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刺痛(一)

第三十四章刺痛(一)

王天浩坐了下来,但是他的话音似乎还飘荡在会议室内,听在武定国的耳朵中,让他感觉极不舒服。本来他看到沈险峰没有出现在会场内,感觉到一点轻松。可是没想到,王天浩反而成了他的代言人。这些话从沈险峰嘴里说出来,更多的是一种呼吁、一种争取。平心而论,王天浩在军费和科研教育经费方面基本上还是做的比较中庸,尽管谁都知道王天浩经常给沈险峰吃小灶,但是,由于这是既定战略谁也数不出什么。至少在争取资金支持这个层面上来说,与武定国处于对等的位置。如今,同样的话从掌管财权的王天浩口中一说,那么就大大的不同了,其倾向性已经非常明显。特区所有人都明白,科教资金只能从军费中压缩挤占和挪用。大战将即,在这个时候王天浩对此再次强调,在武定国这些职业军人看来不仅是不合时宜的,更是令人无法容忍。武定国与徐鹏雄叶宏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之后,正准备开口的时候,没想到这个时候,李华雄和刘远洋低声商量了一下之后突然发言。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成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保障。”李华雄有意无意的扫了武定国一眼,在这个茬口,武定国知道自己在也没有必要再多说什么了。“加强对教育以及科学技术的投入,说句俗话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事情。这也是我们一贯的政策。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再进行讨论。”说罢又看了武定国一眼,用眼神制止了武定国。随后继续说道:“我们的原则就是在战略上急不得,在战役上慢不得。在战略上,我们需要二战的进程尽可能延长,但是在具体战役这个层面上,要绝对体现兵贵速不贵久的原则。当前,二战在我们的参与下已经延长了近三年。然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二战最多会在47年底或者48年上半年结束。即便我们再努力,二战也不可能再拖延。这不是我们的意志和努力所能左右的。道理很简单,参战各方尤其是德国日本的战争能力都即将耗尽。因此,我们回旋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而战争的残酷性将会更加凸显。所以,为了我们未来的立国和国家发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我们要高度重视每一场战役,而且,我提议在必要的时候,动用除核武器以外所有的先进武器。”

“正所谓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刘远洋随后说道:“只有经历了真正的战争,才能深刻理解老人家的这个论断是多么的英明。最后,还是希望诸位对这次事关特区未来和安全的战役,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当大家都散去之后,心情郁闷的武定国直接找到李华雄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

“我并非不懂加强教育科技投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武定国在李华雄面前难以也无需克制自己的情绪“可是,华雄,什么事情都不能过。过犹不及啊!现在是战争时期,战争的需要理应成为当前最大的重点甚至核心。如果不是对科教超规模的投入,我们的军队发展的步子将会更大,相应我们在战争的损失也将会更小。”

李华雄没有说话,他一直神色平和的看着自己的这位老伙计。

“华雄你也知道,当初,天浩决定为教育预留小金库的做法就已经引起了军中的不满情绪,不过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后来,一而再再而三的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我认为在当前的条件下是不合时宜的。没有强大的国防作保障,还谈什么发展和建设?今天是作战会议,天浩在这样的会议上,提出教育经费的追加问题我认为非常不合时宜。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基本上都是碍于你和他之间的特殊关系,才没有发出责难。但是,天浩如果不能协调好与军队的关系,不论从那个方面讲,在今后对于天浩、险峰乃至科教事业都不是一件好事。”

“定国,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武定国发泄之后,过了良久,李华雄才缓缓说道。李华雄本身对于天浩在会议上提及增加教育投入的问题也不很满意。至少,在此前应该和他沟通一下。但是,李华雄知道天浩说的有道理,只不过世纪选择上有点问题。他不应该总是在敏感的时候去触碰军界大佬们某一根不那么坚韧的神经。“我会和天浩进行协调。也希望你能够理解他的难处。”

“华雄,这么多年你对我应该很了解,我不是那种不识大体的人。我只是担心天浩险峰和军方的矛盾日深,最终造成不必要的掣肘。此外,希望天浩和险峰理解,尽量避免在这样的会议上提及这些问题。”

“是啊!他们选择的时机或多或少有些问题。放心吧!我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李华雄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再纠结“对了,我还是担心咱么那些骄兵悍将们在这次战役中贪功冒进,所以,你还是在这方面对给他们打打预防针。我感觉军中弥漫的浮躁情绪越来越浓,我不希望最后用鲜血和生命来平复。”

“对此我也有所担心。这方面的工作我高度重视的。”

送走武定国,李华雄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他瘫坐在沙发上,该死的头疼再次袭来。看来自己真是老了。最近这两年他明显感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可是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休息一下呢?路,在摸索中走得越来越远。在历史已经发生改变之后,他感到更多的是一种茫然。表面上的形势大好,无法掩盖内藏的重重危机。个中滋味恐怕不在其位很难感受。特区就像一艘不断庞大起来漏洞不断出现的大船,在前途未知的大海上靠着船员的同心合力和一点点运气向着一个虚幻的目标前进。最终走向何方、能走多远谁也不知道。他这个掌舵人在一片茫茫中,还要装作一副气定神闲胸有成竹的样子,为每一个位置的人加油打气,描绘美好明天的蓝图。可是谁为他指点迷津呢?有些人注定是孤独的。在昏昏沉沉中,李华雄蜷缩在沙发上迷糊了一阵,半睡半醒,噩梦连连。梦中他再次回到穿越之前,然而,不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还原那个世界已经面目全非的世界。父母、兄弟、朋友、情人全都模糊不清。很多时候,他分不清哪个是梦哪个才是现实。情人?是的。李华雄作为一个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成熟加成功的男人,没有结婚但是并不代表他身边就没有女人。

只不过他行事低调,不像周遭的其他人那样张扬。在某个圈子中,似乎没有个把情人都没法和别人打招呼似的。李华雄的情人很“传统”——他的初恋,更确切的说是他的暗恋。中学毕业后,他离开家乡,自此天各一方。时间长了慢慢也就淡了。台海战争之后,他成了英雄和将军,虽然称不上少年得志,但也绝对是英姿勃发。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再次“遇到”暗恋的女孩儿,并非什么浪漫的邂逅,而是请求他帮助解决她女儿当兵的问题。当兵,成了很多城市中孩子获得工作机会的途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女兵更是如此。没有过硬的门路很难成事儿。“暗恋”的生活想很多普通的城市女孩儿一样,由家里的公主逐渐变成了家务缠身的母亲。她和丈夫一样都是普通的工人,没有过硬的公关能力和广博的人脉。

在结束了学生生涯之后,从同学间或隐晦或直白的谈话中,她得知当年李大将军似乎对他有一种朦胧的情愫。看着并不争气的女儿,万般无奈之下,她才咬牙决定舔着脸向李大将军开口。这或许是这个普通母亲唯一的希望。这件事儿对于一位将军来说自然并不是一件难事儿。李华雄的智商不低然而“情商”并不高,他眼中流露出的不安和局促,自然难以逃脱已为人妇人母的“暗恋”的法眼。一个不是圣人,一个并非情窦初开还有几分风韵,一次并不浪漫的邂逅,演变成了一次半推半就,颇有些龌龊的交易。当兵、分配好岗位、退役、找理想的接收单位。这些有李华雄罩着,自然都不是问题。当然“交易”也一次次继续。爱情是美好的,然而它却禁不住现实的蹂躏和摧残。在这个拼爹妈的时代,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为了唯一的孩子,爱情和忠贞或许是廉价的。

在李华雄这样一个棵大树下面乘凉容易,爱情和忠贞的小树枯萎也很容易。坐而论道很容易,把自己打扮成道貌岸然的样子也很容易,然而在诱惑面前又有几个人能够抵御呢?况且,人是最能够原谅自己的动物,李华雄同样如此。虚妄的美好令他难以自拔。这种或许并不道德关系,在李华雄一遍又一遍的原谅自己的过程中,一直持续到穿越发生。李华雄始终没有弄明白自己得到的到底是什么?是爱情?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嫖客和妓女之间的关系。穿越后,他忙得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问题,那段他分不清是什么经历让他难以以忘怀。这一切直到他遇到奇俊峰。他似乎在她的身上看到了“暗恋”的影子。然而这次却注定是一次没有花开没有结果的插曲罢了。一个老男人的心同样是男人的心,在坚强的外表之下,男人的心同样柔软。哪怕是一根很细小的物体同样能够刺痛,而且很痛很痛。

李华雄在“新欢旧爱”的梦境中半睡半醒。所有的人、事、场景都变得那么不真实,那么虚无缥缈。各种各样的事不断交汇、重叠、缠绕、纠结。虽然很痛苦,但是他不愿意醒。他在梦中不断告诉自己,醒来后或许会更加痛苦。梦中暗恋向他走来,更加风情万种。(人在回忆的时候往往会选择性的取舍、夸大。)暗恋走到李华雄身边,温柔的靠在他的肩上,抚摸着她脸上的日渐加深的沟壑,一脸怜惜。

“你老了!”

“我们都老了!”

“你这么折腾,不累吗?”

“可能有点儿吧!可是我没办法。”

“还是歇歇吧!”

“我也想,可是歇不下来,我不能歇!”

“你的努力有意义吗?”

“或许有吧!”

“回来吧!”

“我,回不去了。回去了也就不是我了。”

“在哪儿,你都是你,在我眼中你没什么不同。”

“我要改变世界,改变很多”

“你什么也改变不了。还是回家吧!”

“不,我一定能改变!”

“你改变不了,改变不了……”

“不——”

李华雄终于在阳光和心灵的刺痛中醒了,他无力地看着房间内某一个角落,很久、很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