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五年的变化 未来的计划

老天爷最爱开玩笑。

你越是要什么, 越是不给你什么。

李长栓都要魔怔了一样求子,但是就是没有,没有没有。

他是眼睁睁的看着别人生儿子, 气急败坏。他就不理解,为啥别人家想生就能生, 他为啥就不行呢。他整天盯着人家小不点, 搞得几家生了儿子的, 遇见他都格外谨慎,就怕一下子发疯害了孩子。

毕竟, 他现在求子是越发的魔怔了, 只要大院儿有人生儿子,他就打媳妇儿。

以前倒是装的好, 但是现在是彻底暴漏真面目了。

明明是个赘婿, 但是欺负林杏可是半点不虚。不过这事儿大家也管不着, 林杏护着自家男人呢。

真是什么锅配什么盖。

他嫉妒的要命, 而且深深感叹老天爷不公平。

像是徐高明他们家,他家儿子多, 孙子也多,所以到了老,那肯定是生儿子生女儿都行, 虽说生儿子更高兴一点,但是如果真是女娃儿,其实也不会不高兴,因为他家不缺孙子啊。

马健他们家, 马健岁数也不小了,他家对他的指望是能生就行,也不管男娃儿女娃儿了, 能生一个就成啊。只生一个好好教,不要做恋爱脑,就是马家从上到下的心愿了。

谁曾想意外怀孕,现在可没啥堕胎的,自然是要生的。

还有袁浩民赵蓉他们家,说起来,他家其实也是更喜欢男娃儿,但是赵蓉觉得怎么也得生个五个,所以没纠结男孩儿女孩儿。他们没那么强求,一家家的都生了儿子。

所以李长栓才这么破防。

同样破防的还有王大妈,两个人有时候站在一起嘀咕,看的几家生了男娃儿的都格外的害怕。

妈呀,他们不会是发癫害人吧。

反正小心着点。

五年过去,大院儿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不过小朋友却长大不少,小佳小圆都已经九岁了。陈青妤穿越那会儿,两个小孩儿是离不开的小可怜儿,瘦瘦小小的。陈青妤一年就给两个孩子养回来了,现如今又过了五年,两个小孩儿都高挑的很。

陈青妤他们家没有分房,那自然是地方有限,这房子啊,几十年后紧张,现在也是一样的紧张。

他们家的情况肯定是分不下来房子的,可小佳一个男娃儿总归不好跟他们一起睡的。所以陈青妤买了一张床,放在进门的另一侧,跟炕上正对着。

晚上睡觉的时候,床和炕都拉上帘子,倒是也保证了点隐私。

因为屋里又摆了一张床,所以家里地方就小了,陈青妤索性又搞了一个炕柜,好在就个女人,也睡得开。陈青妤在炕梢儿摆了一个炕柜,替换的被褥还有衣服都放在里面,虽说家里看起来特别的住房紧张,但是陈青妤都是觉得还成。

好在小佳才九岁也不算大,这两年她争取有个正常的“来钱”途径,把钱过在明面儿上,然后就可以买房了。到时候他们就再也不用住房紧张了。

除了要给钱过明路儿,也得多撒摸房子。

这会儿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房子,几乎家家户户都住房紧张,平时根本就没有人卖房子,且难找呢。

不过好在陈青妤手里是有钱的。

是的,这五年过去,如果说他们家还有什么事儿,那就是陈青妤找到了她外公外婆给她留下来的所有的盒子。九个盒子,她都找到了。

因为陈青妤觉得自己就是原主儿,只不过因为意外失忆了。

毕竟,排除所有的不可能,那就只有这一种可能了。

她,就是真正的陈青妤。

因为这个,陈青妤仔细回忆,顺着自己的思路考虑,她甚至回想自己上辈子的一些事儿。还真是没想到,真的顺着这个思路又找到了。

本来陈青妤没着急都拿回来,毕竟家里藏了这么多钱也让人不放心。而且陈易军应该也是找不到的。但是那年地震,他们这边也有震感,甚至有些房屋倒塌。她外公外婆的老房子本来就破破烂烂,这次更是直接塌了。

陈青妤趁着当时混乱赶紧去老房子给剩下的四个盒子都取回来了。

她自然不会拿着盒子这么显眼的东西,但是该拿走的已经全都拿走了。

因为两个老人留下来的钱财,所以陈青妤日子过的还是很不错的。这些年了,赵大妈多少也感觉到点什么了,毕竟就靠着交上来的工资,好日子那也坚持不了这么久啊。

她多少还记得地震那年,陈青妤坚持要出去一趟,当时陈青妤说的是去老宅子看看。赵大妈当时没多想,但是过后儿想想,好端端的,她去一个破费的老房子干什么。

不过再后来,赵大妈倒是没多嘴多舌的问。

这些年,陈青妤性格都没变,她真打人啊。所以赵大妈还是不找这个晦气,反正……反正她多少也跟着占便宜了。都占便宜了,还是闭嘴吧。

赵大妈,一个识时务又自私的人,她自己日子能过的挺好,就不想那些了。

陈青妤跟赵大妈同在一个屋檐下,她琢磨什么,陈青妤是猜得到的,不过也没主动说过什么。好巧,她跟赵大妈想的一样,既然你都占便宜了,就闭嘴鸟悄儿的,你要是多嘴多舌的问,我就不客气。

在双方的友好默契下,谁也不多说。

如今……如今就算说,陈青妤也啥也不怕了,政策都不一样了。

他们大院儿除了添丁,其他变化几乎没有,但是外面倒是不少变化。知青回城多了,感觉到处都热闹起来。他们厂子也接收了一些临时工,但是杯水车薪。

说起知青回城,出乎陈青妤的意料之外,袁小翠竟然没有回来。

这些年彼此也是有些来往,袁小翠写信的时候也说了,她是打算回来的,不过却不急。得做好准备,毕竟回来就要对抗赵蓉他们了。知青回城都是回到原籍,她下乡之前户口就在这边,回来自然也是要落回这边,袁小翠临走那么坑袁浩民和赵蓉,回来肯定是一场硬仗。所以袁小翠还是打算做好一切准备再回来。

陈青妤也不晓得这人要准备啥,但是人有谋算总是好的。

袁小翠跟他家的渣爹后妈也是解不开的仇。

别看这些年赵蓉夹着尾巴做人,但是赵蓉可不是什么好人。

同样的知青返程,石晓伟回来了,袁小翠不着急,陈青妤那个继姐余美娟倒是也回来了。听说,陈家见天儿的世纪大战。这个毫不夸张,余美娟和二弟是一伙儿的。

家里其他人是一伙儿的。

陈大弟已经结婚了,娶的不是他当时舔的那个姑娘,那姑娘人家看中的是条件。陈大弟,不成。

他娶了另外一个,恰好,也是陈青妤认识的,就是在公共汽车上无脑维护陈大弟那个,为他的感情感动的那个。她倒追了一段时间的陈大弟,终于上位。

当然,她也是在家闹腾,终于接了家里的班。

也不好说,陈大弟被“感动”,真的是因为这女的上杆子主动彻底感动了他,还是因为这女的有工作了。

都不好说,反正两个人是结婚了的。

因为陈易军的小金库当年被陈青妤端了,所以陈家日子紧张不少,在陈大弟的挑拨下。陈易军两口子就放弃了下乡的陈二弟。至于余美娟……他们是一开始就放弃了的。

现如今回城了,这两个人都没有在乡下成家,魏淑芬还想靠着嫁余美娟换点彩礼呢。不过在乡下吃苦这么多年,余美娟也不相信亲妈了。

因为魏淑芬要嫁女儿,余美娟还去妇联告了她,余美娟被好顿批评教育,就连陈易军都被厂子批评了。

这会儿他们才知道,余美娟他们姐弟两个也不好惹了。

被放弃二人组对抗留城四人组。

每天是干的如火如荼。

一时间,陈易军两口子还真是对二儿子还有余美娟没辙。

陈青妤对陈家没有那么关注,但是余美娟姐弟回城的时候过来探望过陈青妤的,所以大家倒是聊了聊。陈青妤本来就游离在陈家之外,所以她不管是跟余美娟这个继姐还是跟陈二弟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都没什么话可说。

其实他们也是一样,所以大家就是寒暄了一会儿就各自散了。

这些年,他们跟陈青妤还是有点默契的。

不仅仅是他们,还有袁小翠,她也跟陈青妤有点默契。

陈青妤会用一些钱和票换一些乡下的东西,大家都是皆大欢喜。

这不,余美娟他们回城带了好多个袋子,其中就有两袋子的山货是给陈青妤的,陈青妤也主动拿了一些钱和票,两个人刚回城,肯定都是需要的。

陈青妤的观点就是,我不占你便宜,你也别占我的便宜,我们互相“礼尚往来”皆大欢喜。

因为跟余美娟还有点来往,所以她是知道的,陈家整天闹腾。

谁吃亏了就这么忍?

总之,陈家就跟大戏台子一样。

陈青妤又不能干掉陈易军这种没心肝的歹毒玩意儿,毕竟还是血缘上的亲爹。但是只要有机会她乐意落井下石,也乐意看他们倒霉的。

这些年陈易军是来找过陈青妤几次的,他还想着从陈青妤这里占便宜呢。

但是每次来都倒大霉,还得花钱住院,所以陈易军和魏淑芬现在就不登门了。远远的看到陈青妤都掉头走。

就是不知道,这两个人是把倒霉归咎到玄学上,还是知道了陈青妤对他们暗戳戳下手。

总之,他们倒大霉几次之后倒是不太出现在陈青妤的面前了。

陈青妤也乐得省心。

这些年这些变化都不大,不过厂子里倒是有些变化。

郑书记退下来了,不过倒不是他自己自愿的,正常来说,按照年纪他是七七年末退休。但是有时候就是这样黑色幽默,他是七七年退休,但是七六年政策变化,就差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被“劝”退了。

说是退下来,其实都是给他留面子的说法了,他其实是相当于被开除了。

这已经是好多人为他斡旋的结果了。

不然他恐怕是要进去的。

据说,他有不少的事情都不清白,不过他这个人倒是干过实事儿,也确实没有做伤天害理的大事儿,他主要问题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利用职务之便徇私舞弊,这个做的并不严重,这些年比较混乱,不少人都说不清楚的,他只是其中之一;再一个就是作风问题,他的作风问题还是很明显的。

所以他被劝退了。

他本来是给自己留着后路的,所以一力推举自己的嫡系贺副厂长上位,不过贺副厂长也没成功,他也被扒皮了不少事情。他比郑书记事儿少,他这人虽然倨傲,但是更精明,因此徇私的事儿从来不干。他的问题也是作风问题。

不过没有人出来咬他,所以虽然郑书记牵扯了他几分,但是对他没影响,还是继续干副厂长,但是上位不可能了。他们厂子空降了一个厂长。

这些事儿都是赵大妈在厂里听说的,回来少不得要念叨念叨。

但是这些跟陈青妤他们都没啥关系。

要说有关系,也是跟赵蓉他们家有关系。

赵蓉家儿媳妇儿管婷婷,她的亲姐夫就是革委会副主任,这次跟着主任一起,手牵手一起进去了。其实也不是每个这里的人都会进去,不少都是正常工作。这里解散就调到别的地方。

但是李主任和他这个副主任属实是还有不少事儿。

据说他们构陷别人,谋人家的家产。

据说他们私藏了很多缴获的物资。

据说他们养情人……

在很多事情面前,这作风问题都是最小的了。

总之,他们被抓的时候,从他们私藏的仓库抬出来上百个箱子,都是他们通过手段得到的。因为这些,甚至有人被他们害的家破人亡。

这都是前几年的事儿了,现在他们都重新投胎去了。

不过被他们害过的人,也回不来了。

其实说起来,也是因为他们翻车,才牵连了郑书记,那个李主任是郑书记的外甥。郑书记又牵连了贺副厂长。

陈青妤本来觉得他们都是一伙儿的,应该事情都不小,但是看后来的处理,郑书记和贺副厂长竟然牵扯不深,这真是让她蛮诧异的。

果然是老狐狸!

陈青妤他们跟这些人可都没什么牵扯,不过袁浩民和赵蓉家的日子更不好过,那个副主任是管婷婷的姐夫,她仗着这个姐夫,狐假虎威可是拿了不少好处的。

而且也是仗着这个姐夫在婆家说一不二,但是现在……

总之他们一家子对管婷婷可不是原来的态度了,隔差五就能听到他们家的争吵声。大家都是看热闹,只有李玲玲有时候幽幽的盯着中院儿的方向,落寞叹息。

陈青妤就不懂,以前也没觉得李玲玲多喜欢袁皓风啊。

她最早明明是喜欢石晓伟。

后来喜欢袁皓风几乎也没有主动过,就不知道她现在一副样子是给谁看。

陈青妤是真真儿不懂他们家人的脑回路。

真是奇怪的人。

总归不能是因为求而不得所以成了执念吧?

搞不懂。

五年,变化说大很大,政策变了,外面的环境也变了。

但是要说变化小,其实也挺小的。

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陈青妤很快的回神,五年啊,时间真的很快。

“妈妈。妈妈~”

小佳去上厕所,倒是很快回来了,人还没进门,就叫:“妈!~”

陈青妤:“你叫魂儿啊,干啥?”

小佳跑跑颠颠的,毕竟就算是大孩子,也才九岁呢。

小佳激动:“妈,我刚才上厕所听说,今天电影院放电影,咱们去看电影吧?”

陈青妤诧异:“今天放电影,今天不放假?”

“没放,说是电影院还开着。”

小佳激动的看着妈妈,商量:“反正时间还早着,我们去看看呗?大过年的,也乐呵乐呵。”

小圆一下子从炕上跳下来。眼巴巴的看着妈妈,激动的帮腔:“妈妈,去吧去吧?”

陈青妤眼瞅着两个人的样子,说:“行,也不知道放什么电影。”

“我也不知道,不管是啥,肯定都好看。”

“行啦。换上棉袄,走吧。”

赵大妈一看这一茬儿,嗖嗖的,高兴的很:“唉呀妈呀,现在真是日子好了,以前大过年的就在家里唠唠嗑儿就得了,你看看,你看看现在的日子,真是太好了啊。”

陈青妤一家四口出门,梅婶子看他们都出来,甚至锁门了,惊讶的问:“大晚上的你们这是去哪儿啊?”

小佳:“梅奶奶,我们去看电影。”

小朋友倒是清脆。

梅婶子:“啊?有电影?”

她还没问更多,他家老大从屋里窜出来,探头问:“真的有电影吗?消息可靠吗?”

小佳:“???”

他点头:“真的有。”

梅婶子家的大儿子叫小涛,他一听这个,眼睛都亮了,叫:“小光,小光!”

小光是石晓伟的弟弟石晓光。

他家这个小光,跟哥哥混不到一起,见面就掐,但是跟梅婶子家老大小涛关系倒是很铁。

石晓光:“涛哥,来了?咋了?”

小涛:“快来帮我炒瓜子儿,快快,电影院放电影,咱赶紧的,今年摆摊儿肯定少。”

小光:“来了!”

嗖的一声。

听到动静儿的二院儿众人都目瞪口呆。

今天是大年初一啊,你们这就要去摆摊儿?平日里不怕丢人也就算了,过年还去?不过当事人根本不放在心上,丢脸咋了?谁认识他们啊?他们有什么脸面啊。

没钱苦哈哈的时候才知道,肚子饿才是真的苦。

两个人才不管别人怎么想,他们这个“小组”是个人,小涛,他那没工作的二妹,还有同样没工作的石晓光。个人火速的开始忙活。

陈青妤感叹:“他们可真机灵啊,还是年轻,反应真的快。”

小涛:“陈姐你们等会儿来我们摊子,我给你抓一把瓜子儿。”

陈青妤:“那可不行,你们是要卖的,我们要吃也会买,可不能占这个便宜,不然大院儿这么多人,你抓一把我抓一把,你们还怎么做生意。”

小涛:“陈姐还是你仗义。”

这个大院儿,小涛他们几个做小生意的最喜欢的就是陈青妤。

陈姐说话好听啊,别人都笑话他们不务正业摆摊儿,只有陈姐会说他们机灵反应快。而且,发自真心。这可是给了他们不少鼓舞,是不是真心话,他们还是看得出来的。

而且有些不好说的话,陈姐这么一说,谁好意思白要?真的给他们省事儿了。

陈青妤:“我们走了。”

“度对对,你们赶紧去吧。”

陈青妤他们也不耽搁,一起出门,小佳小声跟陈青妤蛐蛐:“妈,我昨天还听见前院儿的王奶奶说小涛哥他们没出息,干下滥的活儿。”

陈青妤:“你听她放屁,什么叫下滥?那谁不想体体面面的争很多很多钱?过好日子?但是各家要看各家的情况。而且现在回城的知青这么多,大家都没有工作。如果不自己想点办法,那咋办?在家玩儿?白吃白喝?你就说在大院儿,谁家也没富裕的可以啥也不干吃吃喝喝啊。你梅奶奶他们家人口多,过的困难。小涛能自己想办法赚钱,让日子好一点根本没错。那你说脸面重要还是吃好喝好重要?”

“吃好喝好。”

两个小同学异口同声。

陈青妤:“那不就是了?而且工作哪有高低贵贱了?政策总是时时刻刻都在变的,没什么就是下滥。有些人干的事儿下滥自己不觉得丢脸,倒是觉得别人靠着勤劳挣钱是下滥,这种品格的人才是下滥。”

小佳小圆若有所思,随即点点头,认可妈妈的话。

赵大妈:“你这左一个下滥右一个下滥,我都让你饶迷糊了。不过小佳小圆,你们听你妈的没错。这凭本事挣钱,哪那么多屁事儿。你们没饿过肚子,是不知道的,在能吃饱面前,其他根本不重要。你小涛哥要是不努力,他们家吃饭都吃不饱。他们一大家子就一个人挣钱,日子不好过的。”

小佳认真:“我知道了。”

赵大妈:“就你王奶奶那张嘴。遇见脾气大的扇几个大嘴巴子就好了。”

“噗!”小圆笑了出来。

赵大妈:“你还笑,她那嘴巴可是真犯贱,不过她没招惹我,如果招惹我,我非得收拾她。”

陈青妤睨了她一眼,说:“谁敢招惹你啊。”

赵大妈凭借泼妇的名声,可算是打出一片天。

赵大妈得意的挺胸,说:“我没错,就该这样。不然他们还以为咱们好欺负。”

陈青妤:“也对。”

一家子走到了电影院门口。

“咦?这特么还真有跟小涛一个脑回路的啊?这都有卖东西得了。”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总是有人能够很快的抓到商机啊。

电影院门口竟然还有别人再卖东西,虽然只有一个,但是也说明,总归有人脑子快,这人卖的是糖葫芦,陈青妤上前买了四根,双方都喜滋滋的。

大过年的,但凡是来看电影,总归不会是穷的不舍得花钱。

那句话咋说的来着:大过年的。

所以糖葫芦卖的还挺快呢。

陈青妤几个人拎着糖葫芦进门,电影院竟然坐了大半的人,还没开场,正好的。好些个人都拎着糖葫芦呢。

赵大妈:“天爷啊,谁能想到,大年初一,我竟然还能出来看电影了,明天我可得好好跟白大妈他们说说,羡慕死他们。”

陈青妤扫了一眼,突然说:“你看那是谁。”

赵大妈一转头:“哎!老白,你咋来了?”

白大妈正掀开帘子进来呢。

她气喘吁吁:“我们紧赶慢赶,没赶上你们。这不是听说你们出来看电影,我们也就来了。在家也没事儿,今天放啥电影啊?”

赵大妈:“不知道啊,还没开始。”

白大妈一家子也都来了。

陈青妤张望了一下,诧异的问:“你家小不点呢?”

他家的孙子孙女儿,一个四岁一个两岁。

两个小孩儿倒是都没来。

其他人都在。

白大妈:“孩子太小,看不了电影,我托付给梅婶子了。”

别看是大过年,但是能有好处的活儿,梅婶子可是半点也不推辞。她巴不得这些事儿多点呢。

“快找位置坐下。”

蔡明明:“我坐你这边儿。”

他家跟梅婶子家处的很不错的,梅婶子他们家小涛做小商贩,什么都卖的,就连山货也没放过。他们就是从蔡明明的娘家进的货。要说小涛这孩子也是有点能耐,挨个厂子找往北方送货跑大车的,你还别说,愣是找到肯帮忙的了。

虽然那边也要钱,但是比邮寄肯定是合适不少。

为了这事儿他跑了快一个月,但是好在结果是好的。

当然了,他做这些也真的是全家支持,他的本钱不够,都是梅婶子夫妻出去借的钱。他们夫妻人缘儿挺好的,倒是凑齐了。哦,这个凑齐了不是说货款,而是一半儿的钱。

剩下一半儿,是一个月后再给,这是说好了的。

蔡明明信得过小涛,自然帮着说话,双方还是都满意的。

山里这种东西不少,但是本地卖不上价,出来卖的话,大家也没有这个能耐,蔡明明能帮着村里给卖出去,那是顶顶好的好事儿了。他们村谁不说蔡家真是捡了宝。

特别是现在知青回城,不少人都抛夫弃子,还有抛妻弃女的,那真是一点也不少,每个村子都有这样的事儿。更是显得马健当初回城带走了蔡明明是多么的重情重义。

要知道,当时蔡明明还有着不能生的名声呢。

结果人家去了首都,不仅治好了,还儿女双全了。

这可真是让人羡慕死了。

如果不是去了四九城,如果不是重新去大医院看了医生,恐怕她这一辈子都没孩子了啊。你说这运气。

这些年夫妻俩个虽然回来的不多,但是过年过节,该寄回来的东西总是要寄回来,他们村里其实粮食倒是还好,但是他们缺票,想买点家里用的,才是真的艰难。

就说谁家要是铁锅坏了,那可真是愁死了,这得好多张工业票呢,那真是一时半会儿攒不齐。还有布票什么的,什么都缺。

但是因为蔡明明嫁到了城里,他家最起码是有门路了。

平时也会寄一些稀罕的东西回来,那可真是让蔡家十分的骄傲。

现在知青返城更是如此,那男陈世美女陈世美都不少,更加衬托的蔡明明好运,遇到马健这样的好男人,现在还能帮着村子卖东西,大家可都要羡慕死了。

因为这个事儿,马健夫妻跟梅婶子一家关系也比较好,所以有时候也会把孩子托付过去。

蔡明明:“我家小不点可喜欢梅婶子家老四了。她也太会带孩子了,我就没那么有耐心。”

陈青妤:“你挺好的啦,还要多有耐心啊。”

蔡明明失笑。

陈青妤:“对了,小佳,你去门口看看你小涛叔叔他们来没来,来了的话,有啥买点啥,看电影不吃东西,就觉得缺点啥。”

“你这不是有冰糖葫芦?”

陈青妤:“一下子就吃完了,还得有点零嘴儿。”

小佳:“好。”

蔡明明羡慕的看着小佳的背影,说:“你家孩子养的真好,一看将来就是个大高个儿。”

陈青妤:“我也怕他们像我啊,所以尽量吃的好点,营养跟得上,总归好很多。”

“是了,是这样不假。”

“哎对了,我跟你说个事儿。”

蔡明明凑到陈青妤的耳边小声嘀咕:“石晓伟又打袁皓雪的主意了。他腊月二十九那天傍晚,拽着袁皓雪,跟她求婚了。”

陈青妤:“什么玩意儿?”

蔡明明:“你小点声啊。这关乎皓雪的名誉,我就跟你说了,你可得小点声。”

陈青妤:“袁皓雪在好几年前不是都拒绝过他了?咋还不觉景儿啊?”

蔡明明:“我也听说了。”

那会儿她还没进城,不过也听婆婆说过的,她摇头:“谁知道他怎么想的,还跟袁皓雪说,会一辈子对她好,到时候两个人就结了婚,她就留在家相夫教子,他来上班,他一定会好好养家。你说笑死人不?我当时真的觉得袁皓雪脾气好,咋不扇他一个大嘴巴子。他这还没咋地就开始算计袁皓雪的工作了。”

陈青妤嘴角抽了下:“……”

就连小佳小圆都长大了。石晓伟还是以前的石晓伟,依旧是脑子有包的石晓伟。依旧是想要靠女人拿工作的石晓伟。

“他还说呢,袁皓雪这么多年没结婚,都是再等他。袁皓雪骂了滚,哈哈,滚。”

陈青妤:“……你可真是消息灵通。”

蔡明明:“当然灵通啊,他们是在我家窗外说的,我跟我男人看了个全程。”

陈青妤:“……”

陈青妤真的很无语了,她说:“你说他下乡也有五年了吧,咋一点长进也没有啊。”

你看吧,余美娟和陈二弟下乡了,下乡的日子让他们脱胎换骨,跟以前截然不同了。

你看,袁小翠下乡了,因为双方是有通信的,所以他们也感觉到袁小翠越发的稳健,而且,人家也知道为自己筹谋了啊。袁小翠筹谋最大第一件事儿就是用一根人参跟陈青妤换了四百块钱。

这个事儿,就连赵大妈都不知道。

不得不说,陈青妤以前就觉得袁小翠这个人有点气运在身上,还真是果然如此。那还是袁小翠下乡两年左右的时候,她上山竟然挖到一根人参。

这要说起来,也幸好是袁小翠,要是换了别人,未必能处理好。袁小翠的亲妈那头儿早先就是药农,也在药铺干,袁小翠耳濡目染下,对这些东西比别人留心多了。

而且,她也会炮制。

这不,她竟然运气好的又挖到一颗人参,炮制好了拖陈青妤帮着在四九城找找买主。

袁小翠的想法很简单啊,赵大妈在食堂上班,也许能接触到那个领导会要呢,所以才托付给了他们。

至于为啥不自己留着,袁小翠想的也很简单,她已经有一根了,这种东西有一根备用就行,另外的倒是不如换了钱,生活也能更轻松不少。

这有钱没钱日子可不一样,她干活儿也不太行,每年都要买粮食的,手里已经没啥钱了。

陈青妤接到信,短暂的迟疑就果断的自己收了,不过她倒是没说是自己收,只是说有人乐意买。双方都是写信,也没有什么讨价还价,最后定在了四百块。

这根人参不小了,差不多七八十年是有的。

四百块,真的真的不贵了。

陈青妤觉得很合适。

袁小翠也觉得很合适,因为送到收购站,按照现在的标准,还卖不到四百。

而且她也怕自己卖人参被村里人知道,都时候大家如果坚称这是集体财产呢。所以她也不太敢去收购站出手。就怕宣扬出去。村里猎户打了猪,明明是自己干的,但是都要全村来分的。

所以袁小翠也防备着,这才找了陈青妤,那边帮着出手了四百。这么大笔钱的交易,双方都没有搞小动作,所以彼此信心也多了。再那以后有个什么好东西,袁小翠都要写信问一问的。

陈青妤跟袁小翠,双方是稳定交易。

至于人参,陈青妤肯定是自己收的好好的,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难得有这么好的东西,还是纯野生的,陈青妤自然要收起来。谁晓得什么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处啊。

她自然是要买的。

你看,袁小翠一个姑娘家尚且知道为自己的生活筹谋,石晓伟下乡一趟,除了怨气十足,好像是啥生活经验也没有。就他这样的,那袁皓雪咋可能看得上他啊。

袁皓雪又不瞎,其实这些年也是有人追求她的,不过条件没那么好罢了。

可是条件再不好也是厂里工人,那是石晓伟这个无业游民没法儿比的。

陈青妤:“真是癞-□□想吃天鹅肉。”

“谁说不是呢,我就是真的看不上他这一出儿。”

陈青妤也看不上。

正说着呢,小佳回来了。

“妈,买好了。”

陈青妤:“啥啊?”

“我买了一斤瓜子儿一斤炒松子儿。小涛哥说给个成本价,我没听他的,按照别人的价格给了。”

陈青妤:“对,这样就行,一码归一码。人家做买卖,咱们也别占便宜。”

蔡明明失笑:“你家这两个啊,一会儿叫叔叔一会儿叫哥哥,这辈分都乱糟糟。”

小佳:“在大院儿就叫叔,出门当然要叫哥,不然都给小涛叔叫老了。”

“噗!”

“好啦,吃吧,给我点。明明你也来点。”

“我不要,真不要,不是跟你客气啊,真吃不下了。我们家晚饭吃得好,我吃了一大碗猪肉白菜饺子呢。”

电影很快的开始,虽然是过年,但是放的是老片子。

不过也还是因为过年的关系,倒是一个喜剧片,看的人乐呵呵的。

陈青妤很快的就入戏,虽然现在电影老,质感也差,但是还是很有意思的。就连层不出穷的抓特务的电影,都格外的有意思呢。大家开始看电影,自然顾不得唠嗑了。

电影院这会儿都坐满了,还陆陆续续有人进来,没位置就站在过道儿上,人可真不少。

陈青妤看的兴致勃勃,一路跟着电影哈哈大笑,电影两个小时,不过时间过得倒是也快,还没咋地,就已经结束了。电影结束,大家都意犹未尽呢。

“真有意思啊。”

“可不是,过年来看电影感觉真好。”

“那谁说不是呢?还有吗?”

“时间不早了,都快十点了,肯定没有了。”

“啊,这么晚了……”

大家吵吵嚷嚷的,不过到底还是没有下一场了,一个个的顺着人流往外走。陈青妤伸手护着两个孩子,小佳小圆叽叽喳喳的。几人出来就看到小涛他们还在,你别看电影结束了,但是一样有人买东西。

毕竟不少人进场的时候,他们还没来呢。

特别是那种男女一起的,少不得要买点,陈青妤多看了一眼,觉得他们应该很快就能卖完。

别看大家嘴上说着摆摊儿是上不得台面的,但是买的时候倒是很诚实。

而且,赚钱也是真赚钱。

陈青妤想着政策的事儿,琢磨了一下,跟蔡明明说:“我打算过一段时间去南方看看。”

蔡明明:“啊?”

她震惊的看着陈青妤,见了鬼一样,说:“你你你你,去南方?去南方干什么啊?”

陈青妤:“现在不是政策不同了?听说南方那边是改革开放的试点城市,我想去看看是啥样,有没有什么好东西,也进点货,回来摆摊儿。”

蔡明明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不可置信:“为为为、为啥啊?”

她说:“你家日子还行啊,摆摊儿到底还是不好看……而且,你一个姑娘家家的,长得又那么好看,一个人出门多危险啊。你也太大胆了啊。”

她说:“你这样我可不放心。”

陈青妤:“也没什么啊,我都有计划的,出门没问题的。本来现在政策就允许,加上我家孩子也大了,我当然得找点事情做啊。总归不能继续在家里待着吧?这人如果做家庭主妇时间长了,人都没精神了。虽说我没事儿也去钓鱼,但是无非就是贴补一点点家用,大钱是没有的。可是孩子大了,总归要多攒点钱的。我还想攒钱买房子呢。到时候一人一个房间,享受一下生活。谁不想住的好一点?你看我家的情况,小佳一个男娃儿跟我们住在一个屋子,总归多少有些不方便。还有小圆,她也大了,总归有一个自己的房间更好的。我家地方那么小,他们就连写作业都要摆饭桌在炕上写,这条件也太差了。我都觉得,如果他们学习一般,都是因为日子太艰苦,绝对不是孩子笨。既然现在已经放开了政策,我们也响应号召呗?你看小涛他们都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我有什么好在意的?而且我觉得,小商小贩也是大势所趋,社会需要啊。没啥不好的。”

蔡明明沉默下来,幽幽说:“你家孩子学习就挺好了。”

陈青妤:“……这是重点吗?”

蔡明明:“可是你到底是个女的,长途跋涉……”

陈青妤失笑:“我有警惕心的。”

她跟蔡明明说这些,一来是为了说给小佳小圆听,二来也是想看看蔡明明有没有这个心。

她一个人是不怕什么的,但是两个人肯定更方便。

不过,她也只是提一下,如果蔡明明不感兴趣,她也不多说什么。

她扫了一眼,小佳小圆都竖着耳朵偷听。

陈青妤继续:“如果打算出门,我肯定是都要计划好的。脸面不脸面的,我真是没想那么多,勤劳致富有什么丢人的。那乱搞的,刻薄儿媳的,打老婆的,他们一个个的都没觉得不好意思呢,我有啥啊!最起码在干的是附和国家政策的。再说,谁得了好处谁知道、你看小涛他们顶着异样的眼神儿干的风风火火,就知道肯定赚钱的。”

这个蔡明明倒是知道的,因为一些山货,她知道成本价。

虽说他还有雇车的钱,还要后续炒制,但是,真的还是赚钱。

“这个我知道,我就是不放心你。”

陈青妤:“没事儿,我也就是先计划着,具体还要等几天再说的。”

蔡明明感叹:“你这胆子也太大了。”

陈青妤:“也还好吧?我觉得蛮正常的。”

大家一路聊天,回家都十点多了。

赵大妈问:“儿媳妇儿,你想去南方?”

陈青妤点头:“对,我想去拿一批服装回来卖。”

“啊?这也行?”

“这有啥不行的?如果我出去了,家里少不得就得你多操持了。小佳小圆你也得上心,要多照看。”

赵大妈:“这个我晓得的。”

她并不拦着陈青妤,笑话,难道还怕陈青妤出事儿?别人招惹她,那出事儿的是谁可不好说呢。陈青妤这人她不仅是武力值强,她也谨慎啊。

这些年,她给孩子讲故事,光是那骗子的方式,都不知道讲了多少了。

小佳小圆打小儿就知道好多道理,机灵的不像样。

她这老太太都学到了。

那作为讲故事的陈青妤,她怎么可能会被小伎俩哄住!

再说就她那个身手,大老爷们都得被揍成狗,毫不担心。

“你要是真的想去,我是不拦着你的。不过小佳小圆那边……”

“我们都听妈妈的。”小佳小圆明明在院子里洗漱,这会儿倒是探头进门了。

“妈妈当家做主,我们都听妈妈的。”

两个小孩儿比陈青妤想的还好沟通,不愧是她从小带大的宝宝。

陈青妤笑了,揉了揉两个小家伙儿的头,说:“妈妈就知道你们懂事。”

她说:“等妈妈挣到钱,给你们换大房子。”

小佳:“妈妈,我们住不住大房子都没关系,你要好好的。”

小圆在一旁点头:“妈妈好好的,就比什么都好。”

陈青妤重重的嗯了一声。

她说:“妈妈不瞒着你们,外人不知道,你奶是知道的,妈妈其实很厉害的,所以你们尽可以放心。”

小佳小圆异口同声:“我们知道的,我们都知道。”

陈青妤挑眉。

小佳:“妈妈每次带我们去春游秋游,都能打到猎物,别人根本打不到。”

小圆:“妈妈轻轻松松就能给大石头掀到一边儿。我力气这么大,和哥哥两个人都不行。妈妈很厉害。”

陈青妤又笑了出来,说:“你们观察还挺仔细的。”

两个小孩儿凑到陈青妤身边,说:“因为你是妈妈啊!”

小圆小声的说:“我还知道,妈妈如果钓鱼少,就会买一些……”

陈青妤挑眉,心说两个小孩儿还真是观察细微。

他们以前还没上学,陈青妤倒是处处带着他们。但是上幼儿园之后就少了,这两年他们上学了,她就不带他们了,他们竟然记得小时候的事儿。

不过她也认真说:“这些话不许出去说啊。”

“妈妈放心吧,我们又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儿。”

“就是。”

陈青妤戳戳两个小家伙儿,小声说:“有些事儿,等你们再大一点,妈妈再详细告诉你们,现在你们还小,我说了你们未必懂。现在你们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就乖乖听妈妈的话,快乐的长大,其他不用管。”

“好!”

小家伙儿认真点头。

陈青妤欣慰的笑。

这么懂事的小孩,是她家的!

她可太会养小孩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