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残秽的延续(二)

“贝勒爷失踪了?那皇上不得急眼啊?”

“12年就是民国了,哪来的皇上?”

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太后带着六岁的溥仪皇帝,在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见仪式,颁发退位诏书。至此,清朝268年的国祚划上了句号。

老赵的一句话,直接把方桐怼得面红耳赤,急忙端起酒杯遮羞脸。

堂堂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竟然会忽略这一点,方桐心说好在现在周围没人,要不然得被人笑话死。

可实际上,老赵在描述凶宅的时候,用了贝勒爷一词,才导致的方桐被带跑偏了。

按照正常的说法,那时候已经没有了贝勒了,干嘛要说出来诱导人。

“说来也邪门,本来吧津城18号还算是个风水宝地。布局啊,结构啊都是出自高人之手,就是不知道怎么地,从贝勒失踪之后就开始怪事连连。先是还没来得及还乡的丫鬟一个个的消失,最后连周围居住的老百姓也跟着不见了,而且一点点线索也没有!”

当时已经有了警察这个职务,还是拜袁大头所赐。

只是当时没有细分出更多的职位,大事小情都归他们管。不能说是清正廉明,但也比原来的县太爷办案办的好的多了。

当时津城警察厅中有一位叫康正宗的警察,可以称得上是年轻有为了。

他非常注重与细节和推理,得知出了这种案子,立马就带着同伴前去勘察。

等到了的时候,才发现大门被挂上了铁链,无奈只能翻墙而入。反正他们就是官老爷,当兵的底子,谁也不敢说什么。

将近三米的院墙,在他们俩面前形同虚设。

进入院子里之后,二人才知道什么叫有钱人家。虽然只有两进两出,但是里面的面积可不是一般的大。

随同康正宗去的人叫仕伟才,他原本是大户人家,只是之后家兔中落了而已,所以也见怪不怪。

跟正常的悬疑恐怖剧的逻辑相同,他们决定分头行动。

本来一起好好的,一分开,仕伟才就发现院子里的某个角落里,似乎有人在说话。

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

叽叽喳喳,声音不大但很嘈杂,心说这大门锁了,没工夫或者专业锻炼过的人根本翻不过墙,难道是之前失踪的那些人躲起来了故弄玄虚?

他不像康正宗,常年混迹与街头巷尾,更是对民间传说、鬼怪妖狐一无所知。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几乎都没往那方面想,就直接循着声音找了过去。

可走着走着,他就觉得不对劲了。

等声音放大之后,他才发现这些话语根本就不是自己能听得懂的。

仕伟才童年读过私塾,之后也接触过洋文,更是见过不少的洋人,他们嘴里说的就是跟他听到的差不多的言语。

那年头,见到洋人都得客客气气的,于是他急忙整理着装,还故意咳嗽了两声清清嗓子。丢掉猥琐的动作,昂头挺胸地朝后院里走去。

可他咳嗽了之后,就再也听不到那些说话声了。

想想也正常,他们下班的时间天都黑了,如果这些洋人有什么勾当,肯定要背着人。

仕伟才不禁埋怨自己的大意,继续往里走去。

从中庭到后院需要从侧面走,要不就只能穿过后面的房子。

来到大气的房子前仰头扫了两眼,然后回头又看看天空明亮的月亮,心说还是别进屋了。

里面那么黑,万一被人偷袭了也不好。

正想着呢,那些说话声再次传来。

不过这次,声音直接出现在了他的耳边。

甚至还能感受到一丝丝的温热,是从口中呼出的热气。

他立马一个激灵,脑海里为数不多的鬼怪的形象一个个地蹦了出来,差点把他给吓尿了。

而这是康正宗也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两个东西,看到仕伟才慌里慌张的模样,急忙问他怎么了。

对方只是说了句没事,环顾四周发现只有他们俩,才松了一口气朝康正宗手里看去。

那是一只用白布包裹着的小球,下面还多出来了一大块,看着就像一个没了身子的人头,只是体积小了很多。

“晴天娃娃?”方桐猜测道。

“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等等等等,你是从哪听来这些的?”

相比于故事,方桐更是疑惑那些流传出来的人。这样的能力放到今天,要么很刑,要么成了出色的广告大亨。

老赵琢磨了下,端起的酒杯又放了下,“我是听咱们以前的一个同事说的......对了,你那时候还没来。”

“那他又是怎么知道的?现在少说也都一百多年了!四代人......”

“嗯......”老赵喝了不少酒,脑袋已经开始迟钝了,思考了许久,他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我想起来了,那小子就姓仕,八成就是他的长辈们口口相传下来的!”

如果事情真的如老赵所说,那么康正宗估计是要领盒饭了。

往往传说里,都要有个倒霉蛋,然后外加上一个幸存者。很大的几率,是危险故意绕开了,就是为了让幸存者散播恐惧。

方桐想到贝尔芬格、别西卜......它们也曾经跟自己谈论过相关的问题。

有时候,那些残秽之物根本就不在乎如何如何,只是想让人畏惧它。

俩人已经吃了有一会了,期间来了两个年轻人打包了两份饺子便匆匆离开。堂食的快乐,他们可能永远都体会不到。

又是一杯白酒下肚,老赵的舌头就开始硬了。

说话的声音也偶尔会随音量升高而出现破音的现象,用他媳妇的话来说,就是毛驴子叫唤。

“老板娘,来盘饺子!”

“好嘞......诶,小伙子咋不叫姐了呢?”

方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合适不合适,其实就是应该叫姨的。”

冯姐哈哈一笑,在菜单上随手划拉了一串字,然后回头看着方桐说:“你呀你,吃个饭给我弄了仨职称!还是韭菜鸡蛋的?”

“不要韭菜了,胃里火燎燎的,来两盘酸菜的吧。”

老板娘笑么呵地走回自己的桌子前,把上面的蒜皮都收进了纸篓里,接着对后厨喊了一句,“老郑听到没,两盘酸菜的,快点,我大外甥着急吃!”

“啊这......”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