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梁山攻城之战(二合一)

在梁军的大帐之内,紧张而肃穆的气氛弥漫。

薛计一回到大营,就急匆匆地向梁嵩详细汇报了此行的情况。

“三千骑兵?”梁嵩听后沉声说道,“看来,这是姬武出兵了。”

薛计露出疑惑的神情,“姬武?您是说姬定的儿子?”

“正是。”梁嵩肯定地点点头,“不过,目前尚不明确领军的将领究竟是谁。”

姬定,姬御的祖父,三十年前,人称鬼见愁,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是曾经笼罩在各国的阴影依然无法消除。

可以说没有姬定就没有如今的大周,姬定为大周足足打下了半壁江山。

若是姬定还在世,魏国恐怕绝对不敢借兵给梁嵩攻魏国。

“步兵有多少人手?”梁嵩又继续问道。

薛计回答道:“根据,刚刚传回来的情报,恐怕有五万人之多,已经陈兵城下了。”

“五万人马攻城也不是易事,从现在开始严防死后,全部打起精神来。”梁嵩吩咐道。

夜幕降临,城墙上灯火通明,士兵们严阵以待,虽然气氛紧张,但每个人的眼神都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反观大周军队,一片祥和的气息,除了负责探查的斥候之外,个个都睡得正香。

拂晓之际,梁嵩一夜未眠,也正在与将领们商讨对策,大周的军队就在城外,虽然看似平静,但随时都可能发动猛烈的攻击。

“拂晓之际,恐是他们攻击的最佳时间。”一位老将提醒道。

梁嵩点点头,“传令下去,让士兵们轮流休息,但务必保持警惕。”

然而,就在此时,城外突然传来了隆隆的鼓声,打破了拂晓的宁静。

姬御建议给梁嵩来一个现实版的狼来了游戏,就看他能不能应对了。

听到鼓声响起,梁嵩立刻站起身来,神色凝重地望向城外,“所有人,立刻进入战斗准备!”

将领们纷纷拔出武器,冲出大帐,奔向各自的战斗岗位,士兵们也被惊醒,但他们训练有素,迅速拿起兵器,按照之前的部署,有序地前往城墙。

梁嵩和众将领在城墙上紧张地观察着城外的动静,鼓声隆隆,回荡在空旷的原野上,然而大周军队却迟迟没有发动攻击,这让他们感到十分困惑。

“这是怎么回事?”一名将领忍不住问道,“难道他们在耍什么花样?”

梁嵩皱眉沉思片刻,然后说道:“不可掉以轻心,对方这么做,必定有他的目的。”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梁嵩和士兵们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夜晚降临,大周这边士兵已经开始准备睡觉了,梁嵩看着如今的情况也是眉头紧皱,心里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大军已经高强度警备一天一夜了,但是如今敢放松警惕吗?谁能确定今夜周军不会突袭呢?大周这一招已经让他有点骑虎难下了。

梁嵩站在城墙上,深夜的寒风凛冽,却吹不散他心头的重压,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成千上万士兵的生死,关乎着战争的胜负。

薛计问道:“将军,我们现在如何是好。”

梁嵩此刻也是犹豫不决,然而姬御却又一次给了他一个惊喜,大周的战鼓再次响了起来。

“咚咚咚”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原野上,每一次鼓声都像是重重击打在每一个魏军士兵的心头,让他们原本疲惫的身心瞬间紧绷。

梁嵩环顾四周,看到士兵们疲惫的脸庞,深吸一口气,沉重地下达着命令:“传令下去,全军继续保持警惕,今夜仍然不能有丝毫松懈,加强巡逻,密切关注大周军队的动向,另外,让伙房准备热汤和食物,给士兵们补充体力。”

目前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梁嵩实在是不敢赌大周军队会不会在今夜发动突袭。

他继续沉声说道:“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夜,静寂无声,双方阵营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黎明的光如期而至,天边逐渐泛起淡淡的鱼肚白。

此时的大周士兵,一个个都开始拔刀披甲,动作轻柔。

柳洪勇对着斥候问道:“距离魏军下一次换防还有多长时间?”

斥候答道:“还有半个时辰左右。”

“好,下令大军,开始攻城。”柳洪勇沉声说道。

这开始的一天两夜,魏军绝对不会放松警惕,必然是强撑到现在,现在已经是最为疲惫的时候,此时攻城绝对是最佳的时期。

虽然按照常理来说这样震慑魏军的时间越久越好,但是五万大军每日的消耗,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想要彻底击垮魏军的神经,这种战术恐怕要准备长达数月之久,而大周现在需要的是速战速决。

随着攻城命令的下达,大周军队如同出笼的猛虎,向魏军的城池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随着大周军队抵达城下,梁嵩匆匆赶来督战,这么长的时间他也仅仅休息了两个时辰,不是他想要睡觉,而是他知道,必须要保证自己头脑的清醒,才能够应对接下来大周猛烈的攻伐。

同时看着大周终于发起了攻城序幕,他也是松了一口气,毕竟没有夜夜防贼的道理,脑中的那一根绷劲筋终于还是松懈了下来。

迅速下达命令:“准备迎敌,让换防队伍马上过来,这里的士兵状态已经不足以抵挡了。”

大周的军队浩荡而来,已经开始攀登城墙,接下来就开始了人海战术,攻城没有什么技术可言,双方拼搏的就是谁的士兵更加勇猛。

城门是无法攻破了,跨越黄河作战,十几台云梯的运送已经非常费时费力了,攻城车肯定是难以到达。

而且城门作为城池的入口,是防守方重点防御的对象,城门后通常会堆积重物、砖块或设置其他障碍物以增加其防撞击能力。

即使攻击方能够集中力量撞击城门,也很难迅速破门而入,城门楼上会有重兵把守,利用石头、弓箭、热油等方式来防御攻城的敌人,使得直接撞门的难度和风险都大大增加。

反而虽然城墙看似坚固,但在某些部分,尤其是城墙连接处或拐角,可能存在相对薄弱的地方,攻击方通过攀登城墙,寻找这些薄弱点进行突破,而且,城墙上的守军分布可能较为稀疏,给了攻击方可乘之机。

大周士兵们拼了命地往城门上冲去,前方友军的尸体一个接一个地往下掉也依然不惧。

一旦登上城楼为友军打开城门或稳住城头便是先登之功,是战争中的一种极高荣誉,不光会获得丰厚的奖励,最重要的是可以封爵。

爵位在底层平民百姓眼中那便是一步登天,从此跨越阶级,这是多少人世世代代都无法做到的事。

而且行军打仗,一旦发起冲锋便不可撤退,行军打仗讲究的就是一个记录严明,通常都是后退者斩,绝不留情。

因为这种个人行为往往也会带动着起其他士兵的情绪,不光降低了己方的士气,严重还会造成慌乱,大军阵型若是发生散乱,顷刻间便是兵败如山倒。

城墙位置狭窄,就算是严加戒备,也站不了多少人,云梯之上的大周士兵是一个接着一个,只要能有一人登上城墙,只要能够拖住数息时间,后方的士兵便马上就能跟上,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城墙之上喊杀声不断,刀枪之声激烈交织,大周士兵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刃,与城墙上的魏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每一次刀枪相碰,都发出刺耳的金属撞击声。

魏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是一天两夜的折腾已经是疲惫不堪了,而大周这边,加上汾阴数十天的休整,正是士气高涨之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