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神亦·道器生/第十九章慧子与道

第十九章/慧子与道

——————————————

说着,判齿就回过头去,呼喊不远处的智齿、抑齿、魔犸三位想犸长者过来。这三位想犸很快就聚了过来,遵循判齿的意思,跟叶茗茗谈起了此次的圣宇之行。

抑齿首先说道:“对于圣宇的情况,其实我们了解的很少。我们只是出现在圣宇的一处庇护峡谷之中。峡谷外的世界溢满了炽烈的圣光。我们称呼其为圣光沐场。对于圣光沐场之中的情形,我们所知甚少。圣光太炽烈了,我们的眼睛承受不住,只能短暂地观察。我们的眼睛看不透那么炽烈的圣光,只知道圣光沐场到处都是炽烈命令的圣光。基于这些,我们只能将圣宇理解成漫溢着圣光的上界。勉力观察圣光的过程,既锻炼了我们的眼睛,也给我们带来了伤害。所幸的是,这样的伤害并没有严重的后果。”

智齿说道:“抑齿,你说了这么多,总算是接近重点了。此次圣宇之行的重点是,我们想犸的灵魂被割伤了。对于我们这样的凡类血肉生命来说,圣光太过锋锐,割伤了我们的柔软之心。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样的割伤也是一种锻炼。圣光割伤我们的过程会令我们的柔软之心越来越刚强。这就是我们将那片溢满炽烈圣光的世界叫做圣光沐场的原因。圣光洗沐我们的心灵,以一种较为疼痛的方式升华我们的心灵,将其引向更加刚强的状态。”

判齿说道:“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圣宇的别样关怀——圣慈。”

叶茗茗好奇地说道:“圣慈?什么是圣慈啊?”

智齿说道:“圣慈就是圣光的仁慈。这是我们的一种理解。至于到底是不是这样,还有待以后的探索。在圣宇,我们感受到了圣慈。圣慈以一种十分特殊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圣光的仁慈。这种方式就是允许我们犯错,然后促使我们认错,纠错。如此宽仁的溺爱,能够让我们这些血肉凡类的柔软心灵获得憩息,并在憩息之中滋生充沛的灵能,从而成长为不断企向圣光的高尚生命。”

抑齿说道:“现在看来,相对于圣光沐场来说,那道庇护峡谷反而是一处令我们感到亲和的黑暗世界。或许,那道庇护峡谷正是圣慈的化现。圣光因为圣慈而自弱,衰延为这片黑暗。”

叶茗茗说道:“这是我听到过的对圣光最为玄奇的理解。圣慈,真没有想到,刚强熠熠的圣光,还有慈弱溺爱的一面。”

魔犸说道:“圣慈还有另外的一面,那就是宽容。圣慈能够容忍一些晦暗的力量接近圣光,并加入卫护圣光的行列。也就是说,魔法也能为圣光和善正效力。只须洗褪它的来历和身份所牵扯的邪恶素性,魔法也可以为圣光的伟业服务。此次圣宇之行,我们不仅仅领悟了圣慈,还获赠了强大的力量。不过,我们现在还没有明确这种强大力量的名称。我们正在反复揣摩。相信很快就会有定议的。”

叶茗茗惊讶地说道:“这可真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难怪我从自然系法术那里感觉到了高尚的品格。原来,这些都是圣慈的宽仁。”

另一边,介沐清正在欢迎刚刚折返回来的五位晶鸿。

介沐清说道:“五位晶鸿老师,欢迎你们返回十园之枢。不知道你们此次的暗宇之行收获如何?你们有达成此行的目的吗?”

离鸿展开自己的双翅,仔细地观瞻了一番,然后悠然说道:“光明的企慕者,现在却身坠暗途。在暗宇,我们迷失在一场暗途之旅中,不得解脱。当我们尝试用黑暗的视角看待黑暗之后,我们看到了黑暗之眼,我们看到了黑暗之眼所看到的万千世界相,也就是世界的背面,我们看到了《十龙器宇图》的阴阳背正,看到了《十龙器宇图》的阴面。就像我们晶鸿的翅膀有阴阳背正一样,宇内之事,无不有阴阳背正。十龙器宇图虽然源于宇外大道,但终究降做了宇内之事,自然也应有阴阳背正。人类在扶莹星上的羽律之章礼堂里见到的那幅《十龙器宇图》就是阳面,而我们在这里透过暗影瞳仁所看到的万千世界相就是《十龙器宇图》的阴面。”

雯姝接着说道:“无上大道不仅用光明的言旨和法则勾勒了一幅十龙器宇图,还用黑暗的言旨和法则勾勒了一幅十龙器宇图。实际上,这两幅都是同一幅,是同一幅十龙器宇图的阴阳背正。仁域天国为此宇万灵监看着十龙器宇图的阳面,而黑暗之眼则为诸宇十宙监看着十龙器宇图的阴面。阴阳成道就是这样从一开始就被诠释了。”

蹇於说道:“相比用黑暗的视角看待黑暗,更为有意义的应该是改变黑暗。黑暗的事物在我们的世界中的比例太过于沉重了,而理想的世界应该是一个阴阳调和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光明与黑暗比例谐衡的世界。”

璞橐说道:“光明有光明的阴阳背正,黑暗也有黑暗的阴阳背正。秉承阴阳正道,教诫万恶成衡,尽可能多地消解苦难,引导世界走向明暗谐宜,使众生能够以高尚大度之心包容对例,至于达成圆满。”

旷霭说道:“这就是我们五位晶鸿在此次暗宇之旅中所领悟的暗修义之真谛。因为这番感悟,我们对这场终身的暗途有了正确的理解。由此,我们从暗宇获赠了非凡的暗力——御己之力。从今以后,晶鸿一族将会秉持暗修义之真谛,引导众生寻求另一种平衡。”

听完这些,介沐清朝五位晶鸿深深鞠躬,说道:“真是一番发人深思的奇谭。介沐清受教了。原来,《十龙器宇图》也有阴阳背正。”

鲲族刚刚从能园之中返回。此时,夜鲲们都保持着人形态,正在回顾这次能宇之旅。温婧迎正站在尚鲲扶摇和莹洁的面前。

莹洁微笑着说道:“姑娘,是央火让你来询问我们的能宇之旅的吧?”

温婧迎说道:“是的。美丽的尚鲲,看到你们有这么好的心情,我猜你们的能宇之旅一定有所收获吧。”

莹洁说道:“是的。我们在能宇参观了一场名叫千宇能墓的陵墓。在那里,我们有一番奇遇。我们遇到了非能,而且从另外的角度理解了能和非能。”

温婧迎诧异道:“非能?那是什么?你们从什么角度获得了新的理解?”

莹洁说道:“生命。我们从生命的角度重新理解了能,也因此而理解了非能。我们领悟到,能是有生命性的。就像你们人类所说的,万物皆有灵,万事皆有命,凡尘事物的万千种灵性,万千种命性,汇成了亿兆洪流,组成了大荒共命,也就是天命。从天命的视重上来看,能的生命性正是天命的一个侧相。”

温婧迎说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只是,非能的生命性又是什么样的呢?”

扶摇说道:“非能的生命性恰恰跟能相反。非能是能的安息,是能的死亡态。”

温婧迎说道:“原来如此。”

莹洁说道:“然而,很快,我们的观念又被刷新了。我们继续深入千宇能墓,遇到了死神的第八身——湮墟,而且还遇到了一个监看湮墟的意志。他自称是被蚀宇魔种流放的魔宇半神。他告诉我们,湮墟就是真正的千宇能墓。湮墟把守着通往已故膜宇宙标本的道路。”

扶摇说道:“那个意志告诉我们,能是器宇世界之中最欢腾的生命,最长寿的生命。然而,能也是器宇世界中最凄苦的生命。它处在永动之中,永不得歇。这样的欢腾,既是能的幸运,也是能的凄苦。好在,能的生命也有终结的时候。能的生命终结,就是能维归于湮灭,坍归湮墟。而非能就是能维的虚无。没有能维的世界,就是彻底死寂的世界,就是永恒的死亡,就是死神本身,也就是湮墟。湮墟就是通往已故膜宇宙的墓宇门之集合。”

莹洁说道:“得益于扶摇的帮助,我们通过了那个意志设下的考题,领悟了死亡的奥秘,终于从能宇借到了非凡的力量。”

温婧迎说道:“死亡的本质?那是什么?”

扶摇轻轻地微笑,说道:“死亡的本质,也不过就是安息而已。”

听到这句话,温婧迎如释重负。诚然,温婧迎其实早就有了跟扶摇类似的理解,只是差着像扶摇这样捅破这层窗户纸,说出安息这个词语。当械生军入侵昆初,温婧迎骑着火线机车穿梭战场的时候,救助石将军的时候,她就已经明白了生命的真谛,和死亡的本质。只不过,生命的欢腾意趣令温婧迎没有刻意去思索这些的意向。

过了一会儿,温婧迎说道:“死亡就像吹过我们的须发和面容的清风一样,与我们须臾不离,时刻伴随我们左右。生命是机体的欢腾,是灵魂的欢腾,而死亡就是机体的安息,是灵魂的安息。”

扶摇和莹洁赞许地说道:“正是,正是。”

印卫族群也已经从宇园之中折返回来了。此时,印卫四长子还在回顾他们的这趟构宇之行。构宇的复杂程度,以及那盘尘启棋局,这些都令印卫们神思疲乏,心理动荡。看着这处十园之枢的熟悉情形,看着熟悉的盟友,崆铭和崆孋他们甚至都有些分不清,自己到底是活过了三百辈子的苍暮老者,还是新生的赤子孩童。

李紫姝来到了印卫四长子面前,看着他们,说道:“四位,你们看上去有些疲乏,是不是此次构宇之行有些不顺利?”

崆铭说道:“也称不上不顺利。进入构宇之后,我们都是一个个慧子,我们遇到了一个强大的意志。他是构宇的监者。至于他的真实身份,我们还没来得及弄清楚。那位监者强迫我们这些慧子进入他的棋局,充当棋子,替他完成那局尘启棋局。你肯定想不到,在那局尘启棋局之中,我们这些慧子充当了一颗颗识尘,成为了一个个鸿蒙诸世界的监者,我们看遍了创世和灭世,看遍了千百世轮回和亿万种命运网罗。我不得不说,我们这些印卫经此一旅,都仿佛老了一样,都仿佛老了三百辈子一样。我现在都分不清该不该说出不堪回首这句话。”

崆孋说道:“那个意志告诉我们,成长的另一副面容是衰老。我们在尘启棋局之中获得了未来心,却失去了现在心,我们获得了厘析无限复杂的万千世界相的知命眼,却失去了童真眼。就像峒羽和峒业感慨的那样,只是因为一局棋,我们就从青春欢腾的印卫,变成了心境苍茫的过路客。我们从参与世界的激情主者,变成了冷眼凉观的过客。原来,我们向往的超然,其实也是绝然。”

峒羽说道:“我们获得了监者赠予的非凡力量,但却走上了我们不想要的境遇。我们在一局尘启之间,演绎完了每一颗慧子必然走过的千百世轮回。然而,我们对这样的成长并不喜欢,我们仍然希望能够找回我们的现在心和童真眼。于是,监者给我们出了一道终极难题,那就是悟透尘启背后最为基础的法则。”

李紫姝讶然道:“恕我浅薄,我根本都无法想象这道难题的难度。”

峒业说道:“尘启棋局所演绎的就是一粒识尘贲起鸿蒙诸世界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比亿维脑所能演绎的创世记要复杂十万八千亿倍,比此宇之中发生过的所有视重所有在层上的所有事件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复杂十万八千亿幂方倍。如此极端复杂的过程不知道超出了印卫的头脑所能理解的范围多少个慧阶。想要从如此极端复杂的世界相之中抽象出最为基础的法则,这个挑战的难度是无穷数。然而,为了我们能够寻回自己的现在心和童真眼,我们接下了这份挑战。”

崆铭说道:“经历了一番波折,最终,我们在监者的指点下,寻找到了羽光卫历史上的圣典——《六十四羽维经》。我们想到了《六十四羽维经》所指向的那个他——道。”

崆孋说道:“世界无限复杂,但却不因其无限复杂而出现任何一丝紊乱。所有的法则,所有在层上的运转,皆并行不悖,无须指挥和监看。如此高妙的运转,用人类的话说就是——”

李紫姝接过话头,说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崆铭说道:“正是。道法自然。道根本就不运转这个世界,而是任其自转,任由万类凡尘自生自长。尘启的最高法则就是自然。正是因为法自然,所以才能无限复杂。”

崆孋说道:“至此,我们彻底明白了,原来,维警族穷尽举族之智,搭建亿维脑,计算了不知道多少亿年,试图模拟无限复杂的世界背后的法则,最终换来的却是一个极其惊诧的结果——无需计算,任其自然。原来,所有的慧子都被困在自己的智慧之中,永世不得解脱。而这,正是慧子与道之间的鸿蒙尘启。”

听到这里,李紫姝深深地点头,说道:“原来,这就是慧子与道之间的鸿蒙尘启。看来,你们印卫族群肯定从构宇获得了非凡的力量。”

最后从诸宇折返,并回到十园之枢的是明蜚族。明王明沸还在察看情形,宫晴就朝着明沸走了过去。明沸还面朝着明蜚们,都没发现宫晴已经走了过来。

宫晴说道:“明王,你现在方便吗?”

明沸回转身,看清了是宫晴,说道:“哦。我在察看情况。差不多了。宫晴,有什么事吗?”

宫晴说道:“盟友们都从诸宇折返回来了,央火让我们几个分头来询问一下各族盟友此次诸宇之旅的收获如何。我就是来问问明王,你们明蜚族此次恒宇之旅有没有达成目的?”

明沸说道:“在这次恒宇之旅中,我们明蜚族不仅达成了向恒宇借力的目的,还取得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收获。我们进入了那个没有熵的恒宇。在那里,我们明蜚族上下都开始了一场解轮回之悟。我们最终理解了轮回的恢弘奥义。诚如泰颗所感悟到的,轮回不仅仅是生命的基本轨迹,更是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则。世间万事万物,不论是有生命性的还是看上去没有生命性的,其实都身处在轮回之中。只不过,有的轮回尺方芥昙,有的轮回幅寰壮阔,有的轮回规量无极。叶上雨露,一日轮回,园中果粟,春秋枯荣,族下明蜚,百年祖孙,沧海桑田,历以千纪。用你们人类的话说,夏虫与冰,井蛙与海,沧海与辰,芥辰与宇,在造物和被造物的每一个在层每一个视重上,都波荡着无尽的轮回。这万千轮回勾连辐辏,交织成了宇宙天命的大轮回。甚至,不止世间万事万物,就连世界本身,也身处轮回之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