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为什么激情之下容易有过激行为?

为什么男人哭吧不是罪?

你是否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一个男孩怎么这么胆小?女孩儿天生就该做家务,男儿有泪不轻弹,很少有人对这些话提出异议。

大家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并默认这就是社会的规则。当你也这么认为时,就已经受到了性别刻板印象潜质,性别刻板印象是大众对某一性别形成的一种固定看法或成见。它宛如一道透明墙,看不见摸不着,却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大家。 由于生理上的差别,社会环境的影响,男女表现出外形、力量、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男女在社会分工和行为特征方面有所区别,这是正常现象。性别刻板印象有利于男女社会分工的形成,但一旦过度强调性别刻板印象,就可能让各种特征泛化。甚至绝对化,如果把群体特征硬扣在个体头上,会压抑人的自然需求和发展需求。

比如男人的力量,勇敢,坚毅是社会贴上的标签,但不代表所有男人都要这样,如果一些个体刻意强调这些,就会违背个性发展规律,如果把人的正常需求归类到性别特征,影响就更大。比如男人应该勇敢,有担当,这是男人的普遍性特质表现,但并不是说他就不能哭,就不能胆怯,因为伤心和胆怯都属于情绪范畴是正常人的自然需求。部分强化性别刻板印象,男人就是不能哭,哭了就是懦夫,哭了就让人看不起,这会对人的身心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性别刻板印象还可能导致偏见,反映在行动上就是性别歧视,尤其是一些善意的性别歧视,它的存在比较隐秘。融入日常生活难以发现,比如刻意强化女孩的文静、顺从、善解人意。

它把原本属于人类共同美德的词打上性别标签,在两性间划分出一道分裂沟渠,它暗示着只有你遵守这套规范才有资格受到赞许。这既是夸奖也是枷锁。 根据心理学家本姆的双性化理论,单一男性化或是女性化的人,发展时都容易遭受性别的局限,而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能兼并两种性别的特点的人才会拥有更高水平的自尊自信。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更强。

当然,完全脱离社会的性别刻板印象是不可能的,但每个个体都要尊重自身的个性和发展需求。不能一味的顺从性别刻板印象,社会、学校和家庭也要更加尊重个体的发展特点,帮助每个人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需要男耕女织的年代早已过。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包容开放,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男或者女,不过是性别标识,何必用它来限制你的人生,要知道只有树与玫瑰的花园千篇一律,百花齐放的风景才更加动人。

为什么激情之下容易有过激行为?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正在气头上,不小心做了过激的事,事后想起来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激情上头,摔门、摔碗还算平常,有些人甚至会做出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在激情之下我们很容易做出过激行为?这和激情时我们出现的变化有关。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在短时间内爆发的情绪状态,通常情况下激情是由对我们十分重要的外界事件引起的。例如考上心仪的院校这类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或是突然遭到横祸、狂喜或狂怒其实都属于激情的范畴。

而过于强烈的情绪,导致我们负责情绪的脑区被过度唤醒。会出现不良影响。

第一,激情会导致意识狭窄及认知活动的范围减小,理智分析能力被压抑,自控能力降低。以前只在心里想想不会做的事,在激情状态下很可能成为现实。例如平静状态下,你见到很讨厌的人,可能心里会想要揍他一顿。但能想象到揍完后自己需要付出的代价,就不会做出这种事来。但激情状态下意识不到这些,大脑只是想着我要揍他。而想不到这之后的后果。

第二,激情会让大脑把不相关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并将其解读为是对自己的攻击。人在激情状态下很容易对别人的话做出无端联想,认为对方是在嘲讽自己。因为负责情绪的脑区被过度唤醒,平日里无伤大雅的玩笑在这种状态下会被放大成威胁冒犯,从而引起愤怒,做出过激的行为。例如在重要的考试里考砸了,父母不经意问一句成绩。也容易被当做谴责,从而使我们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出现跟父母吵架的过激心。

激情状态下爆发出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带来的损失也同样不小。让我们保持平和,保持理性,在激情冒头的时候就将其化解。不被激情掌控,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