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三国杀,秦危机

秦国在平定叛乱后,一举铲除旧贵族,政令得以通行,到了秦王赢析第十个年头,秦国已愈发强大,其他三国皆感到恐慌,欲合兵伐秦,以绝后患。

秦国早朝,此时的秦王赢析经过了这些年的奋斗,明显老了很多,同时看得出秦国官员也有了很大变化,丞相赵赫章于秦王五年告老还乡,由司马彦接任,大将军公孙敬之则在秦王赢析八年战死沙场,由赢式新贵族公子景接任,总之朝堂焕然一新,都是新面孔。

秦王赢析说:“众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丞相司马彦做报告:“启禀王上,施行新政以来,人人遵守法制,无敢作乱者;人口增加近五倍,荒地开垦近一百万亩,实现了西部戎族等地的开发,国内粮草充足,军事上将士英勇,武器装备我们已经达到和其他列国比拼的实力。”

赢析听后,很是高兴,便说:“望众臣齐心协力,恢复秦原先的光辉,使列国畏秦。”

众臣皆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转眼来到齐国的大梁城,此时的齐国君主是惠王三子齐元王田荣,这是走下坡路的开始,同时赵惠成王明,楚孝文王芈雄齐聚大梁城,共商讨秦大计。

齐王荣说:“此次出兵,我等定要一举灭掉秦国,以绝后患。”

其他二王相视一笑,皆点了点头。

齐王荣接着说:“此次我们出兵为行动一致,避免单独作战,我们应该选出一位三军统帅来,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赵王看了楚王一眼说:“我等同意,不知谁可担当此任?”

齐王见状,大笑着说:“我齐国乃霸主国,由齐国大将蒲商(齐国名将,善用奇兵)担任,不知两位有意见否?”

两王摄于齐威,皆表示同意。

楚王芈雄此时发话说道:“不知灭掉秦国后,领土如何瓜分?”

齐王荣说:“当然是谁出力多谁占的地盘就大,我齐国出兵最多,所以占大份,你们则占小份,不知有意见否?”

此时的齐王就如当年的魏惠王一样,狂妄自大。

二王皆露不满之色,但由于实力不如齐,只能咽下这口气。

齐王荣看出了诸侯不满,便说:“现在看得是实力,没实力便只能任人安排。”

二王听后更加生气,这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次日,齐楚赵三王登高台,歃血为盟,集四十万大军兵发三路向秦杀来,同时齐王派使臣赶赴戎族,让其偷袭秦后方,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凌晨,秦国函谷关烽火台狼烟四起,敌情预警,秦王赢析在睡梦中,被太监黄忠给惊醒,生气的问道:“干什么?”黄忠急报:“不好了王上,烽火台预警,有敌袭。”听到这,秦王赢析立刻在床上跳下来说道:“快宣大臣,商量对策”,太监黄忠听后立马去传令,秦王赢析也穿好衣服往咸阳宫,还没等黄忠传令,众大臣早早的知道了情况,来到宫外等候召见。

此时宦官黄忠传旨:“宣众臣觐见”

听后,都急忙往里赶,来到咸阳宫,分列两排站好,等着秦王赢析的到来。

不一会赢析也到了,众臣刚想下跪,只听一声:“都免礼,不必下跪,商量国事为重。”

不一会,探子来报:“启禀王上,赵楚齐三国趁我军不备偷袭我国,形势危机,请速派援军。”

此时的朝堂上已经乱做了一锅粥。众说纷纭,有主张议和者,也有主张进攻者,但坐在王座的秦王赢析却显得异常平静,过了一会,便开口道:“寡人让你们来不是听废话的,从今天起再有主降者定斩不饶。

那些主降的听后大冒冷汗,齐声高喊:“谨遵王上旨意,臣等愿为秦国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想当年的秦国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吊打山东六国,自先祖赢政去世后,秦国不断内乱,致使国力下降,山东三国趁此发展起来,寡人继位之初就立下毒誓,此生定要复兴秦国,一统天下,想当年先祖嬴驷面对六国来攻都未投降,举全国之力将其打退,至此山东六国在没有一个小看秦国,奠定了秦国称霸的基础,而如今三国来攻,让寡人投降,岂不让人耻笑,寡人如何在做这秦国的王!所以此战不能降,只能战。”秦王赢析感慨道

太子赢昊说:“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众臣听后,也跟着高喊:“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