的衣襟,狠狠地摇晃了几下,道:“你快点从实招来,要干什么坏事,别连累了我。”

姚珍把衣服从何游手里拽了出来,整整平道:“你放心吧,我干什么事,都有师父顶着,就算我没理,师父也觉得我有理,连累不到你。”

何游不知道姚珍是打算用王水破三霄的混元金斗,只道他想用王水整蛊旁人,若是别人言语不详,自己肯定不敢帮忙,姚珍是女娲和伏羲的宝贝,惹了祸也不怕,有他们收拾残局。

过了几日,周银跟着女娲来了火云山。姚珍知道周银性子冷清,不爱热闹,往年都留在女娲山中修炼,本以为他同以前一样,没成想今年竟然来祝寿,就知他也挂念自己。姚珍见到好兄弟,大喜过望,抱住周银就不撒手,道:“周银,我可想死你了,咱俩都没分开过这么久。你在山上怎么样啊,和师兄弟相处如何,你现在功夫如何了?”

周银见姚珍小嘴叭叭的,一下子问了那么多,不禁头大,不知从何说起,最后微笑道:“一切都好,我年底就要下山了。”

姚珍听了脸色一变,赶忙追问道:“我下山之前,你告诉我说还有三年,怎么才过一年多就要下山了。”姚珍心中开始胡乱猜测,莫不是在山上受了委屈?

周银见姚珍紧张的看着自己,心中一暖,道:“我当时说的是最多三年,如今我神功将成,不用那么久了。”

姚珍细看周银神色不似作伪,放下心来,搂住周银的脖子,笑道:“太好了。”姚珍自从上次在白溪村吃了亏,心底总有些后怕,如今拉着杨戬四处降妖除魔都不敢离襄阳太远,虽然还没遇到什么妖魔,但总怕遇到对付不了的大妖,有周银的加入,可谓是如虎添翼,什么妖魔鬼怪都不放在眼里了。

自从伏羲知道姚珍喜爱男子,整日神情恍惚,虽说男男相恋不是什么罪大恶极之事,但也有违伦理纲常,可看着姚珍不知忧、不识愁的样子,伏羲又不忍让儿子伤心,一时两难决断。神农看出伏羲有心事,等到夜深人静,来到伏羲屋中,询问根由。伏羲把姚珍的事说了,神农素来洒脱,□□片刻道:“咱们修炼之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拘泥于世俗之法,随他开心就好,况且许多事也非法力可改变。”

伏羲听了似有所悟,过了半晌道:“皇弟言之有理,倒是我当局者迷了。”

伏羲想想又道:“此事你知我知,莫要外传。”兄弟二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次日,伏羲找来姚珍,姚珍本来准备了一肚子的说辞,谁知伏羲竟然直接直接同意了。姚珍喜出望外,姜氏默认了自己和杨戬的关系,这厢伏羲又同意了。追求真爱路上的四座大山,没了两座,姚珍喜不自胜,笑的嘴角咧到耳后根了。伏羲见姚珍笑的开心,也老怀甚慰,叮嘱道:“这事先别让女娲知道。”姚珍听了连连点头,其实他也有感觉,女娲对自己太过紧张,平日里掉根头发都当天大的事一般,自己和杨戬八字还没一撇呢,还是别让女娲知道为好,以免横生枝节,等生米煮成熟饭了,女娲总不好意思棒打鸳鸯了吧。

姚珍回到襄阳,先去给姚成和姜氏请安,立刻就回宫找杨戬了,把他父母下落说了一遍,杨父既已被虎吃了,想来是尸骨无存,但生母葬身山腹,杨戬身为人子也该去祭拜一番。姚珍心想杨戬的母亲,算是自己半个妈了,于是闹着一起去了玉垒山。二人依照伏羲之言,果然在南侧找到了杨母尸骸,早就化为白骨。母子连心,杨戬看到生母尸骨,孺慕之情油然而生,好似钢刀刺心,不由泪湿衣襟,姚珍好言安慰许久,杨戬才止住泪水。

两人将杨母尸骨收敛,就地挖了个坑,安葬好后,二人在坟前磕了头。姚珍一边磕头,一边暗道:这磕了头,算见过礼了,您是我的半个妈了,就当您同意我和杨戬的事了。

杨戬感激地看着姚珍,道:“此事有劳你师父了,明年他老人家寿辰,我想随你一同前去,当面道谢。”

姚珍正盼着二人能多融入对方生活里,融合度越高,关系越紧密,反正他已经跟伏羲出柜了,不怕带杨戬去,姚珍忙点头,应道:“行,明年你和我一起去。”

刚进入腊月,周银便下山了,姚珍开心的上蹿下跳,介绍杨戬和周银认识,杨戬听姚珍提过无数次周银这个好兄弟了。杨戬见周银剑眉星目,一身英气,腰悬宝剑,与姚珍气质截然不同,可见修为不凡。周银上下打量杨戬许久,见他面如冠玉,剑眉入鬓,目如朗星,举手投足自有一股风流气韵,心中暗道:难怪姚珍提起杨戬就五迷三道的。

姚珍见周银目光太过露骨,忙挡在二人中间,周银看姚珍紧张,偷偷坏笑一下,低声在姚珍耳边道:“眼光不错。”

姚珍听兄弟夸奖心上人,十分开心,两手搂住二人脖子,右手比了个v,笑嘻嘻吼道:“铁三角成立啦。”

姚珍没忘了杨戬说过,要和伏羲当面致谢,次年就带着杨戬去了火云山。杨戬这才知道,原来姚珍的师父是伏羲和女娲,好像一道惊雷劈在了身上,错愕不已,看姚珍的眼神都不一样了。伏羲和女娲都是盘古化身,落地成圣,法力无边,怎么会这么宠爱,一个什么法术都不会徒弟呢,杨戬觉得自己的三观都被颠覆了。

轩辕一见到杨戬,就看到他腰间挂着那妖狼的皮,瞪了姚珍一眼,对他一努嘴,叫他外边说话。姚珍跟着轩辕来到洞外,轩辕吹胡子瞪眼道:“不是说那张狼皮不能送人吗?你当时答应的好好的,怎么给了那姓杨的小子了?”

姚珍笑嘻嘻地狡辩道:“我当时只答应你不给周银,没说不给杨戬啊。好啦,别气啦。人杨戬早晚都是我的人,他的东西就是我的,里外里没区别。”姚珍觉得伏羲、神农、轩辕三人天天混在一起,八成自己的直男马甲早就掉了。姚珍怕轩辕继续唠叨,说完立刻返回洞府。

姚珍看伏羲握住杨戬的手,问个不停,怕杨戬尴尬,急忙打断,道:“师父,您跟查户口一样,连点隐私都不给人留。我先带他回我房间了,你们忙你们的。”说着,拉着杨戬一溜烟地跑了。

杨戬从来没敢这么和师傅说过话,回头看看,只见伏羲无奈地摇摇头,苦笑着和神农道:“你看这孩子,这么大了,还静不下来。”

二人来到姚珍房中,杨戬实在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问道:“你师父为什么这么疼你啊。”

姚珍其实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于是调笑道:“可能就是缘分吧,一看我就喜欢。就像你师父说的,我是你的缘,所以你一看我也心生亲近。”

杨戬脸一红,别过头,啐道:“别胡说。”

春去秋来,时光飞逝,姚珍拖拉了好多年也没鼓起勇气表白,好在和杨戬一直朝夕相伴。姚珍想想,除了不能亲亲抱抱举高高,还有夜间小游戏,和情侣也没有区别了,姚珍心宽,觉得就当柏拉图也不错。

姚珍这边每日同杨戬单方面甜蜜,商朝那边波澜骤起。姜后惨死,纣王另立苏妲己为王后,姜桓楚被纣王剁成肉酱。消息传到卢方,姜氏如何肯信,纣王虽不是什么明主,但这般倒行逆施,虐杀原配、国丈古今中外闻所未闻,再命人去探,直到听说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连同四百诸侯一起反商,这才信了。她虽和姜后、姜桓楚关系不慎亲密,但血浓于水,也为二人哭过几次,做了一场法事。

一日姜氏收到姜文焕书信,信中诉说姜家同纣王之间的血海深仇,自己若是不反,只怕也要变成纣王刀下的冤魂了,看的姜氏一阵伤感,难免泪洒胸怀,哭了片刻,忍住心中悲意,继续往下看去。姜文焕信中写道,如今游魂关守将窦荣,骁勇多权略,又紧守关隘,自己久攻不下;北海诸侯袁福通,百战百胜,打的商军丢盔弃甲,东鲁与北海郡相连,便想与袁福通合兵,一同伐纣,听闻袁福通曾在仙山拜师学艺,外甥姚珍也曾访道修真,不知是否与袁福通相识,若是二人有旧,还请姚珍牵线,促两家合兵,共抗商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