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沁人心脾暖口茶教书育人为人…

已经三个多月没见的荆老师,怎么变得消瘦了很多?

当我拎着我从长春回来时,肖瑶跟我一起挑选的礼品敲开了荆老师的家门后,荆老师迎面笑呵呵地走过来道:“明辰,来就来吧,带礼品干嘛?这里都是你的家了。”

我腼腆地嘿嘿一笑道:“荆老师,我是来负荆请罪的!是我这糟烂身体,让崔阿姨与您操心,更是我一年来,三番五次地生病,害得荆熙过年回不了家,陪不了你们二老一起过年。所以我要来负荆请罪。”

荆老师听我这么说,哈哈笑了一会儿,安排我坐到他的茶座旁,继续道:“明辰,你这怎么还跟我客气上了!你崔阿姨喜欢你这个孩子,我也喜欢你,所以我们才没把你当外人。你可倒好,自己把自己当起了外人,还向我负荆请罪,没那个必要的。”

接着,崔阿姨插话道:“明辰,你这孩子,是不是又听荆熙的蛊惑了?是不是她让你过来这么说的啊?”

这……崔阿姨怎么一点面子不给荆熙啊!一眼就看穿了荆熙的小心思。

不过我也不好出卖我的师姐啊。

我故作深沉地轻声说道:“崔阿姨,不是师姐教我这么做的。是我实在是太愧对您们了。所以我才想当面向您及荆老师赔不是的。我还要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要不是有你在我身边,我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崔阿姨打断我的话,没有让我再继续下去,而是吩咐道:“明辰,好了,别说这个了。你快给小王跟小战打个电话,让他们两个带着潘医生一起过来吃个饭。”

一贯的传统。

这一年来,无论我们几个谁来荆老师家,都会呼啦啦地叫上一群人一起过来。

今天虽然只是我自己先过来的,但是崔阿姨的一句话,又要让老潘跟小王他们一起过来。

在我来之前,贾医生就说了,他会替我值班,而让老潘做好过来的准备。

我得着崔阿姨的吩咐,连声答应着后,抓起电话给老潘打了过去,并跟他说了崔阿姨让他们过来吃饭的事情,然后没等老潘拒绝,我就把电话给挂了。

挂断电话后,荆老师接着问道:“明辰,快过年了,想不想家啊?”

说实话,我想家,但是想想去年因为自己的鲁莽所犯下的弥天大错,我再也不敢轻易说起回家的想法了。

我对着荆老师撒谎道:“荆老师,我不想家。在这里跟你们二老一起过年,这里就是我的家。今年师姐不回来了,我跟她说了,有我陪着你们,就相当于她陪在你们身边。”

荆老师呵呵笑了下,给我倒了一杯茶后,让我品尝下他最新买的“碧螺春”。

我喝了一口茶,瞬间一种苦涩中带着一点甜味的感觉穿喉而入,直达胃肠道的底部,暖人心脾,精神焕发。wΑp.kānshu伍.la

我还是第一次品尝到这么好喝的茶叶,遂开口夸赞到:“荆老师,这茶叶好喝啊!苦涩中带点甜味。入口柔和,暖化心脾。”

荆老师又给我倒了一杯,瞪大了眼睛说道:“没想到明辰你还懂的品茶啊!看来咱爷俩以后要多多切磋,要经常在一起喝茶啊!”

我哪里懂的品茶啊,我只是把自己的感觉随口一说罢了,没想到这也会引起荆老师的误会。

但是我不能这么直白地向荆老师说出我的心里话,而是转变语气道:“荆老师,以后我会经常陪你喝茶聊天。”

我说完我的意思后,继续问道:“荆老师,你们学校放假了吗?”

荆老师点了点头,语气平缓地说道:“放假了。今年放的晚,不过好在今年所有的课程都顺利结业了。”

怎么还放假还有早晚吗?不是都是统一时间放吗?

我不明所以然地继续追问道:“荆老师,不是放假都一起吗?怎么还有早晚呢?有什么事吗?”

我问起这个来,在当时我不知道我已经触及了一个关乎学校的大问题。

荆老师叹了口气,幽幽地说道:“办学难,教学更难啊!”

我挠着头追问道:“此话怎讲啊?”

等我问完后,荆老师想了想,给我讲述了如下的一些事情。

历来办学校都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的人口比例上才会有一所学校的。

但是,大家都清楚的原因,东北这几年来,人口流失比较严重,外出南下务工人员多了很多,所以留在当地的年轻人,也可以这么说,能够生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导致出生的孩子越来越少。

出生的孩子少,导致生源就少了很多,所以像以前我们小时候,基本每个村都有的学校,基本都关门了。

与此同时,教学又不得不继续进行下去,所以很多学校都合在一起了。

就像弥陀乡这边,本来乡里是有一所学校的,但是随着学生的减少,独立办一所学校就显得有点浪费,所以就把乡里的学校撤销了,统一合并到镇里了。

荆老师就是在那个时候,一起合并到镇里的学校教学的。

这样合并后的学校虽然满足了生源充足的需求,但是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或者矛盾,那就是有些偏远的乡村距离学校的路途变远了,变的更加艰难了,这就导致很多更加偏远乡村的孩子上学更加困难了。

与此同时,随着南下务工人员的增加,东北这边人口流失更加严重,加上天气寒冷的原因,一些留守孩子到了冬天后,就不再去上学了,有的甚至跑到南方去与自己的父母团聚了。

其实,这些是人之常情,天气冷了,路途又远,爷爷奶奶送孩子又不方便,孩子又遭受不住外面的寒冷,所以才三天两头地翘课,不去上学。

而学校呢,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又不得不需要孩子入学,完成一年的教学。

就这样,双方的拉锯就此展开。

刚开始,一个两个的孩子不去上学,学校还没怎么发现异常,学校领导认为这是孩子突然生病了或者有其他的事才没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不来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

这时学校才发现不对了,这是孩子跟爷爷奶奶甚至父母故意为之。

学校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来学校,开始变得焦急起来。

但是只焦急也没办法啊,孩子不来,你又不能硬逼着家长非得让孩子去。

而没有学生的学校,空寂无人的课堂,无人可教的教室,瞬间让一众老师心灰意冷。

这个时候,学校才终于想起来一些办法,让老师深入到每家每户,去劝说家长及爷爷奶奶,让孩子去上学。

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个中艰辛只有经历的人才能知道体会。

每年这个时候,荆老师就充当起了进村入户劝说孩子上学的家庭教师了。

荆老师自己没有车,又不会开车,只能骑着自己的摩托车或者跟学校的其他老师一起蹭车,挨家挨户的敲门,劝说孩子去学校上学。

就这样一忙活,就是一两个月。

说来也奇怪,今年的情况比往年更严重。一个班级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不去上学了。

所以,今年的任务更重,持续的时间更长。

就在前段时间,崔阿姨跟我陪着肖瑶回她老家完成她心愿的那段时间里,荆老师就已经开始挨家挨户地跑了。

荆老师这么大年纪的人,冒着冰天雪地,在寒冬腊月里,不顾及自身的安危,更不顾及严寒交迫的煎熬,基本每天放学后都走在去往各家各户的路上。

到了孩子的家后,荆老师就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用尽口舌之辩,劝说家长,劝说孩子,劝说每一个能够认识到不上学的危害、认识到孩子必须受教育的利害关系的人,让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去,让他们接受教育。

顶风冒雪斗严寒,荆老师他们这些人民教师,经过一个多月的耐心寻找与劝说,终于找回了大部分的学生,继续上学。

还有少数一些学生,因为家庭原因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理由,最终还是没到学校一步。

不过好在,学校在最后这半个月的阶段,为这些没能去到学校的孩子安排了家教老师,每天深入到他们的家里为他们独自教学。

今年,在这个时候,荆老师又负责起了距离弥陀乡有七八里路远的下河湾村的家教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虽然学校放假了,但是学校的老师一刻没停,一刻没休息,比正式上课的时候都忙,每天深入到村里,户里,为那些没能去上学的孩子免费补课,做家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使这些学生努力追赶上在校生,从而为明年春季学期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荆老师感叹道:“现在虽然条件好了。但是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头少了。父母家长对待留守孩子的关心爱护程度也变得不那么重视了。现在,所有的人都在一切向钱看,外出务工的人很少有哪些人真正关心过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身心健康发展问题。”

是啊,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与留守老人的赡养照顾的问题,好像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农民工外出务工,虽然挣到了钱,但是留在老家的孩子,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而留在老家的老人,更不能得到优渥的赡养,到最后就导致了孩子出现严重的叛逆,老人得了重病没人照料,从而出现更加严重的家庭社会矛盾。

我听完荆老师的讲述后,才知道荆老师突然间变得这么消瘦的原因了。

我接着荆老师的话感叹道:“作为人民教师的你们,比我们这些天天坐门诊的医生辛苦辛劳多了。荆老师,我无比佩服崇拜您!”

荆老师抿着嘴嘿嘿一笑,又给我倒了杯茶后,无所谓地说道:“这有什么嘛?崇拜我什么啊?崇拜我能有两条腿进村入户吗?还是崇拜我能有一张嘴,能说会道呢?”

“我看我没那些本事,我只求本分做事,凭良心做人,教书育人,对得起人民教师这个称谓就心满意足了。”

荆老师的话总是那么谦虚,没有一点高高在上的感觉。

不过他越是这么说,我越是对他肃然起敬。

我喝了口茶后,继续道:“荆老师,如果我是您教出来的孩子,我长大了后,我会万分感激您的。是您的双手拉着我走,是您的身躯为我遮风挡雨,教我知识,教我为人。人生路上,有您这样的老师,是我们这些不听话的学生的荣幸与幸福。”

荆老师呵呵笑着道:“明辰,就你能说会道。我看呐,这些孩子以后能有你一半的认识,我就谢天谢地了。我不求他们回报我什么,我只希望他们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一点点贡献就可以了。”

我接着荆老师的话继续道:“现在他们还小,还不能完全理解老师们的良苦用心,更不能体会自己成长进步的路上,能够有这样负责任的老师领着走是何等幸福的奢求。荆老师,我想这些孩子们以后会明白的。”

荆老师看了看我,摆了摆手,说道:“好了,明辰,不说这个了。你能有这个认识,说明你用心了,感悟了。我跟你崔阿姨没看错你。”

陪着荆老师喝茶聊天的时刻总是那么愉快惬意,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上午十一点多了。

荆老师看了下手表,又扭头看了下窗子外面,还不见老潘他们的人影,就问我道:“潘医生他们怎么还没来啊?明辰,要不你再给他们打个电话问问?”

我看了下窗子外面,院子里空荡荡的,老潘他们确实还没来。

我答应着荆老师的话,正准备再拿出手机给老潘拨过去的时候,崔阿姨从外屋推开门伸头进到里面,对着荆老师说道:“老荆,你让明辰三番五次地问没有力度,还是你自己打电话请潘医生过来吧?别让明辰打了。”

荆老师听崔阿姨说完后,用手按了下我的手机,然后从炕上拿下自己的手机,不一会儿给老潘拨了过去。

荆老师在电话里跟老潘寒暄了几句后,直截了当地说道:“潘医生啊,你快点来!酒都给你准备好了,你还磨磨蹭蹭干嘛!快来,快来吧啊!”看書喇

不知道电话那头老潘说什么了,只见荆老师的脸上瞬间没了笑容,接着忧郁着脸说道:“什么情况啊?什么时候的事啊?要不要让明辰回去协助你们?”

听荆老师的意思好像卫生院出大事了。

我站起身来隔着茶桌侧身趴到荆老师那边,伸长了耳朵仔细听着老潘在电话那头的话。

但是,可能因为荆老师电话音量小的缘故,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小,而且还断断续续的,我根本没听清到底出什么状况了。

我越是听不清,心里越是焦急无比,此刻我的手心里都已经被汗浸透了,我的头发里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冒出了无数的汗水,竟然顺着我的额颊流了下来。

我伸长着脖子,都快要趴到荆老师身上了,还是没听清到底出什么状况了。

还没等荆老师挂断电话,我就焦急地问道:“荆老师,老潘说出什么事了啊?你快跟我说,看样子应该是有很大的事啊!?”

比我还急切的荆老师根本没有顾及我的感受,大声说道:“明辰,快走,跟我去院里。老崔,你也别做饭了,穿上衣服快走,出大事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