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开门迎接孔圣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十四万万华夏儿女?2000多年以后,吾华夏大陆,竟然有如此多百姓!”

不仅仅是孔夫子甚感惊讶,他门下的弟子,更是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和秦皇汉武,唐宗明祖等帝王所关心的问题一样。

“十四万万华夏儿女,可否有饭吃有衣穿?”

“夫子,如今华夏不但大一统了,而且还达到了夫子所期望的小康社会。”

孔夫子闻言,欣慰的点点头。

“善,大善!”

一杯酒下肚,夫子已经不胜酒力了。

赵帅见此,也没有再劝夫子饮酒。

他恭敬的将自己此行的目的,说了出来。

孔夫子闻言,高兴的一口答应下来。

“若是能亲眼看一看后世的昌盛,丘,心安亦!”

赵帅双手作揖,向伟大的圣人施礼告退。

然后给子贡等人,也作揖施礼。

面前的每一位夫子的弟子,都是华夏民族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弘扬者。

值得我们后世每一位人尊敬!

返回自己的房间以后,赵帅立即开始制作宣传短视频。

国庆特别节目的火爆,以及惊天的奖励,让赵帅对这期直播更加有信心起来。

12点一过,赵帅便发现大国国运值,已经开始熠熠生辉了。

他果断的按下使用键,然后便上床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赵帅醒来以后,便将制作好的短视频发给了导演张大力。

今天是他和李萌最后一天的休息日,虽然名义上是休息,其实他一直在为工作忙碌着。

不出半个小时,总台网发布了最新消息。

典藏华夏直播预告!

下一期,对话千古圣贤,孔子!

呼!

这条消息,以火箭般的速度,瞬间登上热搜榜第一的位置。

紧接着总台将宣传短视频发布出来。

一时间,将处于节假日的国人的热情,全部都点燃起来!

一时之间,最受益的无疑是祖国大路上,各个孔庙了。

人气最旺的,自然是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孔子故居的孔庙。

许多人都临时改变的假期旅行路线,自驾游直接驾车直奔齐鲁大地而去。

各地的各大旅游团,最火爆的也是前往齐鲁大地上,孔庙的旅游团。

午饭的时候,赵帅接到导演张大力的电话。

“帅帅啊,那50位观众的事情,要如何处理,刚刚台长来电,说是孔圣人的后人,想要安排50位代表进入演播大厅。”

“导演,就这么决定吧,不但答应他们的要求,而且免费入场。”

“好,那就不开启报名热线了。”

导演张大力痛快的挂掉了电话。

总台下期典藏华夏直播预告一出,宣传短视频公布以后。

不仅仅是国内观众热情高涨,国外的热情也被带到了一个至高点。

孔子,影响的不仅仅是华夏一族。

对整个世界也是影响非常深远的。

依靠转播典藏华夏而走红的几位国外主持人,这几日也是在不遗余力的,努力研究和学习华夏文化。

万众期待的礼拜六,终于到来了。

相比于国庆特别节目,今晚的人气值一点也不少。

网络直播间,晚上七点的时候,预约人数已经超过千万人。

千万人啊?

何其恐怖的一个数字!

八点的钟声准时响起!

赞助商的广告也开始广而告之!

“来了,来了,正主就要出现了。”

今日不同于上一期的国庆特别节目,一开始观众就被悲壮的氛围包裹着。

赵帅和李萌一出场,就惊掉了一地眼球。

他俩竟然都是身着粗布麻衣登场亮相的。

这是总台开始勤俭节约了吗?

再怎么勤俭节约,也不能亏待这两位主持人啊!

而且赵帅和李萌,各自站在舞台的一侧。

和以往二人携手同行的开场风格,完全变了模样。

“完了,完了,帅帅和萌萌好像闹别扭了。”

“是啊,他俩这是准备分手的节奏啊,看来我这次有机会了。”

“……………”

直播间的观众,按住键盘就是一顿疯狂的摩擦。

让弹幕开启了刷屏模式。

突然所有观众都傻了。

准备摩擦键盘的,也惊讶的看着屏幕。

因为赵帅竟然将身边那道门给打开了!

呼!

呼!

呼!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看到了什么?

他们看到在主持人赵帅,将那道门打开以后。

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悬挂在门口。

这特效,简直是不要太牛逼。

“开门迎接孔圣人!”

随着赵帅话音落地。

大屏幕上,一群少年的读书声朗朗传来。

“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伴随着朗朗上口的读书声!

所有观众的眼睛都瞪大了起来!

因为一位老者,从那道门里走出来了。

身材魁梧,标准的大汉形象。

更让观众们震撼的是,那老者只是一抬头而已。

镜头立即给了一个特写。

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睛啊!

宛如能穿透万古一般!

“晚辈赵帅,见过夫子!”

孔子微笑着点点头。

这一笑,让所有观众,都有一种沐浴春风的感觉。

最有感受的,就是现场的50位观众了,他们都是孔圣人的后代。

当孔圣人出场的时候,让他们浑身的血液都跟着沸腾了起来。

若不是早已知道,这不过是栏目组请来的嘉宾而已,相信很多人会当场泪流满面。

“爱了,爱了,孔圣人这气场太强大了。”

“你们不懂,这叫浩然正气天地间!”

接下来的一幕,观众朋友们更看不懂了。

按照这几期的套路,不应该是李萌先介绍一番,对话人物的生平事迹吗?

可是,今天竟然是零介绍。

这也是赵帅一开始就决定的,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先祖。

根本不用再做任何的介绍。

不要说华夏人民,人尽皆知了。

就连海外友人,知道孔圣人的也不在少数。

赵帅陪同孔子,直接往李萌身边走去。

“后世晚辈李萌,见过夫子!”

李萌双手作揖施礼。

孔子依然是微笑着点点头。

在孔圣人的微笑感染下,所有观众的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夫子,请!”

李萌说完,伸手推开了自己身边的这扇门。

呼!

所有屏幕前的观众,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终于知道,为何赵帅和李萌要分站左右了。

原来两道门,各有玄机!

观众朋友们也知道,刚刚开场时候的读书声,来自于何处了。

随着李萌将门推开而来,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出现在大屏幕里。

一排排少年,整整齐齐的坐在教室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脸上的笑容,愈发的灿烂起来。

他万万没有想到,2000多年以后,华夏儿女,依然还在学习他所传授的知识和理念。

“这些孩子,所朗诵的都是出自于何处?”

(备注,论语乃是孔子弟子整理而成,具体是何人整理而成,史书并无记载,为此作者也是查资料查了许久。)

“夫子,自然都是出自于论语。”

赵帅和李萌齐齐施礼回答道。

“论语?论语又是何物?”

孔子刚刚听到的少年的朗诵声,尽皆是他生前教导弟子的言行。

“论语乃是夫子以及诸位弟子言行汇总之作。”

孔子闻言,微笑着点点头。

“论乃辩论之意,语乃谈吐之言。是谁为论语起的名字?”

“夫子,这论语乃是夫子弟子和弟子亲传,一起整理而成的。”

突然少年们的读书声朗朗传来,孔子闻言脸上的笑容陡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悲痛的表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