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杨国明的烦恼

农业部副部长杨国明最近比较烦恼,按说眼下农业生产形势一片大好,抢种的庄稼都已经获得大面积丰收,为以后的大农业打好了样板,可以依葫芦画瓢,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就是了。其它的传统庄稼种植,也不需操心太多,大多数的移民都是种地的行家里手。大明带来的牲畜也不需要操心太多,只要安排好人专门看管照料,也没问题。家禽养殖稍微费了点心思,采用人工孵化技术,规模化养殖场办起来,专门培训了人员。专业化、规模化的养鸡场、养猪场、养鸭场、养鹅场等都逐步办了起来。番薯、花生、玉米等也是抓紧时间强种了一季,到五月底的时候,前两样收成还算可以。玉米的产量比起他记忆中的产量差了好远。结出的玉米棒子很小,玉米粒也少。唐玉成说需要重新筛选培育种子,然后就带人去了新安,那里是热带,适合育种。结果,农业部的一大摊子事全部堆在他的头上,有事不怕,干就是了。可那个什么奶牛人工繁殖是怎么回事,他是真不知道。最后还是郝尚义给他支招说,唐老不是在新安育种么,正好奶牛也属于热带草原放养的,派人给他送去不就得了?把杨国明当是感动就抓这他的手喊亲哥了。

五月份的时候,老钱他们又出去浪了一圈,圈钱、圈人、圈物资,带回来的除了三万移民之外,还有当初订购的几百头奶牛、几千只美利奴绵羊,橡胶树苗和种子,另外还有近四百万两白银。这些奶牛、绵羊、橡胶树苗,通通给唐老送去,呵呵,就说是给他送的六十岁生日大礼!当然,唐老那边要人、要设备也是尽力筹措,不然唐老发飙可不敢惹!有一天,唐玉成在电话跟他说:“国明啊,下次多送点文化程度高点人过来,前面这几批我带着费劲,还得给他们补文化课。”杨国明当即就告饶:“唐大爷,您是我亲大爷!您又不是不知道,农林牧副渔是属于周期长,见效慢,条件差,不是热门行业啊。谁愿意来啊?前一批人还是我半自愿半强迫才哄去的。您就饶了我吧!”唐玉成却在电话里给他支招:“这种事你得去集团公司董事会去争,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我们农业是第一产业,他们要想喝奶吃肉穿呢子大衣,就得政策、人才重点倾斜!不然,稀饭都喝不上。对了,你去找外贸部的人,搞点品相好的糖分足的新鲜甘蔗来,大概要个几吨就可以了。外面的那个岛子面积不小,我再让人开出点甘蔗田来。他们买来的黑糖,看着就不好,我们得自己弄点白糖出来,还可以出口创汇不是?”杨国明连连答应:“好好好,唐大爷,您老说得对。我这就去给您办。”放下电话,杨国明去了楼上的外贸部的办公室,找到老钱,把唐老的要求说了。钱正坤当场表示这个容易,下次出去一定选点好的甘蔗带回来。

从老钱那里出来,杨国明登上了去钢铁厂的火车,在洛阳河上游,过去钢铁厂不远,有一处河谷地段,建立了一个温带果木种植园,他打算过去看看情况。从大明带来的一些果树、桑树、茶树,葡萄等,被分门别类栽种那里,专门安排人照管,只是目前时间不够,还在适应阶段,也不知道这些果树之类的能不能适应。从钢铁厂下了火车,还要步行2公里才能到达那个河谷。沿着河边的土路,翻过一个小山坡,一个宽阔的河谷出现在眼前,新建的几排砖瓦民居坐落在河谷中间,四周是一个个篱笆分开的不同果园,还有开垦出来的农田和菜地,像个世外桃源的感觉。当初这里的居民都是在移民里面选出来的,有一种或者多种果木种植经验的民户,大概只有不到一百户,部分青壮劳力就近安排到钢铁厂上班,有经验的人和家属就在这里定居,负责照管果木苗栽等。远远地看见姓苗的队长赶着牲口从地里回来,杨国明赶紧招呼:“苗队长,你这是去耕地了?”苗队长见是杨国明,忙拉住牲口回他道:“呀,是杨部长,什么风把您这大人物吹到俺们这百果园来了?”“火风,我搭火车来的,过来看看了解一下情况。”边说边走,到了队部,门口摆张桌子几个凳子,桌上放着水壶和白瓷碗。杨国明也不客气,自己拿起水壶倒了一碗水喝下去,转头看着栓好牲口之后跟过来的苗队长,说道:“说说我们百果园的情况吧!”苗队长也给自己倒了碗水,一口气喝完,抹了抹嘴说道:“眼下所有的果树苗栽都已经分类移栽好了。成活率大概都在九成以上,还算不错。桑树、茶树应该不成问题,转年在继续扦插扩大也能行。苹果、橘子、柿子、梨子、栗子、核桃、杏、李子、桃子、葡萄、山楂、红枣等树苗,都分类栽种,分人看管,浇水施肥,长势良好。但结果的话,还得过个两年,但红枣和葡萄应该一年就差不多了,其它的至少要两年才见果子。还有得等呢!明年春上,我们打算先多种点茶叶,桑树也多种一些,准备养蚕看看行不!其余的品种还是要等等看,是不是适应这里的水土,所以不能着急扩大。明年林下空地,我打算带着队员们种点西瓜、甜瓜之类的当年瓜果看看,也当我们队自己创收了。今年不成了,这都秋天了。”听了苗队长的汇报,杨国明觉得很有道理,却是不能急,万一橘子结出栀子,也说不准,还是得等。当天晚上赶不回去,杨国明就在百果园队部住了一晚,吃了顿晚饭,并按规定付钱给队里,苗队长推让不收,杨国明强扔下才讪讪收下。第二天转道钢铁厂,搭车回新洛。

从百果园回来,杨国明又去了捕捞公司的码头,带回来的几艘木制帆船,经过改造,去掉桅杆,加装螺旋桨和蒸汽机,居然能跑出二十节的航速。其中2艘小点分配给了捕捞公司,四艘大的被军部征用了。征集了一批有海上经验的移民,稍微培训之后,出海打鱼,收获出乎意料的好。每天都整船整船地往回拉鱼获,为此,董事会还特批紧急在海码头边上建了一座冷藏库,下一步还准备建食品加工厂,做些鱼罐头什么的。到捕捞公司的时候,2艘船已经出海去了,只有码头的一些职工在忙着腌晒咸鱼。邻近海边的地方,起了一片棚子,里面搭着架子。一条条的大鱼被宰杀洗净,均匀地抹上食盐,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就被挂在架子上晾晒。听这里的职工说,前些日还捕了一头鲸鱼拖回来,在海滩上分割的,肉堆的跟山一样,可是不愁肉吃。分割完成之后,肉一部分冷冻起来,一部分直接进公共食堂和供销社。炼的油被工业部征用了,说用处很大。骨头都被粉碎送去养殖场加工饲料去了,端的是好东西,啥都不浪费。负责人不在,也没什么可以了解的,杨国明有点兴趣索然,抬起手腕看看已经下午四点多了。他决定提前下班,去医学院接上老婆,然后去供销社的商场采购,回家自己烧菜做饭。他老婆叫吕紫瑶,原本是大明犯官之后,发配教坊司,后被于红解救回来,介绍给杨国明。六月份的时候,除了韩冬以外,其他的委员们集体举行了婚礼,于妈妈为此前前后后也是操碎了心。现在吕紫瑶在医学院兼医院里跟于红学习医术,是于红的得意高徒,已经临床坐诊了。话说于红也太过分,人家已经怀孕2个多月了,也不给人放假算怎么回事?不行,得去找于红提一嘴去。等他到医学院里见到于红,刚提了一嘴,就被于红怼出来了。“在家休养?在家里你有时间照顾么?还不如在医院里,我又不会累着她,又不是光她一个怀孕的,我心里有数。去去去,别来我这里捣乱!”杨国明撇着嘴,在走廊里等到媳妇下班之后,才2个人一起回家去过二人世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