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人的悲喜从不相通

那时候她还太年轻,她不明白所有命运中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茨威格

【三十岁,人生有各种苦,人的悲喜从不相通】

我一直以为人生有各种苦,所谓网络上的“一代人的一代人绝望”这种段子。

就像三十岁时,父亲痛斥我:现在的年轻人真的不得了,日子丰衣足食的,孩子父母帮着带着,还各种不满意。我看你的日子就像天堂一样嘛!让你去插队落户,一年到头吃不到几顿肉的日子,你就知道利害轻重了。他就这点理解能力,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下,不同的苦。就像有句话说的:人的悲喜从不相通。

我三十岁时,虽然丰衣足食,但是没有自己独立的住房啊!我必须面对自己精神残疾的婆婆和抽烟量太大的公公。其实其实时间长了,这是很痛苦的。我也是三十岁后才明白,精神残疾和肢体其实是残疾程度相差很多的,肢体残体如果不是很严重的话,他的生活其实是和正常人差距不大的。你看身边一些身材矮小的人,常常是上帝关了门又开了窗,他们由于身材矮小,但是他们身体健康,脑子更好使。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自己身高155,但是身体素质好的。

我三十岁时,虽然丰衣足食,但是我身体太弱,经济上不独立啊!身体真的是没办法,自己真的是有绿色癌症的,肠胃问题是从小到大都困扰自己的。

【“去母留子”这种苦,大部分人不懂】

我三十岁时,虽然丰衣足食,但是我在子女教育完全做不了主啊!凭心而论,在我的孕期和哺乳期,父母确实是蛮照顾我的,那两年家里是充满了新生命即将降临的祥和,充满了新生命降临喜悦。但是孩子18个月后,开始逐渐懂事了,也不需要从早到晚地贴身照顾了(不需要人手了),需要教他一点规矩了,他们就是处心积虑想“去母留子”。

说得不好了,我三十岁,等于我一个人在和父母在拔河啊!他们想享受天伦之乐,想耍心机去母留子,我则想好好地教育孩子,好好地过三口之家的日子。这种矛盾其实是无法调合的,这也是我和父母之间最大的“过结”。

所谓人要“拎得清”,父母出于传宗接代和颐养天年的考虑,耍了点心机,也把我配给这样有缺陷的人家。讨论吃亏不吃亏也没有意义,毕竟这个世道优秀的男青年少,在上海滩婚配女方条件更好也是很普遍的。你达到目的,就快点偷着乐呢?还要得寸进尺,要去母留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