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给本王平乱的机会这不就来了么!

大唐四面树敌,战争在大唐是常态。

而且因为处于温暖期,这个时代的大帝国一窝一窝地出现,许多文明都在巅峰时期。

例如阿拉伯,例如吐蕃,例如南诏,都是极其强悍的对手。

突厥人也一直野心勃勃。

任何一个有作为的皇帝,都想把这些敌手干趴下,更何况缔造了开元盛世的李隆基。

入土之前,他一定要给自己的功业再添加几笔。

高力士在一边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简单地说道:“太子殿下在外面求见。”

“他在外面吗?”

“是的。”

“让他进来吧。”

李亨进去之后,拜道:“阿耶圣安。”

李隆基收起李倓的奏疏,不动声色地说道:“你是来跟我说建宁一事的?”

“是的。”

“你想说他跟你没关系?”

“他是我的孩儿,怎么可能跟我没有关系呢?”李亨苦涩地说道。

“那你说这件事怎么办?”

“召回建宁,他若是回来,说明他没有谋反,他若是不回来,说明他真的要谋反。”

“好,就按照你说的做,速速召回建宁!”

下午的时候,在宰相府处理公务的李林甫已经提前得知了李隆基要召回李倓的想法。

他立刻唤来了王鉷和吉温,将这个消息不着痕迹地透露给他们。

王鉷说道:“这个简单,扬州距离长安甚远,半路刺杀建宁郡王,永绝后患。”

“不可!”吉温说道,“若是刺杀未遂,圣人知晓了建宁郡王被刺杀,岂不是说明建宁郡王并无谋反之心,而是有人想陷害他?”

王鉷还想说什么,吉温却继续说道:“再说了,我们的目标表面上是建宁郡王,其实是太子,就算刺杀成功,圣人会如何想,圣人恐怕本想废掉太子,却要改变主意了。”

李林甫不由得点头。

王鉷就是个只会搜刮钱的家伙,政治头脑还是太过简单。

王鉷不甘心地说道:“这个建宁郡王实在太可恨,如此好的机会,难道要放过吗?”

吉温不急不缓地说道:“现在建宁郡王贪污新钱而勾结戴罪之身的王忠嗣已经铁证如山,我们何必再多此一举,若是一定要做,还是要加快煽动江夏把事情闹大,这样可以进一步给朝廷施压,给圣人施压。”

李林甫问道:“派到江夏的人到了吗?”

“应该到了。”

“成败在此一举,不可轻敌。”

“相公放心。”

十一月初的早晨,江夏郡唐年县。

周家家主周怀敬非常恭敬地接到了一个人。

“公自称从长安来,让在下如何相信呢?”

“你儿子被建宁郡王杀死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长安,并且传到了右相的耳朵里。”

周怀敬微微一愣,若有所思起来。

“我何必以此欺骗你。”拿人取出一份玉器,这玉器精良细腻,不是有钱就能拥有的。

这是在告诉周怀敬,眼前这个人不是一般阶层的人。

这个阶层的人跑到唐年县来跟你谈,绝不是吃饱了没事干。

“侍御史吉温的信物,只是有些事不太方便亲自出面罢了,长安的大人物,对这件事很感兴趣,你也知道,侍御史是大唐的良心,是为天下人主持公道的,最看不得的就是枉杀无辜的奸佞之徒。”

“是是是!”周怀敬心中惊讶,没想到是侍御史派来的人。

侍御史对于周怀敬这种人来说相当于什么地位了?

这么说吧,侍御史视察一个道,这个道上所有的刺史见面了都得乖乖的。

只要有证据,侍御史可以随时弹劾尚书级别的高级官员。

没有证据,哪怕是怀疑,也可以去嚼舌头。

“所以啊,你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你们要相信公道,不要怕把事情闹大,闹大了侍御史吉温吉公为你们担着,这大唐朝堂上是有公道的,是有正义的!”

“在下向唐年县的知县提及过这件事,他说些了弹劾的奏疏给长安,让在下等消息。”

“还不够!你们得把知县衙门围起来,你得煽动更多人加入这件事,必要的时候,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是很有必要的,知道吗?”

“那……”

“怕什么,长安有的是人保你们,你们尽管去做!”

两日之后的一个清晨,唐年县突然涌出一批人,这些人佩戴着刀,拿着弓,成群结队进了城,浩浩荡荡。

嘴里还大喊道:“为唐年县的大善人周年奎周郎君讨回公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