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敞开匣子话亮哥堪称担当角力…

肖瑶跟我在车上聊着聊着,话题不经意间转到了李亮的身上。

肖瑶说道:“明辰,李医生是个好人,也是位很了不起的同事。”

“与他共事,你都不用怎么操心,他的心很细,每回把能够想到的基本都能提前做在前。”

就这样,我们打开了关于李亮的话题匣子,肖瑶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论起李亮。

说起李亮,其实到目前为止具体负责弥陀乡卫生院改建工程的就是他。

从崔乃雪带队来弥陀乡勘察设计,到他们带着设计图纸前往省卫生厅审核验收,都是李亮陪着崔乃雪共同完成的。

这期间由于我重病缠身,根本走不开,所以那段时间李亮为了尽快地把弥陀乡卫生院建设起来,没少操心费神。

那个时间十几天的勘察设计,他全程陪同。

而且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好多次在市卫生局开会到深夜,他都无怨无悔。

这是我知道的情况。

其实李亮承担了我大部分的工作重担,为我能够四处游荡创造了条件。

说实话,我真该感谢有这么一位好兄弟。

但是接下来肖瑶跟我说的关于李亮的事情,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崔乃雪跟李亮是分手两年后,偶然相聚在一起的情侣。

俗话说“小别胜新婚”。

更别说李亮跟崔乃雪彼此本来就很爱对方,只不过由于毕业以后各奔东西才不得已分手的。

此时两个人再次走到一起,他们之间的难舍难分是常人无法理解。他们恨不得一天24小时有25小时黏在一起。

所以李亮陪着崔乃雪在一起的那段时间,也许是崔乃雪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刻了。

据肖瑶探知,崔乃雪为了能够天天跟李亮在一起,已经主动辞去了“三明集团”营销部对外联络员的职务,全身心地投入到帮建弥陀乡卫生院的工作中来。

但是,又是肖瑶从中插了一杠子,硬生生地再次把一对鸳鸯给拆散了。

肖瑶说道,自从她从弥陀乡回到北京后,心里一直惦记着我放不下,而且越想越难受,日夜难眠,更别提工作了。

肖瑶的状态已经渐渐地影响到事业部的发展,而且还有更严重的趋势。

为了不影响企业的发展,肖瑶主动找到杨老师,把自己的情况跟他汇报后,肖瑶提出来要跟崔乃雪换职位。

让崔乃雪来北京代替她主持事业部的工作,而她前去弥陀乡主持卫生院的改建。

刚开始杨老师不同意,毕竟人事安排都已经经过董事会表决通过的,不可能随意换人的。

但是渐渐地,杨老师发现肖瑶的工作状态大不如从前,而且每天心不在焉地呆坐在电脑前无所事事。

杨老师通过观察,肖瑶可能真的有点问题。他就主动找到肖瑶开导她。

谁知道,肖瑶就是一心想来弥陀乡,而且还想主动放弃北京这边优厚的工作。

经过三番五次的劝导,肖瑶就是不转变态度。

最后,杨老师也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肖瑶的请求,从而把崔乃雪跟李亮硬生生地拆散了。

讲到这里,我想起来了。

难怪在李亮跟崔乃雪分开之前的有一天晚上,李亮跟崔乃雪双双不见了踪影。

我们一直给李亮打电话他都不接,原来他们也是迫不得已地在某个地方珍惜着在一起的最后时刻。

我到现在还是不能体会李亮再次失去崔乃雪后的心情。我想那应该是无比的糟糕的。

就在卫生院的设计图纸交由省卫生厅审核的时候,崔乃雪就从长春恋恋不舍地飞到了北京,与肖瑶交接工作了。

而那天我正好在参加我师爷马教授的追悼会,根本不知道他们之间发生的这些事。

肖瑶说道:“从交接完工作的那一刻起,我就正式代替乃雪负责起卫生院的具体事务了。而我初次跟李亮医生的合作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崔乃雪去北京的那几天,就只有李亮一个人在卫生厅负责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

他一个人承担了本来是“三明集团”与弥陀乡卫生院双方的责任,全权负责了起来。

那几天的劳累不必多说。李亮基本每天都熬夜到深夜。本来是学医的他,硬逼着自己学会了基建与修改图纸。

难怪等我再次见到李亮的时候,他消瘦了一圈,原来是他太操劳了导致的。

等到肖瑶从北京飞到长春跟李亮接上头的时候,卫生厅的审核基本要接近尾声了。

肖瑶在酒店里见到李亮的时候,他还趴在桌子上修改着图纸上不合理的地方。

李亮认真工作的态度瞬间感染了肖瑶。

从那时起,李亮给肖瑶的印象就是一位有担当负责任男人,优秀的好同事。

就如肖瑶说的那样:“李亮医生可能是把没有乃雪在身边的悲痛化作了工作的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使自己暂时忘却乃雪不在身边的寂寞。”

自从李亮跟肖瑶共事起,我见到李亮的机会少了很多。

除了每天晚上很晚回到宿舍的那几个小时,他基本每天都在外面为了卫生院的改建到处跑着。

回马岭出事的那几天,李亮他们本来还在长春的。

当他得知回马岭上的事故后,第一时间催促肖瑶暂时放下还没完成的审核工作,连夜赶回了卫生院,正好见到了独自在值班的我。

而那时心情郁闷的我,恰好又是我与肖瑶误会最深的时候,我没头没脸地把肖瑶咒骂了一顿。

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狼心狗肺,体会不到肖瑶对我的关心不说,还那么刻意地去伤害她。

当我把这件事再次跟肖瑶提起时,她摆摆手道:“明辰,我不怨你。我知道那个时候你的心情很糟糕,我能理解。你不要自责了。”

肖瑶原谅我之后,继续讲述着他跟李亮共事的经历。

那天晚上,他们离开我之后,根本没有休息,马不停蹄地驱车跑到了殡仪馆,想尽办法协助邓乡长他们安抚家属的情绪,尽自己最大可能帮助乡里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在殡仪馆里的连续三天里,李亮基本没有合眼,全天的工作除了守护着事故遇难者的家属外,就是在医院安抚受伤的工友。

而那几天的我,除了独自在卫生院值班之外,就是感到孤独地就像全世界抛弃了我一样。

现在这么看,我跟李亮的差距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

肖瑶夸赞道:“李医生是我到目前为止见过的最有担当的男人,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是你无法比的,明辰。”

我知道我跟李亮有差距,但是没想到差距这么大。

肖瑶继续着李亮的话题。

处理事故善后的时候,本来工头“老洪”是撒手不管的,他想让“省文旅集团”全权负责,包括赔偿事宜。

但是你也知道,店大了欺客。

“省文旅集团”哪是那么轻易就负责的。本来回马岭的工程就是外包的。

工头“老洪”也就是一个分包的小包工头而已,他根本决定不了什么。

而分包给他的承包人又不管。

这就弄的工头“老洪”左右为难,左右不是人。他根本没有钱拿出来赔给事故中遇难的工友。

工头“老洪”连续好几天都蹲守在“省文旅集团”的门口,就是希望能够见到集团的领导,能够把这件事情圆满地解决掉。

但是他蹲守了两天,就是没有见到任何领导。

当李亮得知后,他恳求肖瑶陪着他一起去协助工头“老洪”。

当李亮跟肖瑶来到老洪面前的时候,这个打了半辈子工的五十多岁的中年大叔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到目前为止,终于有能够体会到他的难处,愿意与他分担的人了。

虽然到最后他们还是没能见到想要见的领导。

但是在李亮的努力下,他们见到了回马岭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宋伟健,并且把宋伟健从长春带到了市里。

等到宋伟健到了市里后,他才知道省里特别重视回马岭的事故,已经成立了以副省长为首的调查小组。

这一下子把宋伟健吓得不轻,他本来以为没自己什么事。

现在看来,他具有失职不在场的责任。

李亮是个有心之人,他通过偷听宋伟健电话得知,宋伟健已经把回马岭事故报告给“省文旅集团”领导了。

领导先是把宋伟健臭骂了一顿,然后提出了几个条件。

具体就是可以赔偿一部分,但是要把责任推出去。

李亮知道了“省文旅集团”的筹码后,第一时间告知了邓乡长跟工头“老洪”。

邓乡长得知后,起初是不愿意的,不管说什么,责任都在“省文旅集团”那边,而他们却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根本不可能。

但是工头“老洪”此刻根本不在意责任在谁哪里,他只想替遇难的工友讨得满意的赔偿就可以了。

到这里,乡里跟工头“老洪”产生了分歧。

李亮得知后,他大着胆子第一次敲开了副省长设在市里的办公室。

李亮壮着胆子把目前的状况及三方产生的分歧跟副省长做了汇报。

“明辰,说实话,我很欣赏李医生。为他的勇于担当感到骄傲。”

肖瑶边跟我说着她知道的一切,边不住地夸赞李亮。

等到李亮把所有的情况都跟副省长汇报了后,副省长才出面做了最后的调解。

最后,副省长把事故的三方召集到一起,首先听取了各方对事故的认识。

然后副省长主持进行了如下调解:

事故责任认定方面,弥陀乡乡政府负监督不到位的主要责任,而工头“老洪”负事故的直接责任,“省文旅集团”只是有失职不在场的责任,并不负事故的主要责任。

赔偿方面,“省文旅集团”主体负责赔偿事故的70%。而工头“老洪”负责赔偿剩下的30%。另外受伤的工友的住院治疗费用及后续康复治疗的费用,双方各负责一半。

赔偿方面没有乡政府什么事。但是出于人道主义原则,乡政府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救济遇难工友的家属及受伤工友。

后续工程开工方面,“省文旅集团”收回回马岭项目的外包合同,全权交由自己的建筑工程公司负责承建。等到事故现场整改到位后,经过省安检厅验收通过后,方可再次施工。

关于即将开工的卫生院项目,副省长建议暂缓。等回马岭事故全部处理完毕后再行动土施工。

原来,回马岭事故处置的幕后有这么多难处。我真没想到李亮凭一己之力扭转了局面。

此刻,李亮在我心中的地位油然而升。

肖瑶最后说道:“能够这么完美地处理好回马岭事故,自始至终都多亏了李医生用心费力地从中斡旋。要不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事故才能处理完毕。我们卫生院的项目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动工。”

讲到这里,我才深刻理解了,回马岭事故发布会上,邓乡长不顾自己的颜面,大包大揽地把事故的主要责任揽到乡政府头上,而宋伟健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自己只有失职不在场的责任。

原来幕后还有这些道道。

由此,我更加钦佩起李亮。不愧是与我相处了我五年多的好兄弟。

但是肖瑶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彻底破灭了我的幻想。这怎么可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