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心理咨询的收费为何如此昂贵?

心理咨询的收费为何如此昂贵?

不少有心理困惑,考虑心理咨询的人,在看到高昂的咨询费用后,只好选择找朋友倾诉或者自己消化。

在网上也经常能看到有人吐槽心理咨询的收费太高了。一般来说一次心理咨询的时间在50分钟左右,收费在400至800之间。最高的甚至要两三千一个小时。

这么昂贵的收费是为什么呢?

第一、对咨询师的培养需要大量的投入。从一名新手咨询师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咨询师。除了需要积累更多的咨询个案外,咨询师还需要自费参加大量培训学习不同的咨询理念和咨询技术。这往往需要咨询师投入大量金钱。

此外,咨询师的培养周期期很长,可谓十年磨一剑,从小白到成熟。至少需要三年。

第二、心理咨询的费用不止用于支付咨询师的付出。实际上咨询师需要有督导师和个人体验师,督导师往往是一些经验丰富的咨询师,主要监督和指导咨询师进行工作,个人体验师是咨询师的咨询师,主要协助咨询师进行自我探索和成长。这两个角色对咨询师非常重要,但同时也需要咨询师支付很大一笔费用。

第三、 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投入很大,非常辛苦。很多人觉得心理咨询不就是聊聊天儿吗?凭什么收那么多钱?实际上心理咨询,不只是通过聊天让来访者变得开心。更是咨询师通过反应性倾听,共情等专业技术和疗法引导来访者,帮助来访者改变和成长。这个过程漫长、艰难,甚至还带有一定的风险。例如有些反社会人格的来访者可能会攻击咨询师。

第四、对于来访者来说,付费咨询可以提升他们咨询时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更愿意对咨询负责。从这个角度来说,免费的心理咨询效果并不好。因为免费的心理咨询很难建立起有效的咨访关系。来访者可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杨凤池老师曾说过。很多事儿都可以做公益,只有心理学的帮助不可以。不过心理咨询也并非不考虑低收入人群。如果你经济困难,可以跟咨询师及其工作单位商量,争取得到优惠。此外,学校以及某些社区的心理咨询是免费的。不过一般会签订严格的协议。如果来访者有屡次迟到或借故不到等消极表现,咨询师会终止咨询。

咨询结束后,想跟咨询师多聊一会可以吗?

有些来访者觉得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跟咨询师聊的特别投机。所以在咨询结束后还想跟咨询师多聊一会儿,但这个请求一般会被咨询师拒绝。这是为什么呢?

这与心理咨询中的时间限制原则有关。根据时间限制原则,咨询中一次会谈的时间在50分钟左右。除了限制每次的时长,咨询的频率,咨询的周期等都有清晰明确的限定。为什么会有这些时间限制呢?

第一、时间限制原则可以保证咨询效果。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不仅需要集中注意力倾听来访者,还要和来访者实施共情。这个过程非常耗费精力,超过50分钟后咨询师的倾听和共情能力都会有所下降。为了保证咨询效果,咨询师需要暂时休息以维持良好的倾听和共情状态。此外,对于来访者而言,长时间回忆过去不好的体验也不是一件好事儿。不利于来访者的长期成长。

第二、时间限制原则可以帮助来访者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来访者经常在咨询结束后继续表达自己,可能会养成不好的时间观念。例如拖延,迟到,早退,甚至借顾不来。心理咨询不是普通朋友聚在一起随意吐槽某件事情,它是一件严肃且专业的事情。在咨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资访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契约关系。严格遵时间限制原则,可以提醒来访者好好珍惜,认真对待一周一次的咨询。

第三、时间限制原则可以促进来访者的自我成长,使来访者获得独立应对生活问题的能力。咨询结束后,如果来访者沉迷于咨询室中的被理解和被接纳的氛围,继续跟咨询师倾诉,很容易养成依赖性。但来访者最终还是要走出咨询室,回到真实的生活。独立的面对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可能是痛苦的,但也是必须经历的。就像做手术打麻醉一样,手术结束药效过后的痛苦是必然的,这同时也是病人自愈的过程。当然来访者不用担心,每次咨询会因为时间问题戛然而止。一个合格的咨询师会处理好这个问题。

总之,心理咨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能一次咨询太长时间,也不能频繁来咨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