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被他缠上就麻烦了!

虞晚宁回家之后,立刻让人接来一盆水,狠狠地搓洗被林峰碰到的两手。

不自量力的臭男人,竟然敢打她的主意,要不是为了套出王氏的情况,真想甩他两个耳光!

而林韵得知虞晚宁和林峰一同出去后,就很是担心,一直在等虞晚宁,见她很晚才回来,忙过去找她。

看虞晚宁一副愤愤的模样,关切道“晚宁,你没事吧?是不是林峰对你做什么了?”

虞晚宁吐出一口浊气“无事,想从他嘴里套出话来,难免要和他周旋一会儿。所幸有些收获。林峰说大后日,林夫人要去山上的寺庙,到时候不在家中,我想那就是我们救出你母亲的好时机。”

“你可有计划?”

虞晚宁思忖片刻说“我已经和林峰说好,大后日他会带我去林府逛逛,到时候带上几个丫鬟仆妇,到林府找到你母亲,让她换上仆妇的衣裳,瞒天过海,带她出来。”

林韵闻言脸色并不太轻松,目光里隐含担忧。

“晚宁,那个林峰可恶至极,从小就欺男霸女,贪恋女色,他现在看上你的美色,跟你接近,日后你要是被他缠上,可是个麻烦,我不想你以身涉险。”

虞晚宁淡然一笑“别担心,我心中有数,不会真的让他占到便宜的。路行此处,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可不能打退堂鼓。”

林韵见她这样,心里又是一阵感动。

虞晚宁朗声道“就这样决定了,大后日,我们去林府,把王姨娘接出来。”

……

京城里,林韵离开多日,长公主许久不见人,终于还是派人来宣王府上过问了。

凌玄策懒得帮林韵撒谎,奈何他怕长公主再迁怒虞晚宁,便只好帮着遮掩。

“林韵一直在本王府上,好好的,请长公主放心。”

来的是长公主的心腹宫女夏荷,办事老练,没见到林韵人影,便有些起疑,追着凌玄策说“长公主有话要带给林韵姑娘,需要奴婢亲口告知,可否让奴婢见林韵姑娘一面?”

凌玄策面容冷淡地胡编“林韵偶感风寒,现在不便见人,有什么话不如给她写个纸条,本王让人带进去。”

夏荷不依不饶“林韵姑娘病了?那奴婢更得代替长公主看望看望。”

“本王说了,她现在不便见人!”

“奴婢不过是想看林韵姑娘是否安好,宣王为何这般推脱?”

凌玄策冷冷瞥向夏荷“长公主不是巴不得林韵留在本王身边的吗?放心,她既然来了本王这里,本王会对她负责,好好照顾她的。”

夏荷听见“对她负责”几个字,料想那晚的事情是成了,心中一喜,也不再纠缠,先行离去。

凌玄策回到自己书房,忍不住一阵牢骚“林韵那个不知死活的,对本王图谋不轨,本王还得替她遮掩!也不知虞晚宁她们现在怎么样了。”他长长叹出一口气“真是不让本王省心。”

尘非宽慰道“若是虞小姐真的帮林韵脱困了,林韵也不会来缠着王爷了。”

凌玄策摆摆手,“不说她们了,盐运的事情怎么样了?”

尘非正色几分说“前几日,江淮的运盐官船又在桑江流域翻船,近两年来已经好几次了,大量食盐都沉没水中,老百姓吃不上盐,江淮各地都发了盐荒。”

凌玄策点点头,眸中暗藏深色。

前世也有此事,在运河通往江淮的桑江流域,朝廷的运盐官船像中邪一般,多次在此覆没,数百万石食盐沉于水中。

不仅人力物力大大损耗,由于盐运受阻,江淮多地发生了盐荒,百姓没有平价食盐可用,只能购买当地盐商售卖的高价食盐。

而朝廷派去查办此事的官员均是无功而返。

前世就是这个时候,凌玄策为了立功,主动请缨去江淮查探,可路上多次遭遇刺杀,曾身受重伤,险些丧命,收获却不大。

盐运一事,牵连甚多,不好查,可谓是一桩吃力不讨好的差事,现在他刚刚伤了胳膊,正好有理由推掉此事。

“明日朝会上,一定会大肆议论此事,去给咱们的人通个气,如果皇上要派人去查盐务,推燕北琛去。”

尘非面色一亮“此行必定危险,摄政王去了,怕是不好过。”

凌玄策冷冷一笑“若是路上再给他使点绊子,让他死在外面才好!”

翌日,大朝会上,众臣果然都在为盐运一事忧心。

孝元帝因为明德皇后之死,悲痛万分,多日不朝,若不是出了这事,他也不会来上朝。

他看着底下折子上所写的损耗之巨,一阵叹气。

“运盐船多次在桑江覆灭,漕运衙门是怎么办事的?不好好修缮漕渠,导致翻船事件频发!立刻下拨护渠款,大力修缮漕渠,再发生翻船事件,决不轻饶!”

相关的官员战战兢兢地应下。

这时,凌玄策站出来道“父皇,儿臣以为,运盐船多次覆灭,并非只是漕渠失修所致,不然怎么别的船不翻,偏偏朝廷的运盐船翻?其中一定大有猫腻,儿臣请求彻查!”

孝元帝闻言垂眸深思,底下众人也议论纷纷。

凌玄策又说“父皇,盐运不兴,会导致国库空虚,百姓受苦,必须要重视啊!”

孝元帝点点头“宣王说的对。不过清查盐务一事,乃是重任,朝中谁人愿意担此任啊?”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说话。

凌玄策顺势而为“父皇,若不是儿臣前些日子受了伤,理应为父皇分忧,可惜现在只能让贤了。”

孝元帝说“你伤势未愈,的确不能操劳。”

“不过,儿臣倒是有一推荐的人选。”凌玄策看向燕北琛,“摄政王精明能干,处事稳重,不知摄政王可愿担此大任?”

燕北琛脸上泛冷,还不等他说话,其他几个官员便开始附和凌玄策,都大力推荐燕北琛。

“此事事关重大,必须派一位重臣前去,摄政王的确是不二之选。”

“有摄政王出马,一定能查清盐运受阻真相。”

孝元帝虽看不顺眼燕北琛,但又不得不承认燕北琛的办事能力,便道“既然众臣都大力推荐摄政王,那此事就交给摄政王了。”

燕北琛被架了起来,不好推拒,更何况皇上已然下令,他也只能说“臣遵旨。”

凌玄策扫了燕北琛一眼,眼底都是幸灾乐祸。

下朝之后,燕北琛回到王府。

石宇忧心道“江淮一带的盐务积弊良久,各地官员互相勾结,铁板一块,主子要去查盐务,必定艰险重重,今日朝上宣王突然来这么一出,摆明了想给主子添堵。”

燕北琛却从容许多,脸色一如既往地冷淡,“运盐船屡屡翻船,此事的确大有猫腻,应该好好查一查。本王知道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