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亦·玄圃/第五章 卜方

第五章/卜方

——————————————

终于,楚王打破了这平静的氛围,说道:“昭将军,你可知道陨星坠落在了何处?”

昭梦正在深思,突然听见楚王话题一转,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说道:“当时我正在汉水之西,只看到陨星向东而逝,却不知道究竟落在了何处。”

其实,从目睹星耀天象时开始,昭梦心里就一直在怀疑,陨星就落在了汉水东方的那片深山之中。而且这些天来,昭梦的这种怀疑越来越强烈了。

楚王面色凝重,又说道:“令尹已经派人连夜前往各地城邑,安抚民情,探寻消息去了。但是,明日大殿之上,各国使节又将催促寡人尽早寻找陨星。各国使节必定也已经令人暗传消息回国了。寡人恐怕各国多有误会,借此机会滋起战端。想必昭将军心里清楚,各国早有准备,只在待时发难。而因为我日前在外巡猎,国政有所耽搁,我楚国尚未实施备敌之策,眼下又谣言四起人心不定,恐怕我楚国会寡不敌众。不知昭将军对此有何良策?”

昭梦沉思一番,说道:“明日到了大殿之上,各国使节追究起来时,大王可佯称昨夜夜半之后接到急报,说是陨星坠在了云泽一带,或已没入泽水之中,正待今日在大殿上与大家商议寻找之方法。大王可先以此法稳住各国使节,再缓图寻找陨星真正的坠落之地。

至于备敌之策,末将以为,眼下切忌暗中调兵备战。否则,一旦被敌国探知,泄露了虚实,必将招致战火。反之,各国虽已早有准备,只要我楚国不举刀兵,各国只会出师无名,不能服众。即便有哪国强行兴兵来犯,也只会招致周天子的调停和他国的虎视。况且,各国暗中调兵,原本就并非只为防备楚国,而是相互提防。此时若大王兴兵,楚国必成众矢之的,不兴兵,反而能置险地而存。即使真到了刀兵犯境之日,大王登高一呼,我楚国儿郎必能击退来寇。”

楚王缓缓点头称许,细细看了昭梦一会儿,然后说道:“夜已深了。将军辛苦劳顿,连日来片刻未歇,赶快回府去吧。”

昭梦听了这几句,很是舒服,即刻起身告辞。刚在殿阶上向下走了几步,昭梦在心里忖度着,大王应该还有话要问,却为何不问?

于是,昭梦又转身回去,走向楚王,问道:“大王,那陨星坠落之地,你打算如何寻找?”

楚王问道:“莫非昭将军有何良策?”

昭梦略一迟疑,说出了心中所想,道:“大王,或许可以问卜。”

听了这话,楚王沉默不语。

见楚王不出声,昭梦知道他正在思量,于是便行礼告退,转身而去。此时此刻,昭梦只想早一步回到府中,见到阔别已久的夫人。于是,一出宫门,昭梦便上马飞奔回府。

昭梦赶到家时已经是夜半时分。

白天的暑气早已散去,现在月色明朗,四下里凉爽宜人。

昭梦急匆匆进到卧房,却不见夫人。他旋即转身去了庭院。

此刻,夫人正在庭院中,坐在秋千上纳凉,看着满天的星星。

昭梦轻轻地从后面靠了过去,准备给夫人一个惊喜,却听到夫人开口抱怨道:“哼!每次回都,都是先见大王,后见我。这一次更过分,居然在王宫中逗留了两日才回府来,害得我枉自盼星星盼月亮!我要去找三闾大夫评理去,要大王给你放三年假,哪儿也不许去,在家陪着我!”

其实,大将军回都的消息早就传回府里了。昭梦心里也明白了这一点。看来是夫人听到了消息,整个晚上一直在庭院里等他回来。

昭梦也坐到了秋千上,说道:“一个晚上不都在等我吗?为什么现在一直看星星,不看我呀?”

夫人说道:“星星就是你呀。”

昭梦问道:“那你是什么?”

夫人说道:“我当然是月亮。比你大,比你亮。”

昭梦说道:“可是,大王刚刚还跟我说起星星。他说,九天之外,星星比月亮大。”

夫人说道:“行了啊。别拿大王的话当幌子蒙骗我。王后去年就跟我说过,大王常常说这类怪话骗她。”

昭梦想转移话题,便说道:“大王是这样的人吗?我怎么不觉得。”

夫人说道:“以前不是。自从王后生了个儿子之后,大王就常常跟她说这类怪话。”

昭梦不觉想起了之前在宫楼上楚王跟他说过的那些话。

夫人不再看星星了,转过身,搂着昭梦的一只胳膊,将钗发靠在昭梦的肩上,问道:“夫君,你喜欢儿子,还是女儿?”

昭梦说道:“当然是儿子。”

夫人说道:“生了儿子又去当大将军,是吧?”

昭梦应道:“对呀。”

夫人恼了,气呼呼地说道:“哼!我偏要生个女儿,断了你们家的大将军梦!”

昭梦赶紧说道:“好,好,不当大将军。但总得生个儿子吧。你看,王后去年终于生了个儿子,大王和她多高兴啊。”

夫人气道:“我又不是王后,你又不是大王。”

昭梦没法子,只得说道:“好好好,以后再说,以后再说。”

夫人不饶他,说道:“不行!就要现在说!”

昭梦问道:“为什么?就因为我每次回都,都是先见大王,后见你,你生气了?”

其实,昭梦一直在三心二意,看着星星,断断续续地回想着在宫楼上和楚王的对话,对身旁的夫人说的话都是随口应付。所以,夫人没有回答他,他也没在意。

过了好一会儿,夫人搂着昭梦的一只胳膊,在昭梦的脸颊上轻轻亲了一口,慢慢说道:“我有了。”

昭梦随口应道:“嗯。有什么了?”

夫人回答道:“医官说,我有孕了。”

昭梦漫不经心地问道:“什么运?”

夫人回答道:“身孕。”

昭梦说道:“深运?医官居然也开始测运了,还说是深运,真是莫名其妙。”

夫人抬起头,看到昭梦脸上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就在他胸口狠捶了一拳,气呼呼地说道:“我怀上孩子了!”

昭梦被捶醒了,马上意识到这是件大喜事,一时愣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看着自己的夫人,心情激动,呼吸急促,手足无措。

这时,昭梦的母亲突然出现在庭院的侧门口,对着院中说道:“夜这么深了,你们还不去睡,在这里闹什么。明日不上殿议事吗?”

夫人赶紧放开昭梦的胳膊,从秋千上站起身,不做声。昭梦也赶紧起身,说了声是,目送自己的母亲回去了。

然后,昭梦迫不及待地将夫人一把横抱起来。夫人就势搂住昭梦的脖子,在昭梦的另一侧脸颊上亲了一口。昭梦欢喜地抱着夫人走回卧房去了。两人在榻上歇下,说了许久悄悄话,才甜甜地睡去了。

第二天,各国使节都早早地来到了楚国王宫的大殿上,和众多楚国大臣一起,等候楚王上殿议事。楚国重臣之中,只有昭梦还没有到。大殿上的楚国公卿大臣们都以为楚王有机密任务交给了他,他这才没有来参加庭议。因为大家都认为,以昭梦的为人和习惯,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偷懒。

可惜这一次,公卿大臣们都算错了。昭梦今天虽然一贯地起得很早,但这会儿正在家里和夫人围棋。昭梦算准了,今天大王一定会拖延到很晚才上殿议事。所以,昭梦也乘此机会偷空在家与夫人玩乐一番,补偿自己常年在外的亏欠。这一上午,昭梦和夫人过得十分开心。

快到中午的时候,昭梦早早和家人一起吃过了午饭,才在母亲的催促下慢悠悠出了府门,上马,然后朝着王宫飞奔而去。

没多久,昭梦带着一副急匆匆的样子走进了大殿。此时,楚王仍然没有上殿。大殿里的各国使节和楚国大臣们已经等得很焦急了,一见昭梦进来了,都期待地望着他,个个都是急切地既想先问他又想听他先说,所以个个都是带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望着昭梦大将军。

昭梦径直走到殿前,转过身来,说道:“让各位上使久等了。大王一直在处理一些紧要的事情,片刻就到。为了尽快查明陨星一事,大王特地派我去向巫尸问卜。大王又亲自去向祭师请教了天象事宜。大家且先宽心,待会儿先听听大王怎么说。”

昭梦说完这番话后,就和大家寒暄了起来。

没一会儿,宫人就来唱报,大王到了。

一番君臣礼毕,楚王面色凝重,不待众人开口,就率先说道:“各位公卿大臣,寡人刚刚造访了祭师。此刻,祭师正在整理典籍,准备回归祭族。祭师告诫寡人,天象刚烈,陨星非凡,百国覆灭,霸王焰世,国运自有天数,强者虽为之而不能改之。

若果真如祭师所说,恐怕覆灭的非但只有我楚国,便是四海之内泱泱列国都将难逃浩劫。”

听楚王说完,大殿上的众人迅即议论起来。各国使节凑在一起议论楚王的话到底是何意思。

楚国大臣们早已是一片慌张。

其中有人说道:“听说,自有楚人,便已有祭族,自有楚国,便已有祭师。王脉不绝,‘始约’不断。怎么会有这种事呢?”

有人接过话茬说道:“楚国供奉祭族,仰赖祭族选派的祭师护持国运,祭族也自称这是他们的职责与使命。这一盟约从未间断。现在,祭师竟然将要离去。此乃有楚国以来之第一次。”

有人忍不住提了一句道:“莫非——”

说到这时,大家面面相觑,都觉得身上凉飕飕的,不敢再讲下去了。各国使节见楚国大臣们一会儿众议喧喧,一会儿窃窃私语,都觉得楚王刚才所言非轻。

这时,昭梦突然出声说道:“大王,末将奉命去请巫官起卜,占问陨星坠在何方。巫官说,星耀天象发生之时,他已经卜过了,只待择个时机通告大王。所以末将先行回来了。”

其实,昭梦并没有奉王命去见巫官。一上午他都在府中和夫人玩乐。昭梦一直以为楚王是在按照他昨晚提出的计策行事,故作危言,置楚国于险势以求存。所以昭梦并不慌张,这才煞有介事地站出来,说了刚才这番话,配合楚王把戏唱下去。

谁知,昭梦才一说完,就有一名宫人匆匆来到大殿之上。

那名宫人说道:“禀大王,巫官命人传话来。说是,在星耀天象发生之后,巫官立即卜问陨星坠至何方,得两卦,一卦主东,一卦主西。待到卜问吉凶之时,巫官忽然心生异恙,难以奉职王事。巫官留下这些话,就已启程回山去了。”

顿时,大殿之上,楚国大臣们又是一片惊讶唏嘘之声。楚王则沉默不语。当然,最惊讶的要数昭梦。

巫人即擅长卜术之人。他们大都智慧超群,所以也就不合群。他们自古结居西陵山中,聚在一起,传习钻研卜术。除了卜术,他们还研究医理与玄机。相传,他们选出最精通这三种学识之人作为首领,称为巫母。各国常想向巫人问策,因此时常访寻巫人。但是,巫人不喜欢这种纷扰,也不想纷扰世间,就在西陵山一带的山川之间设下重重机关,阻隔外人的行迹。

然而,例外总是存在的。令列国忌惮的是,楚国与巫人暗中交好。巫母会选派巫官帮助楚王,咨议国事,卜察国运,以换取楚国供奉的珍禽异兽。巫官虽非楚国所设之职官,但历来也交接有序,从未骤然离去,更不曾听闻巫官有过疾病异恙之先例。

昭梦还不知实情,心想:大王愈发高深莫测了。我自以为自己刚才所说的那些话能出乎意料地给大王一个台阶,没想到大王早已料到,还顺势造势,设下了这番说辞。

只是,其他楚国大臣们可就急坏了,都在心里担忧着:这下可糟了,非但没有陨星的可靠消息,反倒是让市井谣言有了堂而皇之的理由。以祭师和巫官在楚人心目中的影响力,他们的离去必然引起楚国上下一片忧戚。

楚王还沉浸在一副焦急迷茫的神情中。

燕国使节四下瞅了瞅其他人,站出来问道:“大王,不知贵国巫官卜陨星所坠之地,得两卦,一卦主东,一卦却主西,是为何解?”

国老见楚王心神不定,便代为回答道:“是为不可解。巫官卜问,向来谨慎。卜得一东一西两卦之后,巫官定是猜生疑忌,遂又卜吉凶,恰逢此时惑染心恙。大王,如此看来,此次星耀确是不祥之象。只恐怕,灾量广大。不然,怎么就连祭师都……”

说到这里,国老看到殿上的楚国大臣们都面色凝重地看着他,所以实在是不敢再说下去了。楚国大臣们都知道国老言辞所指,都意识到事情有多么严重,所以一片沉默。各国使节也意识到,以国老在楚国之尊贵身份,所说的话必有其因由,然而却又不敢言明,必然事关重大,是以他们都不好插话。

楚王依然沉浸在一副焦急迷茫的神情之中,并没有开口询问国老。这样一来,大殿上的气氛也就僵住了。

这时候,昭梦似乎觉出了有点不对头,在心里怀疑起来:大王没必要开这么大的玩笑,拿祭师和巫官的离去来欺骗各国使节呀。且不说各国使节不懂楚国机要,不晓个中轻重,反倒是传了出去,恐怕楚国人人惊惶失措。

“报——!”

宫门处忽然传来的这一声,打破了大殿上的僵冷气氛。众人望向殿阶,只见一名卫士手擎简册,飞奔上大殿来。

一进殿,那名卫士气喘如牛,一边将手中简册交予宫人,一边跪下说道:“禀大王!云泽一带来报。数日之前,有渔夫亲见矢石破空,坠入云泽,疑为陨星。当时撞击之声,有如地动山摇,腾波巨浪许久之后才渐渐平息。云泽之上,船只尽毁。渔夫被巨浪击昏,漂上岸后半日才醒过来,只见泽上飞鸟盘集,浮鱼无数,漂白如冰凌泛滥。渔夫惊吓过度,捱了数日才敢禀报此事。”

楚王一面聚精会神地听着卫士的奏报,一面急切地接过宫人递上来的简册,拿在手里展开看着。

刚听那名卫士说完,楚王就问道:“此事当真?”

卫士回道:“千真万确!另有报称,云泽四周,鸟兽成群迁徙。云泽一带,已经流言四起!”

楚王问道:“什么流言?”

卫士回道:“有人报称,屡屡见到异兽出没。有人称在月夜见到一头白犀牛站在泽边,凝视泽水,彻夜巍然不动。渔民们已经不敢到云泽上打渔了。因为渔民的小船离岸稍远就会莫名振动起来。传言,云泽之中,有巨兽。”

听完这些,楚王示意那名卫士退下歇息,略一停顿,正色说道:“看来,陨星极有可能坠入了云泽之中。这可如何寻找?种种迹象表明,此次天象非同小可,恐怕凶多吉少啊。众卿,有何对策?”

楚国众臣你望我,我望你,最后都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望向楚王。

看着众臣那副一样的愁眉苦脸,楚王顿时也转成了一样的愁眉苦脸。因为楚王心里也明白众臣的心声:我等能奈天象何?又能奈云泽何?

楚王带着那张苦脸,转向各国使节,说道:“各位上使,你们有何计策可助寡人寻回陨星么?”

各国使节也是相互环顾一圈,摇头一番。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