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借机敛财

正当寿阳赵家闹得不可理喻的时候,魏伯仁的目光始终没有放弃对衙门的关注。他希望朝廷压制江南省巡抚衙门,将库银的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可惜衙门库房管事金昌永自缢,承担了库房的部分责任,让陈万全他们先胜了局。魏伯仁只好不动声色,等待时机。对于他来说,皇命在身,就想着为皇上办事,所有的亲情,友情都可以抛弃。然而陈万全、吴富贵,以及奉阳的郑安,都表现得非常的冷静,让他有些吃惊。江南省连年吃灾年饭,朝廷已经不堪重负,再说高诚大人对江南省很熟悉,自然知道他们小灾大报,无灾也报的陋习,这次还清楚他们用库银私存的事情,看来水确实是深。这次皇上要清查江南省这几年的赈灾情况,对于全国来说,江南省是首当其冲。对于一省来说,寿阳便成了众矢之敌。然而,魏伯仁清楚,寿阳之蒂,非一二年形成,十几年前陈万全便是寿阳知府,前任知府就是吴富贵,要清查寿阳的问题,也只能从吴富贵开始,可是,吴富贵是巡抚大人的亲信,不是随便可以动的。这时候,魏伯仁还是想到了李琦。虽然这李大人在处理王恒林的问题上,至今拖延着,但他的介入,已经触及到江南省官场敏感的区域。guxu.org 时光小说网

因为李琦是王爷的亲戚,魏伯仁自然也就礼让三分。他选了个时候,亲自造访,诉说在江南省办事的辛苦。

李琦自从来到江南省,吸取了当年在山东时候的教训,做事更加小心圆滑,处处显得谨慎起来,平日里也与江南省同僚不接触,说话也是半句的,让别人弄不清自己的脾性。这回魏伯仁的到访,却让他有些吃惊。

两人寒喧之后落座,魏伯仁首先开口:“李大人此次前来江南省,对魏某的确是好消息,可见武郡王对江南省的重视,对在下的理解。有机会请李大人代为向郡王致谢。”

“魏大人客气了,魏大人是皇命在身,我等只是协助大人而已,不在言谢。到是江南省地方事务,如何跟进,还望魏大人多多指点。”李琦一反常态的客气起来。

魏伯仁心里有些好笑,李大人来江南省,怎么处事,还不是唯郡王之命行使,不过他这张牌是可以利用的。想到这里,魏伯仁笑笑说:“李大人任职多年,为官之道,理政之术当是魏某学习的,谈何指教。如今江南省地方政务积弊太深,前几日库房管事金昌自缢身亡,巡抚衙门库房官银损失多少还不知道,可见顽疾深重,想整治也难啊。再说寿阳吧,这些年的赈灾银两使用便是个问题,如果每年维修城墙堤坝,何至于此。”

李琦一听,觉得魏伯仁话里有话,可见寿阳这块肥肉人人想吃,关键是谁敢去吃?李琦不由得暗暗得意起来,有了插手寿阳的想法。他说:“魏大人,我们都是为皇上,为朝廷办事的,寿阳难道不是大清的地盘?想怎么做,尽管吩咐。”

魏伯仁连忙作揖道:“岂敢,岂敢。既然朝廷让李大人兼管江南省南部的刑务,不妨从巡抚库房和寿阳开始,也算是对郡王的交代。”

李琦听了这话,默默地点点头,说道:“放心,职责之内的事情,我李某会办好的,请魏大人放心。”

魏伯仁走了之后,李琦陷入了沉思。魏伯仁是来勘灾筹集军粮的,他要办成皇命,必然要深入地方事务,否则只能是治表之举。来江南省的时候,郡王有关照,但凡涉及江南省地方事务,一定要请求巡抚后再行事。可是,李琦却从魏伯仁的到来之中,看出了机会。自己虽然只是个五品按察使佥事,但他的后台是武郡王。他灵机一动,决定不告诉武郡王,也不禀报巡抚大人,而是单独行动。他把随从谢新叫过来,秘密交待了一下,谢新应声而去。

按察使衙门七品管事杨箕便听命而来,李琦对江南省寿阳的情况不太熟悉,便将杨箕叫来询问。得知寿阳前任知府是吴富贵,巡抚衙门管理库银的也是吴富贵,心里便是一阵的狂喜,心想这次又是一条大鱼。他对杨箕说:“你们组织人去了解一下,这些年寿阳的财政支付情况,特别是这些年来赈灾款的用度。还有那个福源钱庄,与管事金昌永的关系到底怎么回事?”

杨箕听到李琦的话,吃了一惊,这寿阳前任知府是巡抚大人和吴大人。金昌永是陈万全和吴富贵的亲信,在江南省是没有人敢动他们的,不知这李大人是什么意图。杨箕怔怔地站着没应答。

李琦看出其中的缘故来了,就说:“杨大人,你不要多想,这可是魏伯仁大人的命令,皇命难违啊,本官只是应付一下,知己知彼嘛,并不是一定要追查什么,本官会把握分寸的。”

杨箕是懂得官场之道,便提醒说:“调查吴富贵大人和郑安大人,是不是请佥事大人禀报巡抚大人再定?”

“嗯,这本官知道,会跟巡抚大人说的,杨大人只管办事就行。”

杨箕想了想,没有说话,退出去办事了。

过了一、二天,突然间,吴富贵来拜访李琦,这让李琦有些惊诧,想不到自己小小的举动,就已经产生作用。

吴富贵此次拜访,也是有备而来的。杨箕原来就是自己的部下,李琦要查寿阳和库房的情况,杨箕一出李府就急忙告知了他。他听到这事,并不吃惊,原来只是想到魏伯仁会动江南省这块蛋糕,没有想到魏伯仁想借李琦之手来做。对于李琦,他是知道底细的,本来对这样的人根本入不他的眼睛,可是李琦后面有武郡王,情况就大变了。不过,听到杨箕密报时,命令出自李琦,他到是松了口气来,想好了对策。

吴富贵此次前来,照例带上了江南省特产,算是尽地主之谊。李琦推托一番还是收下了。

吴富贵说:“李大人此次来江南省穷地方,是来受苦的,有什么不便之处尽管吩咐。”

“吴大人客气了,为官之道首先便是尽忠之道,朝廷需要,本人自当竭力而为。为官二十余年,虽然没有丰功伟绩,但毕竟有劳苦之累。如今江南省大灾,举国关注,流言四起,我们自然要团结一心,克服当前困难,为皇上分忧,为朝廷争光。如果李大人用得着本官,自当竭尽所能。”

李琦重非常惊奇,吴富贵上门却不谈寿阳,也不谈库房事情,看来他是有所准备了。他听了他的话,朝吴富贵拱拱手:“李某不才,还望吴大人多多关照。”

吴富贵走了之后,谢新问东西怎么办?见到的多是江南省特产,竟然还有臭桂鱼。吴富贵说,都送到厨房去吧。谢新答应着,提起食盒,突然觉得有些重,便打开食盒,翻到最底一层,尽然是金条。他惊叫起来:“老爷,你看啊,这是金条。”

李琦也很惊讶,赶紧上前察看,果真是金条,足足有十根,他拿起金子掂了掂分量,折合白银恐怕有几千两。李琦内心窃喜,想不到自己略施小计,吴富贵便是自投罗网,乖乖地奉上黄金,可见这群人平日里没有少贪啊。

“老爷,怎么办?”谢新问。

“怎么办?”李琦朝谢新看看,用手指指他,“爷当官为什么?还不是想过得好点,好养肥了你们这帮混蛋,送上的黄金难道让爷退回去?收下。”

谢新也开心地笑了,肯定有他的好处。

李琦眼看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满意,竟然哼起了民间小调。过了不久,杨箕来禀报情况,述说寿阳这几年的财政收支和赈灾用度都比较清楚,还带来了部份帐目。至于库房的情况,进出也比较清楚,只是被金昌永贪污的银子达十余两之巨。他们请示李琦下步怎么做。

李琦沉思了一会,想到这件事情很快就会被巡抚知晓,自己虽然得到了一部分银子,但大头在陈万全、吴富贵和郑安那边,实在是不忍心失去这次极好的机会,便嘱咐杨箕说:“帐面是这样说的,还必须实地进行调查,方能给那些对江南省官吏有异议的人有个回应。这样吧,你尽快形成公函,发至寿阳,让他们自查,过些日子本官要亲自前去。”

杨箕听了不免又是一阵惊奇,这李大人果然是有背景之人,竟然真的要去寿阳查案,难道巡抚大人不制止吗?正当他在想事的时候,李琦走到他跟前,拍拍他的肩膀说:“杨大人,本官初来乍到,也没有个朋友,今日酉时三刻丰海楼雅间,本官请客。”

杨箕有些紧张,上峰怎能请自己下属吃饭,尴尬万分,不知如何是好。李琦不容他回答,摆摆手就走了出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