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朕的儿子果然出息

黎明破晓,天空泛起一抹鱼肚白。

张鹤龄草庐之外,诸葛清岚回归之前,暂代他总理朝政的荀方此刻恭敬地站着,眼中说不出的欢喜。

听到里间声音,荀方当即入内,看着躺在床榻上的齐帝,激动的都能落泪,

苍天垂怜,陛下健在。

不然太子不中用,吴王多阴诡,魏王汉王偏偏是两个人,陛下驾崩,无人继承大位。

“这些日子,朕不在,辛苦荀卿了。”经过一夜治疗,精神恢复的齐帝看着荀方道。

“为陛下分忧,乃臣子本分。”荀方当即道。

因为老了,所以便会让人低估,让人觉得老了不敢再闹大的动作,否则闹到一半,突然暴毙了,便是笑柄。

“他们这是要你荀家效仿袁家,都是把自己当成朕了。只不过你和丞相若真有心如此,不如直接让安乐王兄来。”齐帝嗤笑道。

这个倒也在他意料之中。

在这里,汉王是优势最小的。

“好,荀卿,你带人包围袁家,再将老大老二手下这些人整一份你名单出来给朕。”齐帝道。zuqi.org 葡萄小说网

荀方不敢搭腔,他其实颇为苦恼的也是这一点,陛下的这几个儿子着实出色,尤其是魏王和汉王,要是魏王和汉王死掉一个,他倒也不纠结了,直接扶持那个人上去就好了,吴王这诏书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有问题,而太子,上次西凉之事,太让人失望了。

只是没想到人家是颗芝麻汤圆,最后一群人玩翻车了。

“拉拢宗亲,进则夺嫡,退则割据一方,他也是好算盘。荀卿,你说朕是不是生了三个好儿子,若是哪一天朕真的死了,老大立刻割据兖州、豫州,老二割据益州、凉州,老三那个混账不用说,还能占据扬州、荆州。真是出色啊。”齐帝怒极而笑道。

“回陛下,汉王近来频繁前往黄天观,黄天观情况特殊,臣也不敢多打探。只是汉王和地公将军一脉走得很近,而西城门守将出自地公将军一脉。这些日子以来,西凉、巴蜀也有些异动,马长风逼近萧关,若是长安事变,殿下怕是能立刻出关,割据巴蜀、凉州。”荀方道。

而只要他们同意,纪仁这边操作,张景寿就自然而然地上去。

荀方没有纠结安乐王的问题,而是道:“魏王、汉王来我府中,还透露了一个消息,吴王写信给他们,倘若魏王、汉王愿意助他,他愿意和魏王、汉王平分大齐,准许他们离开长安就藩,做实权藩王。”

尤其是汉王,魏王多少还是个长子,如果他能让太子提前寿终正寝,然后质疑吴王诏书真假,论长,他就上去了。

不过,有一说一,如果真要这么做的话,那无论魏王还是汉王都不是最好的人选,因为他们在朝中都有根基,最好的人选其实是安乐王。

只不过不知道张景寿上去了,摊上这么一个皇帝,会不会太折磨师兄。

主要是借此来表示吴王不堪重用。

荀方不敢搭腔道:“除此外,魏王麾下还有一人,凝聚典韦法相,也入天王,北城门大军应当落入他手中,若事不可为,魏王率虎豹骑出京,占领兖州、豫州都不难。”

而权力是自上而下的,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

现在这情况,他们不能不动,但又不能有大动作。

“张神医,朕如今可以离开吧。”齐帝又看向张鹤龄道。

虽然早就猜测到了,但真的看到这一幕,齐帝还是忍不住想杀人。

“臣遵旨。”荀方躬身行礼。

就像汉朝诸吕之乱后,汉朝臣子一番商议之后,最后选择了汉文帝登基,主要就是因为当时的汉文帝平平无奇,一群人以为他是个和汉惠帝差不多的皇帝,好对付。

他有把握让诸葛清岚和荀方同意。

“朝堂诸卿对陛下忠心耿耿,此次虽事发突然,但并未生乱。”荀方回道,毕竟之前预演过了,有他在,这朝堂还压得住。

有些事情可以做,但不能弄得人尽皆知,就像弑君,历朝历代都不少见,但像司马家做的那么糙的是真罕见。

“够了,有伯义在,不用朕动手。伯义,走吧,陪朕去见见那个逆子。”齐帝道。

荀方听到这里,连忙开口就想替大家辩解一下,但还没说出口,就被齐帝打断道:“不谈他们,朕那三個好儿子如何,据实说来,不得隐瞒。”

禁军,天武卫,太子全都安插了人,他这个帝王是真的活太久了。

“袁家呢?天武司如今应该已经在他掌控之中,但赵渊不会。太子应该不至于只有这么些手段吧?”齐帝道。

假如诸葛家和荀家支持他们,那剩下来的一切就简单了。

魏王最容易,只要太子突然没了,吴王那诏书他们完全可以不认,无嫡立长,魏王就是下一任齐帝。

“英国公回来了。”荀方道。

毕竟没有大义名分。

“吴王到哪儿了?”齐帝冷冷道。

“荀卿是尽挑些好听的话讲给我听吧。人死如灯灭,朕活着,他们一个个都是忠心,但朕若死了,这满朝文武,怕是不知有几人会替朕感伤。”齐帝微微摇头。

但齐帝相信汉王也能给他个“惊喜”。

纪仁在一旁听得神情微妙,假如齐帝没有突然醒过来的话,那么这就是他的备选方案。

王骧在当初西凉事变时,做太子爪牙,肆无忌惮地打压异己,被齐帝革职,如今他才刚刚“驾崩”,太子不仅要用,还要让他来掌管天武司,真好啊。

为什么无数雄才大略的帝王到了晚年会昏庸,会忌惮太子?

说到底,老了,怕了。

汉王比较麻烦,但这些人联手的话,想来魏王会体面地推辞掉皇位的,不然的话,就要被体面了。

“太子殿下,自从得知陛下驾崩的消息之后,便悲痛莫名,茶饭不思,但东宫不可乱,故而皇后娘娘下旨,召见了御林军大统领赵渊,同时起复王骧,由他执掌天武司。”荀方回道。

虽然没有证据,只是猜测,但荀方可以断定。

所以纪仁颇为犹豫。

太子的行动,他其实大概可以猜到,但这两个儿子,他还真有些猜不到。

“王骧?好本事啊,自己躲在东宫里不出来,用他母亲的名义掌管禁军和天武卫,真是好本事。也是,天武卫效忠天子,如果只是袁家,收服不了王超。”齐帝听到这里,目光发寒。

“朕不在的这些日子里,朝中诸臣如何?朕那几个皇子又如何?”齐帝问道。

“魏王、汉王近来都常来我府中,愿以黄天发誓,此后我荀家历代为右相,与诸葛家一般,且为世子求婚我荀家女。还有诸葛家也去得极勤,只是因为丞相不在,所以黄夫人多推诿。”荀方回道。

“北城门大军,好,真不愧是朕的长子。”齐帝怒极而笑道,“老二呢?他呢?都说曹刘,朕这个二儿子想来也不逊色吧。”

“陛下……”

“好,准许亲王外出就藩,分裂大齐,真是朕的好儿子啊。”齐帝冷笑道,他对魏王和汉王可以容忍,毕竟他死了,这两个儿子要是不动一动,那他才要失望,但吴王不一样,这条命,该收回来了。

而汉王如果要登基,那得把另外那些人都给杀了。

九五之尊,至高无上,说得霸道。

更因为老了,所以哪怕是之前忠心耿耿的臣子也都要想着自己的后路,不听话了。

“好啊,镇守妖气长城的,都敢无诏而回。知道的说是我大齐的国公,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袁家的家奴呢!”齐帝冷笑道,“魏王和汉王呢?他们两个人这么出色的,想来也不会没有动作吧。”

所以很多帝王晚年都要搞出点事情来,告诉大家,他还没老到不能杀人。

“可,不过陛下受伤太重,短期内不宜与人动手。”张鹤龄道。

不能让吴王进京,否则的话,大齐天子两度驾崩,沦为笑柄暂且不谈,深究下去,也是一桩皇室丑闻,若是给吴王进京,给大齐百姓知道,于大齐无益。

魏王和汉王没有大义,那就只能获得臣子的支持。

“算算日子,应该在今日到长安。”荀方道。

太子是嫡,魏王是长,吴王有假诏书,他的优势甚至不如安乐王。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天子活着,而且是还能活很久。

因为他在朝中没什么根基。

齐帝没打算让京城百姓知道这一回事,堵在野外解决,才是正理。

“臣遵旨。”纪仁面带微笑,有免费的热闹看来。

一旁的乔轻音也蠢蠢欲动,她这么大老远地从江南跑回京城,为的不就是看这热闹吗?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