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冲突(五)

张成带领一分队队员进抵到给水站的外围,静候巡逻队到来。沉重的脚步声和不经压抑说话声渐渐临近,队伍中居然还有人叼着一明一暗的烟头。世界的上几乎所有军队后勤兵的战斗力和纪律性都是不那么高的。即便在战时也很难让他们的神经紧张起来。尤其在这个时代,受制于战术思想和技术手段,前线和后方、一线和二线泾渭分明。渗透敌后、长程突袭等战法还只是萌芽在某些军事天才或者疯子的头脑中模糊概念。对于特种作战这种“高科技”的东西则几乎没有认识。即便如此,这些苏俄军爷们也太过分了一点。看着大大咧咧的军爷正一步一步走向死亡,张成的嘴角**了一下。

没有任何悬念,在规定时间内特战队员们按照规定战术用规定动作达成了目的。这一切不像实战而更像一堂训练课。达德罗夫下士比他的兄弟多活了两分钟。作为共青团员的他早就摒弃了东正教的信仰,可是在此刻他希望上帝能够宽恕他的罪。还没等他明白发生了什么的时候,身边的战友和长官就全见上帝了,他甚至没有看清他们是怎么死的。借助点点星光,他突然发现自己眼前的多了一张“鬼脸”,他的喉头咕哝了一声,一股暖烘烘的**顺着大腿流了下来。强烈的疼痛把他从昏迷的边缘生生拽了回了。特战队员们从对方口中获得了想知道的东西之后痛快地结束了达德罗夫的恐惧和煎熬,送他与战友在另一个世界相会。

突击组从两个方向突入给水站,一个组迅速控制给水站要点,另一个组则担负清除工作。约20分钟左右,张成终于得到了安全的信号之后带领生化作战组迅速进入给水站,将总重十二公斤炭疽杆菌、霍乱狐菌、伤寒杆菌、鼠疫菌等生物战剂投放到苏军的给水装备中。为了保证生物战剂发挥最大作用,特战队要占领这里至次日夜幕降临。

张成刚刚完成给水站的工作之后,就收到了袭击给水站守卫部队的分队发挥安全的信号。那里的防卫和给水站外围一样形同虚设,他们进入营地之后,向苏军帐篷内投放了高浓度麻醉剂。特战队员们轻松的占领那里。

张成立即命令两个分队在外围布置警戒。说实话,张成并不担心自己能否坚守到次日,因为他知道明天苏军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自己。

苏军的确顾不上。

苏联空军抵达前线之后,立即对位于阿尔山、甘珠尔庙和阿木古郎附近的日军集结地进行大规模连续轰炸,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苏联空军的行动立即遭到报复心强烈的日军的疯狂反击。日军第2飞行集团团长嵯峨彻二中将把他的司令部从新京(今长春)迁至海拉尔,并且调来4个飞行团,集中17个战斗轰炸、侦察机中队。双方在诺门罕地区上空大战3天,近60架飞机被打落在草原上。就在特战队进行细菌战的时候,迷恋偷袭战术的嵯峨彻二中将下达了进攻命令。凌晨3时137架日机从海拉尔机场起飞,于6时20分,日军机群到达塔木察格布拉格机场上空,进行狂轰滥炸,机场顿时黑烟覆盖。此次袭击非常成功,击毁苏机134架。与此同时(在时间上与历史有出入),石井次郎的731细菌战部队的碇长少佐带领22名敢死队员,在哈拉哈河乘2只胶皮船,www.youxs.org、霍乱、鼠疫、鼻疽等细菌撒入河水里,向苏蒙军展开细菌战。这也就是为什么特战队选择炭疽杆菌、霍乱狐菌、伤寒杆菌、鼠疫菌这几种站剂的原因。当然,特区制造的战剂从稳定性、杀伤性和浓缩程度都要远远超过日军的性能。这也是特区第一次“密切配合”日军行动。

朱可夫接到机场被袭击的报告的时候,天空正下着大雨,茫茫草原像一块巨大的地毯,在雨水的冲刷下更加翠绿欲滴。他坚毅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默默的注视着外面。此刻,他要全力应对日军的地面进攻。134架飞机意味着前线的作战飞机折损大半,意味着前线将暂时失去制空权。情报显示,日军第23师团、第7师团正在集结,近期肯定会有大的动作。他一方面要求从后放尽快补充空军,另一方面命令部队加紧各项战前的准备工作。令朱可夫和全体苏蒙军没有想到事情却在这个恶劣的天气发生了。

偷袭战术可不仅仅只是日本空军喜欢。几乎就在日本军队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偷袭战术就几乎成为他们最喜欢的作战方式,并且屡试不爽。日军的计划是步兵主力渡河迂回包抄,坦克师团正面强攻。第1坦克师团接到计划之后,就开始酝酿一次大胆的偷袭行动作为整个战役的前奏。第4坦克联队利用大雨掩护和苏军的麻痹,偷偷度过哈拉哈河奔袭对前线日军威胁巨大的苏军第36摩步师重炮阵地。从战术意义上来说,这是继空军偷袭得手之后又一次非常成功的奇袭。朱可夫一天内得到两个噩耗,心情就像阴云密布的天空一样。他没有任何迟疑立即派出装甲部队一定要歼灭这股威胁自己侧后的偷袭部队。在苏蒙军队积极应对日军偷袭的时候,张成和另外一支实施生化作战的特战队成功的完成任务。趁着夜色安全返回锡林的前进基地。

特区情报机关密切关注日苏双方之间在中国国土上进行的这场冲突,并根据战场发展的进程调整自己情报工作方向。

苏军的装甲部队利用3天成功将实施偷袭的日军第1坦克师团第4坦克联队主力由哈拉哈河西岸击溃之后,正准备腾出手来对付正面的日军坦克部队的时候,瘟疫在苏蒙军内不可遏止的大面积蔓延开来。朱可夫得到后方两座给水站被袭的报告之后,一阵寒意立刻从心底升起。他立即命令展开调查的同时军医开始对前线的饮水进行检疫,严禁官兵引用未经检疫的水。虽然朱可夫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可是依然晚了。近20个小时的时间足以使来自现代技术的生化战剂发挥作用。这个时代,运用生物武器作战非常稀少,世界各队应对措施和技术并不完善,苏军自然也不例外。瘟疫发生之后,朱可夫很快就明白了这不是一场自然灾害。自然界不可能在某个地方同时发生四种不同类型的瘟疫。军队的政工人员立即发挥特殊的作用,严格封锁消息,严禁在军队中谈论任何关于疫情,否则以叛敌论处。封闭已经感染的部队。由于短时间缺医少药,很多病入膏肓的军人被毫不犹豫的“清理”。苏蒙军队采取了一切能够想到的措施依然不能控制疫情,更没能控制恐慌情绪在军队中的蔓延。这第一次让那些热衷于革命高压的人感到自己的无力。

“及时”得到情报的日军立即组织起猛烈的进攻。日军在小林少将的指挥下,www.youxs.org。战役发起之后,日军迅速攻占了哈拉哈河东岸的谢尔陶拉盖高地。由于高地周围全是开阔地,非常有利于飞机和战车作战,日军也全部**在苏军坦克和装甲车炮的面前。面对日军意料之中的进攻,面对如此有利的时机,按照朱可夫原先的作战方案,应该集中坦克、辆装甲车、火炮和全部飞机协同其他部队,分三路****。朱可夫本想借此机会实践自己的装甲作战思想,以一场完美胜利向国内军中那些老顽固们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以便建立真正的装甲部队。可是接二连三的意外,尤其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完全打乱了他的作战计划。飞机减半、重炮部队被袭,一场大瘟疫不仅增加了部队的非战斗减员,而且在部队中引起了极大恐慌,严重影响了部队的士气。朱可夫此刻只能组织计划中的进攻部队进行防守,掩护其他部队向乔巴山地区的方向撤退。

一名将军的能力不仅仅表现在进攻中,往往在组织撤退过程中更能够得以充分体现。朱可夫即使面对巨大的困难,也不想放弃这次难得的战机。他依然组织了100辆坦克、90辆装甲车、40门火炮以及刚刚抵达的20门火箭炮再加上全部飞机协同1个旅的步兵向日军发起猛烈的反击,试图掩护主力撤退。(注:历史上朱可夫组织150辆坦克、154辆装甲车、90门大炮和全部飞机及其它部队,分三路****,小说中由于苏军受瘟疫的影响所以不得不减少数量。)苏蒙军在轰炸机和歼击机的掩护下对日军进行了轰炸和扫射。同时,苏蒙军的大炮猛烈轰击日军集群。尤其是“喀秋莎”火箭炮更是发挥了暴烈的威力。朱可夫相信在这这两股火力的打击下就可以阻止日军行进,致使日军无法开展火力。但是,事实上朱可夫的目的没有完全实现。日军在“雪狐”情报的全力支持下,已经对部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因此日军的损失微乎其微。

苏军的装甲兵在心理上占有极大的优势。在一番炮火准备之后,苏军第11坦克旅的100辆坦克开始向日军开火。在苏军坦克面前吃过大亏的日军,对苏军的装甲部队非常忌惮。在接到“雪狐”详尽的情报以后,日军立即针对情报中苏军坦克的弱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方面赶制了大量燃烧弹,另一方面在阵地前配置了大批手持燃烧弹敢死队员,配合反坦克火箭手进行反坦克作战。因此,在战场上出现了令苏联坦克兵毛骨悚然的一幕。正当他们满足于把日军阵地打成一片火海的时候,突然他们看见自己的坦克接二连三的不是起火就是被被打爆。

惊慌失措的苏军终于发现,原来在自己经过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涌出了大量光着膀子头缠白布的日军,他们有的等坦克开过之后从后面近距离向坦克投掷燃烧弹,有的在坦克侧后用一种从未见过的长筒状的武器远距离向坦克发射炮弹。虽然苏军大量射杀日军敢死队员,但是面对日军的突然袭击,苏军毁损了大量坦克战车而陷入混乱,迅猛的进攻顿时化为无形。对面的日军战术思想和作战技术可能落后,但是他们并不是傻子。面对这样的大好时机没有任何一名将领会放弃。于是,大批日军薄皮坦克纷纷开出阵地,在己方火炮的掩护下向苏蒙军掩杀过去。日军坦克的皮虽薄炮虽弱,不过对失去坦克保护的苏蒙军依然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另外,在空战中日军飞机凭借数量上的优势也渐渐占领上风。

战场上的局势瞬间逆转。日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掩护下,迅速粉碎了苏蒙军的****。并立即向纵深展开。到这个时候,就是神仙来了也没用了。苏蒙军的败局已经无可阻挡。部队中的政治干部的说教,督战全都失去了作用。溃败的士兵很快就冲开了督战队脆弱的“警戒线”头也不回的向后逃窜。

在这个期间,朱可夫拼尽全力组织了几次漂亮的反击,但是对于大局已经无益,只不过多救出了的部队。苏蒙军在此战中充分领教了日军的坚韧。他们似乎不用吃饭和睡觉,像一群疯狗一样,一口咬住就再也不放,不死不休。苏蒙军的战斗力虽然不像战前分析的那样弱,可是也是在抢不到哪里去,尤其是他们的作战意志,很让日军嘲讽了一阵。大量的苏蒙军在没有弹尽粮绝的时候就纷纷选择投降就是明证。

植田大将接到前线的捷报难掩自己的兴奋。他太需要一场胜利来挽回关东军和自己的颜面了。不过,他此刻不知道自己的厄运很快就要到来了。

第二十章冲突(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