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杨二郎游说“李尽忠”

这位石矶娘娘可不是杨戬前世很喜欢的那部动画片《哪吒传奇》里面的大反派,而是一名得了道的金仙。

虽然她住的地方确实不怎么好听,什么骷髅山啊白骨洞呐,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位石矶娘娘并不是什么坏蛋。

她与李靖的师父度厄真人乃是好友,因此当她认出自家童儿脖颈上的凶器是震天箭时,也只是以法宝“八卦云光帕”擒了李靖回山。

欲在自己碧云童子的尸身之前与李靖当面对质,李靖一看就知道这必定又是自家那小子干出来的“好事”。

盖因整个陈塘关内,除了他自己与这天生神异的小儿子之外,旁人莫说是开弓射箭,便是拿也拿不动那把乾坤弓。

李靖当即便向石矶请罪,言道乃是自己管教不严,方有此祸,请对方看在自家师父的面上,饶过哪吒。

石矶也不是蛮横不讲理之人,自己门下的碧云童子乃是自己点化的山中灵物,平素与自己作伴。

真若是因为一个童子与相交了数千年的度厄真人伤了情谊,反而有些不太值当。

故而石矶便放了李靖,但要他带着凶手来亲自向她赔礼请罪,也算是全了她的颜面。

谁料想,哪吒来到骷髅山后,趁李靖一个不注意,便又将前来为碧云童子讨还公道的彩云童子也给打成了重伤……guxu.org 时光小说网

石矶当即就认出了哪吒所用的乾坤圈与混天绫乃是太乙真人之宝,也不难为李靖,转而径直向乾元山追索哪吒而去。

到了乾元山,她本想着在不伤及阐截两教情谊的前提下,让哪吒当面给自己赔个礼道个歉也就完了,自己总不好与小辈过于计较。

哪能想得到,太乙真人先入为主地听了哪吒说石矶要杀他,对截教弟子又存在一些固有的偏见……

因此,两人没说几句话就打了起来。

石矶虽说是个得了道的金仙,在上清灵宝天尊的无数记名弟子之中也算是排的上号的高手。

但还无论是从修为还是法宝来说,她都远远不是积年金仙、玉清元始天尊嫡传弟子太乙真人的对手。

最后被太乙真人以九龙神火罩打回了原形,可谓是封神原著之中死的最早、也最为无辜的一个截教弟子。

而最让杨戬感觉到“意难平”的是,连费仲尤浑这样的奸恶之辈都能上得封神榜,而没什么恶迹的石矶却是千年道行一朝丧……

这也是目前的天条、乃至天道存在的诸多弊端之一,正像杨戬极其喜欢的某位相声界“小学生”所说的那样:

“守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

损人利己骑马骡,正直公平挨饿。

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

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

每当他看到“善无善报,恶无恶报”之事,便恨不得现在便直接冲进瑶池,将刀架在王母的肩膀上,逼她修改天条,以天条影响、修正天道。

但是这样做的话,且不说没有玉帝承认,天条修正天道的效率极其低下,就说这样目的鲜明的行为,也必定会触及到许多人的利益。

到时候,恐怕就连一直宠爱他的师祖,都会传下法旨,召他回山。

所以说,这并不是一件着急就能够办成的事情。

杨戬现在引而不发,看似毫无目的地东一杆子、西一棒子,其实都在为这一最终目的蓄势。

他一直都记得前世初中的历史课本上,国父中山先生所说过的一句话——“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杨戬身怀一半天神的血统,即便从现在开始都不再修行,他活上万八千年的也没什么压力。

因此他有足够的时间去等,等到他开辟的诸多小势“溪流”汇聚成大江大河,便是他“敢教日月换新天”之时。

至于要不要像电视剧《宝莲灯》中的那样,培养沉香来做这件事?

杨戬可以咬着后槽牙告诉你——不可能,他绝对不会让自家妹妹稀里糊涂就闪婚嫁给一个男人。

就连将来可能与自家妹妹同处华山的五岳帝君蒋雄,他都准备在将来力保其不死(不让他上榜)了。

在他看来,一切妄图接近自家妹妹的雄性生物,都是自己眼中的红名怪。

……

在李靖的带领下,杨戬与哪吒、木吒再度来到了存放乾坤弓与震天箭的城楼上。

“杨道兄,请”李靖对着这两件在陈塘关放了上千年的宝物跟杨戬微微点头,伸手示意道。

杨戬也不再假模假式地客气,一探手便将与哪吒差不多高的乾坤弓给提了起来。

李靖看着对方没有动用任何法力,便能脸不红气不喘地将这柄轩辕遗宝把玩于手中,不禁微微点头。

暗赞了一声:‘不愧是玉虚门下的高足!’

杨戬翻手之间便将此弓与其配套的两支震天箭收入了袖中小乾坤内,与彤弓放在了一起,打算让它们两个先培养一下感情。

这番利落的动作却让李靖暗暗有些失落,他原本还想看一看这位杨道兄开弓搭箭的英姿来着……

“多谢伯父如此通情达理”杨戬拱手致谢道。

“道兄不必客气,都是应该的……”

这两个人你叫我伯父,我叫你道兄,也不知论的是哪门子的辈分。

几人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总兵府中,再次分宾主落座,仆人殷勤地奉上了青铜爵装着的美酒。

待仆人们下去之后,杨戬大袖一挥,两枚篮球大小的蟠桃与一个巴掌大的小玉瓶便出现在了李靖的桌案上。

“道兄这是何意?”李靖看了眼案上之物,表情十分淡定地问道。

“哈哈!”杨戬端起酒爵笑道:“不知李将军对如今天下的局势有何看法?”

称呼之间的转换,让李靖立刻便领会了杨戬的话中之意,沉吟半晌,他才说道:

“当今天下,东、南二地烽烟四起,虽有良将拒敌于国门之外,但长久之后,局势难言……”

“朝歌自太师出征北海之后,多有乱命,暴敛百姓,吾唯有以军镇东南为名,免我陈塘关百姓徭役重税之灾……”

“反倒是西伯侯……哦,现在应该说是文王姬昌治下,听闻号称世外乐土,许多不堪崇侯虎暴政的百姓纷纷迁居西岐……”

“看来将军虽困居在这陈塘关,可对天下大势却知之甚翔!”杨戬出声赞道。

“就将军对朝歌乱命的推脱来看,将军眼中,应当是百姓分量比君王的分量更重一些,是与不是?”

“这……”李靖心中有些迟疑,“忠于君主”是他一直给自己的定位标签。

但经过杨戬的嘴这么一说,自己心中确实是百姓更重要一些。

“‘忠’乃是人间最值得崇敬的品德之一,但也分效忠的对象。”杨·说客·戬慢慢地与他掰扯分析道:

“愚顽之人,效忠于君主,君命难违,父子相戮!

中庸之人,效忠于国朝,一姓兴亡,重于泰山!

明智之人,效忠于万民,民之所指,戈锋所向!”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