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朱厚照的计划

朱厚照在大帐内,不断权衡。

诸王的势力,也不算差。

他们终究控制了大量地方的财税,也没有彻底废掉。

一两个造反还好说,怕就怕是一群人同时造反。

所以要对诸王下手,还得深思一番。

“行,多谢你今天的建议,等你死后,朕会从你的子嗣中选一子外封的。”

朱厚照站了起来。

宁王皱眉看着他的背影,猛地站起来抓住牢笼:“你疯了?你真要对诸王下手不成?”

“早晚要处理的事情,不然留待后世,大明早晚会被诸王的俸禄拖垮。至于动文臣不好下手,但动自家人,就简单不少。毕竟,你和安化王造反了,那诸王手里的卫队,得削了。一道圣旨下去,两卫的变一卫,一卫的变一所,截留出来的兵我可以直接调到京城来,正好聚拢一下诸王手中的兵将,同时加强一下我的军力。兵马足够了,再凑凑钱,了不起打一场涤荡天下的战争。”

朱厚照已经在做最坏打算了。

他和明武宗摆烂不一样,想要逍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造一座稳固的堡垒,至少得在他有生之年不会爆炸。

同时,还要留给子孙后代一个相对丰厚的遗产。

走了这一遭,不改变一下历史,那能叫穿越吗?

年少的热血,不知怎么就升起来了。

尤其是想到明中叶的时候,西方殖民者开始大航海,大明现在内部矛盾无比激烈,再拖下去,就彻底无力回天了。

就算只能修修补补,也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所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

诸王可以下手,因为他们罪名无数。

尤其是王爵之下的中尉们,他们很多人基本上吃不饱了,有些抠门的王自己享受了土地财富,放着穷亲戚挨饿受冻、卖儿卖女,甚至遇到天灾,就得大量饿死。

毕竟他们是玉牒里的皇族,不能科举,不能从军,不能做工,只能种地和吃俸禄。

但又有多少地能给他们?

因此这群人,会是他动手前笼络的对象。

“朕召集来诸王商议死后陪葬孝陵的事情。往后诸王不得修陵于各地,一律只能陪葬南京皇陵。而诸王不来葬于南京皇陵者,每年要给朝廷献金祭祀太祖。子孙承袭,一世不至,后世子孙须累

积而献金,托费而欠,削。同时来者诸王,宗脉之下中尉,每年选考一次,计五十人,充入国子监亦或镇国府。修习三年后,充入军中为将官亦或地方官吏。”

朱厚照转过身,说出了想法。

“不可能!文臣绝对不可能让你成功的!甚至可能反你!”

宁王直摇头:“而且,你的镇国府就是个笑话!”

“那可不一定。”朱厚照眯起了眼睛,明武宗给他留下的政治遗产之一,镇国府就是一个不错的招牌。

“我先选中尉入军,镇国中尉日子还算不错,但底下的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甚至无爵的宗亲,日子可就难过了。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想着碌碌无为的。诸王终究是少数,底层的支系,才是宗亲的根基。诸王,若是不听话,杀了换人也一样。总有想要坐上王位而听话的家伙。”

朱厚照的话赤裸裸的。

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个宁王,心已经死了。

他就算再有怨气,又能有多高?

造反的那一刻,他就做好成王败寇的准备。

只是败得太快,让他不满而已。

“这可是亲族血脉啊!”宁王感觉不真实,明明他印象里的朱厚照是个顽劣的孩子而已。

都三十了!还是个孩子!

而眼前狠辣模样的朱厚照,才是真正的朱厚照吗?

如果早知道朱厚照是这模样,他又怎么可能造反?

瞒得他好苦啊!

“这江山社稷姓什么?”朱厚照转身盯着宁王,“朱家的江山,自家子孙得爱护啊!别以为打下来了,就不用守了。

历朝历代,三百年而亡,不知凡几。

两汉尚且经历了更迭,还死了一堆刘家子,才有四百年社稷。

皇帝,作为朱家的大家长,朕难道还不能动用自己的权威处理一下听不话的家伙们了?”

“大家长……”朱宸濠顿了好久,喃喃起来,“那朱家子弟都走了,谁替你看地方?”

“不是有中尉们吗?诸王都去海外封建了,那走一下宗周的路数,诏诸王入朝为官,或者王世子入朝学习,又或者允许中尉们从海外回朝科举,只要支系够庞大,诸王也乐得朝廷帮忙吸纳来分家的子弟们。朕不就能源源不断的从本土和海外两个派系内,扶持足够的党派进行对抗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