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圣人世,一战名

自秦王政死后,战国又经历了一百二十多年,七变四,仍是征伐不断,民不聊生。

秦国经历五王之后,传至秦文襄王手中,国力已不在是当年那般强盛,此时的四国霸主则是齐国,历经四王辛苦经营,传至齐昭王田毅手中,对秦发动了函谷关之战大败秦军,奠定地位,与阳城会其三国,尊为霸主,至此秦国一蹶不振,衰败下去,赵楚两国先后欺负秦国,秦国领土不断被侵蚀,又回到了秦孝公的那个时代,把秦国封锁在关内,秦又传二王,至秦灵王时,灵王次子赢析的老婆产下一子,当天五龙在空,灵王一看,大喜,急忙命人查看,宦官刘礼回来便说:“禀王上,是安阳君赢析的夫人产下一子。”灵王听后大喜,急忙让人摆驾安阳君府,来到安阳君府,全府人拜倒在地,嘴里说:“恭迎王上。”灵王说:“全部免礼,”快步走到赢析面前,说:“寡人的孙子呢,快让我看看。”析说:“在屋里,请王上跟我来。”见到孙子灵王欣喜,问取名没有,析答到:“没有,还请父王取名。”灵王高兴的说:“好好好,今皓月当空,天有异象,这是大吉,那就叫赢昊吧,希望他将来能像先祖一样,振兴大秦,一统天下。”听到灵王这么说,析高兴的跪倒在地说:“多谢父王赐名,想像昊儿将来不会让父王失望。”灵王又说:“都起来吧,今天在这寡人宣布立赢析为太子,如有疑问明天上朝再说,都休息吧,寡人走了。”众人齐声:“恭送王上。”走后,王府中灯火通明了一晚上,赢析等人还沉浸在灵王的话中,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天,在朝廷上,众臣议论纷纷,皆在讨论昨天晚上灵王立赢析为太子的事,不一会,灵王来了,当机让宦官刘礼宣读了圣旨,正式立赢析为太子,随后灵王说:“众臣有意否?”此时众臣都明白,在朝廷里赢析为人以及办事能力都让大臣无话可说,于是齐声说道:“臣等无异议。”随后灵王便退朝,回后宫而去,此刻大臣们的议论声响起,又近到远,慢慢便听不到了,这时另一个住处热闹起来。

赢析府上此刻是宾客络绎不绝,纷至沓来,赢析很清楚他们的到来,都是为巴结而来,但赢析不在意,每个都客气想迎,因为赢析知道在以后都会用的着他们,这种景象一直持续到晚上才结束,忙碌了一天的赢析内心高兴不已,但他也清楚做了太子,也不能目中无人,仍要保持平常心,干好本职事,因为他的兄弟绝对不会甘心,只要出错就可能会万劫不复,想着想着赢析便睡着了。

灵王十三年,赢析二十六岁,赢昊六岁,年纪虽小,但已经堪称天才了,远超

同龄其他王族大臣的孩子了,灵王对他很是宠爱,把他当做未来接班人培养,赢昊也不负灵王的培养,天生有治国这方面的才能,在之后就印证了赢昊的能力。

灵王二十二年,赢昊十五岁,文武双全,这时候赵国大将赵文领兵二十五万兵发函谷关,欲要一举吞并秦国,灵王接到战报,赵国攻破函谷,直逼京师,宣布御驾亲征,领兵十万,再加上沿路各城守军共计三十五万兵马,经过三天行军,秦赵两国军队在普城交锋,由于灵王占据地形,兵马优势,狂妄轻敌,而赵国主将赵文抓住机会,以假败引诱灵王追击,导致灵王中埋伏,而被包围,三十五万大军被杀一半,灵王在突围中被赵军射伤,一路逃到龙城,赵军紧随其后,包围了龙城,消息传到了京师,朝野震惊。

朝廷顿时乱做一锅粥,此时正当众臣一筹莫展之际,赢昊走过来对他的父亲以及众大臣说:“我有办法。”众大臣满脸疑惑,丞相赵赫章便说:“不知道公子有何良策?”公子昊回答道:“我愿亲率骑兵前往救援,同时让丞相你出使齐国求援,让齐国攻打赵国,我想赵文肯定回师救赵,则王上之危可解矣。”赢析以及众大臣听后,连连称赞,真是后生可畏啊!

赢析急命丞相赵赫章出使齐国,务必使齐国伐赵,又命赢昊领一万五千骑兵救援王上,当天,赢昊领兵而去,马不停蹄的赶往龙城,而此时的赵军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并没有查觉危险的到来,行军二天一夜,赢昊率领的骑兵终于抵达距龙城五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众将不解,看向赢昊,而此时的赢昊则表现得很平常。

看了许久之后,将领李清忍不住开口问:“公子我们何时才能救王上?”见有人问,赢昊从容的说道:“不急,等。”“等!王上危机,我们不抓紧救援,还等!万一赵军攻破龙城,咋办?”将领刘磊问,赢昊回答道:“将军你觉得我们这些人能把王上救出来么,对面可是二十多万大军,我们无疑是杯水车薪,现在只能等,等丞相让齐国出兵,我们趁赵军回撤之际,来个突袭,则危机可破,赵军尽亡矣。”一听众将皆明矣,齐声说:“遵命。”

而此时的丞相赵赫章也来到齐国,这时的齐国国君是齐昭王田毅的曾孙齐惠王田康,丞相的面见之路并不顺利,起初觐见惠王有意不见,此时的丞相赵赫章也来到齐国,这时的齐国国君是齐昭王田毅的曾孙齐惠王田康,丞相的面见之路并不顺利,起初觐见惠王有意不见,故意把他挡在宫门外,赵赫章只能跪在宫门外,希望可以博得齐王同情,而让其面见。

赵赫章在外跪了三天,终于得到了齐王的面见,赵赫章见到齐王先行了跪拜礼,齐王让其平身后,说:“不知道秦国丞相来我齐国所谓何事?”由于齐国是霸主,而秦国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强大的秦国,所以齐王有些狂,对于故意不见之事只字不提,而是直接开门见山,问赵赫章所来为何?

“启禀王上,我是来求助齐国出兵救援秦国。”赵赫章回答道

“求援,那你怎么知道我齐国定会出兵呢?”齐王说

赵赫章便开口说:“如果不救秦,那么齐国离亡国不远了。”

“你说什么?为何要这么说?你可知道这样我可以处死你!”齐王疑惑且愤怒的说

“大王不必发怒,听我解释”

“好好,我到要看看你怎么说”

赵赫章对齐王说:“齐国如果不出兵救援,赵国大军便可攻破秦国都城,吞并秦国后赵国版图将占天下的二分之一,到那时赵国国力将是你们剩余二国中最强的,肯定会有一统天下之心,秦齐唇亡齿寒,秦亡了,下一个就是齐,到那时齐王便是千古罪人了。”

齐王一听,心中一惊,便说:“那就请使臣下去休息一下,寡人要和大臣们商量商量,在做决定。”赵赫章行礼后,便回到了客栈,等消息,等赵赫章走后,齐宫廷热闹了起来,掀起了讨论。

齐王说:“众臣有何建议,到底是出兵还是不出兵?都各抒己见。”

朝廷中顿时分成两派:赞成和反对

大将军田种说:“大王出兵对我们有利,一方面可以缓解秦国灭国的危亡,使赵国不能独大,彰显威望,二方面是趁机削弱赵国实力,继续独霸,何乐不为。”

上大夫常平说:“大王我们南边有虎视眈眈的楚国,一直想要和我们争霸,如果我们攻赵,楚则趁机伐齐,那我们则危矣。”

丞相田烨说:“如果我们不出兵救秦,等赵国强大起来,那么我们齐国就真的会走上灭亡之路啊!大王。”

议论纷纷,各说各有理,一时不知所错……

这时,齐王开口说:“散朝。”

众臣皆退,路上还在讨论着……

齐王散朝后,独做在后宫的书房中,想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早朝,秦国丞相赵赫章觐见齐王,在朝上齐王说:“寡人决定出兵,但齐的南方有楚在虎视眈眈,不知秦国丞相可有妙招?”

“启禀王上,臣来之前,公子昊想到了这个情况,给臣出了注意”赵赫章说

“哦,你有主意,快快说来”齐王说

“是这样的王上,你可以让一大将领兵攻打赵国,佯攻着深入,给赵以迷惑,让其撤兵,然后在领一队人马守在楚攻齐的要道上,楚见有防,定不敢来犯。”赵赫章回答道

于是,齐王发令:“命大将田种领兵十万伐赵,同时又命虎贲将军宇文拓领兵十万驻守在齐楚边境上,防备楚军。”众臣领命后,随即整备军马。

不多时,军马整备完毕,大将田种一声:“出发”,大军浩浩荡荡的来到齐赵边境,齐不断骚扰赵国,一路北上,赵康王祥惶恐,急忙命人让大将军赵文回师支援。

这时,赢昊也得到了齐国出兵的消息,急忙召集众将,准备趁赵军撤兵之际,歼灭赵军。

这时探子来报:“赵军撤了。”随即赢昊便下令:“让左将军李青领兵三千骚扰赵军,让其自乱,记住扰乱即可,目的达到即可撤退”。

“领命”李青道

赢昊又说:“右将军刘磊,中将军赢癸各领兵三千左右杀出,让其首尾不能想顾。”

“领命”两位将军道

“其他将军随我杀向敌营,直取敌将首级。”赢昊道

其他将领齐领命。

赵军撤退中,李青领兵杀出,左冲右突,杀得赵军大乱,李青见目的达到,即可收兵撤退,由于是骑兵,赵国步兵追不上,所以李青安全退出战斗,还没给赵国军队喘气的机会,刘磊赢癸便领兵在左右杀出,和李青一样左冲右突,大大的杀伤了赵军,使赵军都陷入恐慌之中,以为秦国援军来了,一时见四散奔逃,这时赢昊率领其他兵马杀出,直奔中军,朝赵文而来。

赢昊大喊:“赵文,拿命来。”赵文匆忙应战,被赢昊一枪挑下马,赵文在地面迎战赢昊,武功不及昊,不出十回合,便被赢昊杀死。

赢昊大喊:“赵文已死,速速投降”。

赵军一看主将已死,便无了战力,纷纷投降,而此时的赵国,听到消息,赵康王气的吐血,随即命丞相张课与齐国议和,由于楚国虎视眈眈,而齐国也没有一举吞并赵国的能力,于是就同意议和撤兵,在这场战争中,赵国赔了夫人又折兵,赢昊则一战成名,使各国重新审视秦国,灵王在这场战斗中,深受重伤,命不久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