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人类联合

第114章 ,人类联合

事与愿违,林轩最后依然没有拦住医生将自己的情况上报给科技署,而科技署的命令很快便发了过来。

头一批次返航的名单,林轩赫然在列。

第一批回去的都是些研究员,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负责月球基地建设与天梯安装的工程人员。

这几天月球基地已经动工了,地下十数米深,月壤砖块组成了一个又一个房间,连在一起,而挖掘工作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搭建月球基地的都是深层月壤土,没有那么多高能粒子,辐射尘也相对较少,砌好墙之后再刷上两层监天司的抗辐射涂料,房间内可检测到的辐射量便在人体承受标准之下了。

但这一切都和林轩没了关系,林轩已经被迫坐上返回舱,随着火箭发动机推动,返回舱一路升上了天空,与月球空间站完成了对接。

月球空间站这边相比较天庭空间站要稍小一些,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林轩再次回来时,一大堆模块舱已经全部对接完毕,后续的物资正从天庭空间站源源不断的发射过来。

月球空间站的搭建工作已经到了尾声,但这依旧和林轩没什么关系。

林轩满心怨念的回到了蓝星,自己千方百计的当蝴蝶扇翅膀,结果没想到最后给自己提前送回了蓝星,下次登月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刚下建木天梯,几名医护人员便直接将他送到了蓬莱岛的医院,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而无数换班工程科研人员也都在这里疗养。

检查结果一切正常,但虚弱的气色让他不得已住在疗养医院慢慢恢复。

“轩哥,你有没有看最近的新闻,九州和西洋好像又开始关系紧张了。”同在疗养医院修养的孟长安坐着轮椅来到林轩旁边。

“没事,秋后的蚂蚱,不用在意。”

西洋自从上次对峙之后便一蹶不振,加上他们国内正在闹内乱,如今也只能想方设法的转移内部矛盾。

林轩看过未来,距离那一天已经不久了。

可乐所说的,蓝星上的稳定政体也快出现雏形了。

这段时间九州在外太空的持续发力,以及前几天同时公布的可控核聚变与玄铁合金,九州已经直接将西洋打落神坛,无数国家想不被九州甩开太远只能抱紧九州的大腿。

人类如果内部还全是矛盾,想真正意义上的踏足星海几乎没有可能。

九州因为在航天领域的快速铺开,国内的相关人才早已捉襟见肘,这个时候其实是很需要外国友人的协助。

国际空间站已经退役几十年了,而国外那些航天员如今也是名存实亡,除了偶尔坐火箭上两次天外基本上再也没有太空行动的机会了。

但他们相关的工程人员,科研人员,生产线还在,如果大家能拧成一股绳,对于九州亦或者人类文明的太空计划来说,绝对会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所以九州的蓬莱岛如今已经允许媒体上岛进行拍照了,虽然所有视频与照片都必须经过九州宣传司的筛查,但国际上至少不用像之前那样只能用卫星远观。

通天的电梯是令人震撼的,纵使那些担心九州崛起的黑子有很多,但这次无一例外的闭上了嘴巴。

原本就与九州交好的国家立马将自己与九州之间的关系用合作绑定的更为牢固,而原本的墙头草这次也彻底倒向了九州,西洋在国际上彻底沦为了孤家寡人。

没了那些小弟摇旗呐喊,这次注定只能自己举着旗子给九州施加压力,可惜这个压力目前也只有它自已能感受到。

随着九州放出了月球背面蘑菇的图片,以及部分火星文明的视频,蓝星上的各国也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数十亿年前的科技就远超如今的人类,蓝星的隔壁早在数十亿年前就孕育过文明,如果蓝星还不能拧成一股绳的话,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迎接毁灭了。

各国舆论滚滚,但这一次不是针对九州,而是针对那些依旧想搞蓝星内耗的国家。

而九州则立马放出了星球防卫计划。

从白帝战机,承影机甲,到鸾鸟平台,以及后续数个型号的有人无人的太空战机,运输机,九州这次都一一放了出来,具体的数据虽然没有公布,但放出来的部分视频也让各国民众终于找回了一点安全感。

这一次谁也没办法置身事外,因为搞不好九州的太空军以后就是保护自己家了。

“加入星球防卫计划,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九州外交署也终于在蓝星联合会上放出了这句宣言。

随着九州的号召,并且压上了近些年一言九鼎的威望,世界各国纷纷有钱出钱,有人出人。

蓝星上一些国家的生产线开始加班加点的生产九州需要的零部件,一些老牌航天强国也送来了他们的工程人员帮助九州修建太空港。

有些国家甚至直接加入了九州的联合舰队,将自己压箱底的舰船开到了蓬莱岛附近帮忙震慑有些不怀好意的国家。

这一次联合行动也是人类文明数千年以来规模最大,牵扯国家最多的一次。

林轩调理好了身体,与孟长安一同离开了蓬莱岛,回到了盛京。

虽然月球这段时间自己没法再去了,但是需要自己的工作还有很多,比如苏豪目前正在研究的脑接芯片。

研究脑接芯片的前提必须要了解人脑在储存读取时的工作原理,人脑其实就是一台满配的生物计机,而脑接芯片就是将生物计算机与物理计算机进行交接交互的阀门。

一旦将这个东西完成,阻挡人类文明科研进程的便只剩下想象力了。

目前限制人类科学发展的其实就是生老病死,不管是理论科学还是实验科学,无数研究员终其一生都在学习已知,到老了才开始探索未知。

而他们那时的大脑已经开始变得迟钝,再也不复曾经。

现在的研究者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这个巨人已经足够高了,很多人究其一生终于爬上了巨人的头顶,好不容易轮到他添砖加瓦的时候,他的生命却已经走到了尽头。

而脑接芯片就是他们爬上巨人肩膀的高速路,在大脑思维最活跃的时候便站在顶峰,便有了足够多的时间继续向上探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