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赐婚

李太监沉默不语。

每个人心中天平的衡量尺度都是不一样的,皇上和安亲王皆对李太监有恩,只是在李太监心中,或许后者的恩情要更为珍重一些。

无声的沉默也是一种回答,皇上好似明白了什么,冷哼一声就甩袖离开了。

望着皇上明黄色的背影,李太监双膝跪地最后一次给他伺候了多年的主子行了一礼。

其实不是不愧疚的,李太监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向安亲王传递皇上的消息时,那个晚上辗转反侧,彻夜未眠,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睁眼到天亮。可是后来,消息越传越多,他渐渐就习惯了,再也生不起不安、愧疚的情绪了。

这次突然被抓进大牢,李太监荒谬的有一种尘埃落地的安心感,到此为止吧,一切就到此为止吧。

……

“齐克尔,你这是……”

皇上有些奇怪,齐克尔选中的驸马不是尔康吗,怎么一直把话题往永琮身上引,莫不是又看上永琮了?

“皇上,我家塞娅实在是不像话,不过她年纪轻,倒也不是不能理解,还希望皇上您多多包涵。”

先礼后兵,中原的战术,齐克尔还是知道一点的。

“齐克尔,你到底想说什么?”

皇上琢磨着:齐克尔这是真的看上永琮了?他们什么时候碰见的?

“皇上,你们中原人有两句古话,一是君子有成人之美,二是强扭的瓜不甜。既然尔康已经有了心上人,我们塞娅也不是非要做那打鸳鸯的棒子,不如还是换个人选吧。大清和蒙古的联姻于双方来说都是大事,还是要尽善尽美才好。”

“那王爷是想换成谁呢?”

齐克尔这个老狐狸,不就是看上了朕的儿子怕朕不同意嘛,居然还特意强调一下联姻的重要性。看来大清的风水养人啊,连这才待了几天蒙古莽汉都会谈判的话术了。

“之前小女在宫中游逛的时候对皇上的七阿哥一见钟情,回去后就哀求本王给她做主。本王也知道这会让皇上为难,但我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婚嫁大事又是女儿家人生中的头等大事,我实在是不愿意委屈了她,所以就来厚着脸皮请求陛下了,还请皇上念在本王的一片爱女之心,答应我这不妥当的请求。为表诚意,本王愿意赠送大清五百匹上好的战马。”

齐克尔字字句句诚意十足,在“本王”和“我”两个身份中不断切换,既是威胁也是示弱。

“这……,虽说婚姻大事皆有父母做主,但日子毕竟是他们自己过的,还是要问问他们自己的意见才是。”

五百匹战马!皇上狠狠地心动了。不过他没有立即答应,而是找了个借口先拖一会儿,否则不就像上赶着卖儿子了嘛。

“不过塞娅公主巾帼不让须眉,想必永琮是愿意的。”

矜持归矜持,事情还是要定下来的,谁知道走过了整村还有没有那家店。如此,也算是给了齐克尔一个准话了。

其他儿子皇上可能不会卖的这么轻易,只是永琮素来不得皇上喜欢,甚至因为其母柔妃的缘故,皇上一直对其心怀芥蒂。卖起他来皇上丝毫没有心理负担。

“那本王就放心了,等会回去也算是对我家那个丫头有个交代了,哈哈。”

双方意见达成一致,皆抚着胡须笑得满意。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皇七子年近弱冠,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蒙古公主塞娅,英姿飒爽,聪慧美丽,与皇七子堪称天造地设,为成佳人之美,特赐婚于二人,望日后二人同心和好,琴瑟和鸣,不负圣恩。”

“儿臣遵旨。”

永琮平静地接过圣旨。

宣旨太监光从表情看不出他对这门婚事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因为永琮如今是蒙古准驸马,皇上正看重蒙古和大清的关系,永琮的地位凭这一道旨意拔高了不少,宣旨太监不好贸然开罪于他,为求稳妥,索性象征性地说了几句吉祥话后就迅速离开了。

也就是永琮不知道宣旨太监的心里活动,不然的话他要是知道在太监心里自己这个皇子身份还没蒙古驸马来的重要,怕是要苦笑了。

此刻永琮握着圣旨心里复杂得很,且悲且喜。

喜的是他对迎娶塞娅公主一事并不反感,甚至心底有隐隐的欢喜,那个下午的相遇,明媚的少女到底在他心中那片平静的湖面上掀起了涟漪。

悲的是,众所周知,此次联姻是大清男子入赘蒙古,若是选中的是大臣家的子弟,那便是他们的荣幸,是皇上对他们家族看重的表现。可现在被选中的人是自己,皇子入赘,不是美谈而是笑柄,一个儿子要多不得父亲的喜爱才会亲手被父亲送到别人家里去。

永琮知道皇阿玛不在乎自己,但就这么被皇阿玛随意送了出去,他还是不免难过。

今日天气很好,湛蓝的幕布上没有一丝云彩,阳光热烈的洒向地面,暖暖的照在人身上,烫得人心里发寒。

与此同时,皇上的这道旨意在前朝后宫亦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朝臣们中有人觉得皇上此举不甚妥当,不管永琮受不受皇上的喜爱,他总归都是皇子,大清的阿哥。阿哥娶蒙古公主倒没什么,但若是入赘蒙古,岂不是踩自己的脸面来抬举蒙古,有失国威。

但也有朝臣觉得皇上做得对,用一个不受宠的阿哥来表示对蒙古的重视,还顺带收获了五百匹战马,实在是再划算不过的买卖。

后宫中亦是议论纷纷,皇子入赘,闻所未闻。永琮出身虽有瑕疵,但毕竟是皇上的亲儿子,为了五百匹战马就这样把他送了出去,便是事不关己的妃嫔们也难免有点心寒。

就连皇后,也不免动了恻隐之心,特意下令让内务府务必将永琮和塞娅的婚事办得体面妥当,也算是全了自己做皇额娘的一份心吧。

同时,皇后对让自己的儿子永璂继位的欲望更为强烈,永琮身为皇子命运尚不能自主,生死祸福全看皇上的心意,她绝对不要让自己的儿子也落到这个下场,只有登基为帝,她的儿子才能真正不受制于人,活得自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