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秦可卿回门,秦钟深陷馒头庵

薛宝钗淡然,可薛姨妈却忍不住着急了。

她将宝钗手中的针线活拿到一边,眼中隐隐有几分焦急之色。

“宝钗,今日侯爷可是在潇湘馆中待了一整天。”

“若是继续如此,恐怕黛玉便要先你一步,被娶做平妻或者抬为姨娘了。”

薛宝钗闻言,只摇了摇头,轻叹了口气。

“我既不是第一个,又何苦要同林妹妹争第二个?”

“母亲放心,女儿心中有数。”

说罢,她便又从薛姨妈手中,拿回了自己做到一半的针线活,又继续做了起来。

见此,薛姨妈也只能长叹口气。

他们薛家,也是正经人家,若是主动上门提亲做妻,倒也无所谓。

也现在,贾蓉已经有了正妻,薛家嫡女总不能上赶着给人做妾,因此,便只能看宝钗的能耐和贾蓉的意思了。

……

转眼,便到了秦可卿回门的日子。

这日大早。

贾蓉便带着秦可卿大观园的正门走了出来,门口等着一溜七八辆马车,车上装着的都是些回门礼物。

当回门的队伍才刚刚踏上权贵街,便引来了许多路人。

众人望着这丰厚的回门礼,都忍不住理论纷纷。

“好家伙,这光回门礼都有七八辆马车这么多,这排场可真是不小。”

“算算日子,应当是冠军侯带着秦家姑娘回门省亲了。”

“这回门礼越多、越丰厚,便代表新嫁娘子在夫家越受重视,这秦家女当真是好福气!”

……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

马车停到了风雨酒楼门口,贾蓉向秦可卿知会一声后,便下了马车,走入了风雨楼之中。

早晨人少,无需顾忌他人目光。

因此,他刚刚进门,袁天罡便连忙迎了过来,拱手行礼。

“参见主人。”

贾蓉摆了摆手,回门的队伍还在门口等着,他可没工夫说那么多闲话。

当即便从衣袖中拿出了一枚精致的盒子,里头装的便是皇上赏赐的断子绝孙镯。

贾蓉拿出玉镯,让袁天罡细瞧了一番后。

开口问道:“这镯子,能够做个一模一样的,并找些珍奇的香料涂抹在上头。”

袁天罡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回答道:“翡翠乃是天然之物,没有完全一样的,属下可以寻块极为相似的翡翠,按照这花样进行雕刻,应该能够做到九成相似。”

“若是不拿着两个镯子对比着瞧,想必是瞧不出花样的。”

贾蓉闻言,点了点头。

“能有九成相似便够了。”

“七日后,我来取新做的镯子。”

说罢,他复又转身出去,继续和秦可卿一起往秦家去了。

……

秦府,门口。

粉垣朱门,门庭上悬着一张乌木鎏金牌匾,上书:秦府。

两扇大门洞开,秦邦业正携数位奴仆等候回门的秦可卿与贾蓉。

他身着乌色缎面薄袄,眉头微皱,似有什么烦心事一般。

终于,八辆马车映入他的眼帘,摇晃着来到了秦府门口,齐齐停下。

为首的马车中,贾蓉先从里面跳了出来。

他身上穿着荔色哆罗呢的天马箭袖,大红猩猩毡盘金彩绣石青妆缎沿边的排穗褂子。

下车后,先向秦邦业拱手行礼。

而后又转向马车,伸出手,扶着秦可卿下来。

成婚数日,秦可卿身上少了几分少女的稚气,更多了几分雍容华贵之气。

她身着一袭殷红色窄银袄,衣摆上缝了叮当的银穗子,显得整个人极为典雅可爱。

下车后,她便连忙行至秦邦业面前,盈盈一拜。

双眼中泪光点点,神情中隐约掺杂着几分对家的思念。

“父亲,女儿回来看您了。”

秦邦业哪里舍得女儿下跪,连忙伸手将她扶了起来。

“弄那么多虚礼做什么?快些进府罢。”

说着,便赶快引贾蓉和秦可卿入了正堂。

正堂中。

各色或典雅或恢弘的摆设依旧,只是知道二人今日回门,秦邦业又摆了许多二人爱吃的点心在桌上。

寒暄一番后,秦可卿见秦邦业总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便忍不住开口问道:“父亲怎的一脸忧愁。”

“还有,秦钟呢,他怎么不在?”

提起秦钟,秦邦业便更恼了。

他欲言又止好几番,才拍了拍桌子,满脸怒意的说道:“那个不肖子!”

“近日总是往城外的馒头庵跑,说是什么烧香拜佛,祈求祝赞,竟连你近日回门都抛之脑后。”

“况且,往前十多年,都不见他信佛,怎的现在又信了?”

“还偏生同好几个富家子往尼姑庵跑,当真以为,旁人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勾当?”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