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贾佗

贾佗:晋国公族,五贤士之一,跟随晋文公流亡,他见多识广,谦恭有礼,是公子重耳的股肱之臣。

司马贞《史记索隐》:“献公昏惑,太子罹殃。”晋献公的昏庸之策,导致太子之位久久未定,各大公子暗地里密谋君位,形成四大权力集团。

申生派系:士蔿、里克、狐突、邳郑父

里克曾在申生攻打东山的皋落氏时,力劝申生主动与晋献公沟通,以缓和父子关系,确保太子之位不受争夺。里克更是能征善战的统帅,在朝中有着相当势力,申生死亡之后,里克甚至连连弑杀两位晋国君主,可见申生势力之强大。可惜的是,申生过于愚忠,竟是不顾苦口婆心,妄自送断卿卿性命。无奈何间,里克选择转向支持夷吾继位。

狐突是晋文公重耳的外公,按理说应该站在重耳身边,然而狐突的两个儿子狐偃和狐毛都跟随重耳外逃,狐突却守在都城中,在惠公、怀公时期为臣,其最终为怀公所疑,遭致杀害。这跟他的深谋远虑有关,他曾经是申生的老师,显然对申生并无排斥感,而狐突家族来自犬戎部族,其外甥很难有继承晋国爵位的机会。因此,狐突选择申生,就是理所当然。

邳郑父曾与里克南征北战,为晋国疆土的扩张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是申生相当坚定的拥护者。后来更是与里克合谋,弑杀两位晋国君侯。即便在里克被削弱权力,为晋惠公所杀后,邳郑父竟然还能与秦穆公联盟,引狼入室,逼死重臣荀息,搞乱晋国,能力不容小觑。

祁举跟邳郑父基本站在同一阵列,晋惠公在摆平里克邳郑父之乱时,顺便也将祁举给干掉了。在祁举的党羽中,还有七个舆大夫,在祁举的运筹下,他们也都属于申生派系,在申生死后,他们便站在了里克和邳郑父一边,独立成系,与晋国君侯作抗争。当然,这七个人并非死心塌地,他们的心中也自有九九,其中有位贾华,便极可能是属于重耳派系。

夷吾派系:屠岸夷、梁由靡、吕省、郤芮、庆郑

屠岸夷、梁由靡本来属于里克的臣下,都是有名的武士。里克弑杀奚齐卓子后,派遣两人到梁国迎接夷吾归国继位。两人成功完成使命,将夷吾接回翼城继位,是为晋惠公。两人也便借此与晋惠公建立关系,成为晋惠公征战沙场的重要将领。晋惠公在与秦穆公开战后,屠岸夷作为猛将,身先士卒,还曾与秦国名将白乙丙贴身肉搏,不分胜负。

吕省是夷吾派系非常重要的人物,秦晋大战,夷吾为秦国俘虏,也就是这个吕省,孤身犯险,独自前往秦国,成功劝服秦穆公,将晋惠公放归晋国。此事被秦穆公视为耻辱,后来晋文公继位,清理晋惠公派系朝臣,吕省逃往秦国,被秦穆公所杀。

郤芮跟随夷吾多年,为其出谋划策多年,后来晋惠公死后,郤芮又辅佐惠公之子怀公。不过这个郤芮作为智囊人物,对怀公之地位也是看得清晰,希望可以找到更为稳固的靠山,即为重耳。故而在秦穆公护送重耳回归晋国时,郤芮选择临阵倒戈。

庆郑也算是对夷吾较为忠贞的臣子,而且这个人对君侯不是愚忠,其对礼乐制度的遵循,对敌我外交关系的掌握,还是比较厉害的,尤其是其对秦国的态度,可以见出不是反复无常的小人。晋惠公五年,秦国饥荒,希望晋国帮助。庆郑劝晋惠公,希望他还情泛舟之役,加深秦晋之好的关系,哪里知道这个晋惠公对秦国并不感恩,还故意乘火打劫,发动大军与秦国开战。

重耳派系:赵衰、毕万、郭偃、贾佗

赵衰跟重耳年轻时就是好基友,重要的是赵衰对重耳相当忠诚,从重耳逃亡在外,19年多时间都不离不弃,重耳离开齐国公主,也未曾抛弃赵衰。赵衰属于重耳逃亡期间的智囊,多次献计协助晋文公脱险。后来重耳继位为晋文公,扩编三军,荀息曾历任上中下军,可谓是军中的显耀人物。

严格意义上说,毕万是晋献公的功臣,在消灭耿、霍、魏三国中立有首功,晋献公因此将魏地赐予毕万,毕万便在此地繁衍生息,以魏地为根基,发展壮大。而其子魏犨亦是重耳的忠臣,从始至终都跟随流亡。显然这个毕万在选择储君的态度上,肯定是倾向重耳的,所谓言传身教,魏犨才会如此信任重耳。

郭偃,这个人本来是虢人的后裔,但这个人后来辅佐重耳所取得的成绩,在晋国历史上都是非常显著的。郭偃重视人才引进和经济改革,在外有先轸、赵衰、魏犨等将军,在内则有郭偃掌控国内发展,可以说重耳继位后,对郭偃的态度,就能看出郭偃当年的选择是如何的正确。

贾佗属于为晋国所灭的贾国的后裔,作为小国后裔,在晋国公族势力尚未彻底消亡的时代,是很难与传统贵族们想斗争的。他跟郭偃的境遇差不多,也要在晋国选择自己的靠山。重耳后来对待贾佗,如同事奉兄长一般,可见这个人也在很早以前就站好了队伍。

奚齐和卓子派系:梁五、东关嬖五、荀息、优施

与三个兄弟相比,奚齐和卓子派系的力量相对凋零得多。晋献公显然也对朝中局势看得清晰,因此临死之前即托孤重臣,但这两个人的背后,是个女人骊姬,骊姬在朝中其实并不受待见的。况且这个女人依靠诡计,害死申生的事情,历来为晋国朝臣所不满。因此,围绕在奚齐和卓子身边的臣子,并不是很多。

梁五、东关嬖五,这两人是晋献公的男宠,地位不是很高,顶多也就算作内宫中的服务人员。众所周知的是,这种人物往往伴随君王左右,有时候的确可以逆转乾坤。盘根错节、势力强大的申生、夷吾、重耳派系,在与奚齐的争位之战中,都没有取得胜利。害死申生、逼走夷吾、重耳,两人功不可没,他们也是骊姬最可信赖的臣子。

晋献公临死之际,最为信赖的臣子即是荀息,托孤的对象正是这位荀息。晋献公对荀息的知遇之恩,让荀息抱定愚忠之心,即便知道奚齐和卓子并不适合继承爵位,还是一如既往的选择两个公子先后即位。即便在里克等弑杀奚齐和卓子后,荀息依然选择追随先君之意,九泉之下晋献公也算欣慰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