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清点物资

然后叶夏至把借条递给叶青松,自己却把钱一张一张数给叶青松。

“本来你大嫂有所准备,不过现在不能让丧事冲了喜事。只能把布料拿给你,自己想法给孩子做新衣服……

夏夏,你去拿布料交给你大姑。”

叶青松记得妻子曾说过,要亲手给外甥剪裁件新衣服。

现在不可能了!

叶夏至拿了钥匙,去大哥的小房间里开了大箱子上的锁。

箱子里有做好的衣服也有没剪裁过的布匹。

挑选出来一块略微有瑕疵的蓝色布料拿出来。重新锁了箱子拿着布料到外面。

“这块布料够做件褂子,剩下的还能做个窑裤!”叶夏至边说边把布料递给叶大姑。

这时大部分人穿的内衣内裤都是每家的主妇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些瑕疵布也都是叶妈用食品厂里逢年过节发的糕点,跟棉纺厂那些的主妇们私下交换得来的。

叶大姑借到钱又得了一块布料,想到儿子不晓得该有多开心。

自然心花怒放,还有心思跟小姑说说笑笑起来。

看见自家妹妹居然有心情谈笑风生叶青松心里顿时非常不好受。

目光移向女儿。

女儿虽然现在年纪不大,到底是能独当一面了!

“青梅……饭做好了?”叶青松心情不好,也懒得理叶青竹,反而开始问起叶青梅来。

“等谷雨回来就炒韭菜……”叶小姑心里也不舒服。

特别是叶大姑喜行于色的模样,忍不住就想挖苦几句。

结果啥都没还说,就听到大哥不开心的质问。

赶紧站起身来,有点小心翼翼。

叶大姑可能也意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对,悄悄先溜了出去。

过了下午五点半谷雨也没回来,叶青梅做主把饭菜做好后让大家吃饭。

吃完饭后叶小姑又让牛姑父去打热水回来,给叶青擦洗一遍。

还给背到厕所里去上了厕所,然后牛姑父就带着小姑走了。

再不走回去,太晚了路上也不太安全。

叶夏至悄悄拿个小布袋,装了大概有两斤左右的糕点碎给小姑。

食品厂里的糕点碎每个月都会处理一次,一般三四毛钱一斤。

要知道在供销社里,完整的枣泥糕要一块八,绿豆糕要一块二!

枣泥糕不容易碎,绿豆糕却很容易就碎成渣渣。

所以每个月到了点心渣渣处理的时候。运气好的话一块钱可以买到一大包,而且还不用花粮票。

食品厂的职工买回去基本上都是早上的时候用沸水冲泡,一碗甜滋滋的绿豆糊糊管饱。

叶青松是车间主任,买这些处理品时,基本上得到的都是碎了边边角角的那种。

完全碎成渣渣的几乎没有。

叶夏至觉得挺不错的,都在盘算自己要不要也买些放到空间里。

这些碎渣渣吃的时候直接用水冲进去就是糊糊,拿来当早饭吃也不是不可以。

里面还有糖,营养价值应该可以。

送走小姑跟小姑父,叶夏至转身又回了筒子楼。

走到自家门口时,刚想推门进去就听到大姑正在在说话。

“人姑娘模样长得洋盘,又还是高中生又有供应粮本。

这不是也不想下乡才决定嫁人,彩礼方面肯定不会要多高的……大嫂上次看上了一个,对方彩礼要三百块呢!”

叶大姑的算盘珠子都快要飞起来了!

也是她给她儿子相看人家的时候,听说王婆给别人说媒生意特别不错。

随随便便说成了就是一两块钱,她想着自家大侄子不就是她最大的资源。

想想看叶谷雨是官,每个月有津贴,模样也周正。老汉也有正式工作,又还是车间里的主任。

能嫁进叶家简直就是嫁进了金窝银窝。

“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我累了!”叶青松下午的时候听了女儿的劝说,也想了想。

认为女儿说得有道理,再说是儿子找媳妇,自己一个将来当老公公的大男人何必掺和到里面。

“这可是个好机会……城里头的女娃儿养得娇气,彩礼最少也得要两三百块钱……大哥你就再考虑考虑。”

大姑依旧还是有点不死心。

“莫说了,莫说了……我现在莫得心思考虑这些……我要困瞌睡了!”

叶青松挥手赶叶大姑走开。

“大哥!”

“老汉,你声音小点儿……大家都要休息!”

叶夏至适时推门走进去,同时也聪明的啥都没问。

大姑只能闭嘴,悻悻然的去到叶夏至小房间里先睡下。

因为不知道叶谷雨跟他战友今天晚上回不回来睡觉。

叶夏至不喜跟人睡,不过也没法子。

毕竟房间就只有这么,叶谷雨的床又小,根本挤不下两个人。

只能到时候叶谷雨去跟叶青松挤挤,方知安去挤叶谷雨的小床。

最后想了想后,叶夏至把书桌上的书都收到个纸箱里。

然后自己准备在书桌上睡。

小木床只有一米二,叶大姑身材干瘦,其实姑侄挤挤两人挨着睡完全没问题。

不过叶大姑也知道叶妈一直把叶夏至养得娇,毛病多脾气不好也就没多嘴。

反正自己不用睡书桌就行。

叶夏至把薄的棉被铺到书桌上,然后关了灯。

摸黑走到书桌前爬上去躺下。

书桌面宽有八十公分,大概一米四长,略微蜷缩双腿还是可以睡得下的。

躺在黑暗中,叶夏至想着进入空间就回到自己家里。

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去洗澡,现在是七月份天气,天气炎热,筒子楼里又狭窄没有啥窗户。

是不过也没敢用沐浴露,只是用清水冲淋了几分钟降温。

又给自己泡了个方便米饭吃了。

不是饿了,而是特怀恋以前的这些垃圾食品里食用香精的气息。

躺在沙发上,叶夏至在心里开始清点,下乡都要带哪些东西走。

搪瓷盆,茶缸,饭盒,这些是必须带的。

牙刷,牙膏,毛巾这些也必不可少。

棉被啥的可以先挪用叶妈给谷雨准备那两床新棉被。

至于棉袄的话原主自己有一套,叶妈那里还有一套。

可以把两套拆开又重新合并在一起,应该可以!

至于吃的东西,空间里还有囤货,一时半会儿也大差不差。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想法多备点糖……食品厂里有生产太妃糖这些都是要票的。

叶青松就是倾尽全力,也最多能买到十斤八斤。

另外就是薛涛香干。

薛涛香干是一种巴渝地区才有的豆制品。

因借着唐代女诗人薛涛之名,是蓉城家喻户晓,声名远扬的一款零食。

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的薛涛香干是许多老蓉城人的最爱。

如今只能在超市见到一种味道相仿,但质地相对比较坚硬的香干。

所以叶夏至打算囤上几斤,饿了的时候悄悄塞几粒到嘴巴,又解馋又不怕坏的必备小零食。

另外再买点儿红糖这些。

说到红糖,叶夏至立刻想起来,上辈子自己厨房里家里亲戚送的红糖。

因为叶夏至有痛经的毛病,老家的亲戚听说过后直接送了她两盒巧家红糖。

她嫌弃泡水喝太麻烦了!

就一直扔在那里的,也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

叶夏至心里想着来,果然两盒红糖霍然出现在自己面前。

这个红糖是五斤一盒,每一个都是模具倒膜出来的,二两一个。

而且也不是传统上的红糖,而是古法熬制,保留的甘蔗里的营养成分比较多。

也就是有段时间炒得比较火爆的黑糖。

叶夏至也干脆不睡觉了,坐到地板上开始拆起快递来。

因为冠冠的原因,不能随便出门。

快递基本上都是一些冬天御寒的毛线手套,珊瑚绒袜子,还有件发热背心。

一套红外线保暖衣裤。

还有就是俄罗斯奶粉跟多维牛磺酸,当时买一发四。

得,维生素片也有了!

更加又扒拉了一下家庭急救箱,看看还有什么药。

谢天谢地。

因为抢购风,她抢到了一些布洛芬缓释胶囊,几盒连花清瘟胶囊,还有些贝诺酯片。

贝诺酯片主要用于缓解各种发烧,疼痛。

包括头痛,牙痛,关节痛,神经痛等。

叶夏至都吃了好多年,毕竟价格便宜,主要用来痛经时吃。

十块钱一瓶,一瓶一百片。

简直又经济又实惠。

不过慢慢的很多大药店里已经很少再售卖,听说可能会被禁。

叶夏至这次能够抢购到两瓶,完全是因为很多药都是处分药,非常时期。

退烧药都要实名登记。

她怕买的药太多被人怀疑,所以尽可能的不去买那些需要处方的药。

她家小区附近几个药房的药,治疗咳嗽的,发烧的药。

基本上都被她扫走了一半。

当时的想法就是聊胜于无!

从冰箱里拿出来根冰淇淋的边吃边查看冰箱里都有什么。

结冰室里有猪肉牛肉这些她是知道的,所以也没有检查。

这会儿开始检查也不迟。

冷藏室里放着有些盐源苹果,大冬枣。

另外就是码放在里面的盒装黄油,独立包装的炼乳,巧克力,雪花酥。

蔬菜果盒里是洋葱,辣椒,袋装冷面,袋装米线,袋装饵块。米线跟饵块都是老妈自家手工制作的,

还有另外还有抽了真空的包子,馒头,跟杂粮糕。

这哪里是个冰箱,根本就是大型的昂贵橱柜。

叶夏至不由得有些汗颜,那段时间她天天在家刷某音,每天不是吃了睡就是睡了吃!

家里又有扫地机器人,洗衣服有洗衣机。

不过她不吃外卖。

顶多就是老妈或者大嫂隔几天投喂她一次。

所以冰箱里才会有这么多的米线,饵块。

“夏夏……夏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