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赵福金的姨母笑

御书房内。

赵福金正在给李邦彦安排太学院改制的事情。

“太上皇的宣和书画院,可以合并在太学中,艺术文化还是很重要的。”

“臣明白。”

赵福金抬眼看了看李邦彦:“现在太学所学的经义、策论、诗赋这三大部份,也要调整,朕以为诗赋这种,可以选修,而之前用作选修的律学,应提至必修。”

“官家,诗赋千年来都是必学必试的……”

“现在改了!朕要那么多写诗作赋之人何用?”

看着赵福金乾纲独断之势,李邦彦虽然还想争辩,却也不敢再多言:“选修也行。”

“经义部分……”赵福金有些拿不定主意。

按照现在的科举,经义考试是从经书中抽出一两句话,让考生来论证理解,所用观点,所用语句都必须是经书中的,赵福金觉得,这完全就是禁锢思想,脱了裤子放屁的事。

可要是直接把经义拿掉,估计得得罪不少天下学子,只能循序渐进了。

“经义部分,加一本《墨子》进去,把太上皇当年加入的道家学说,拿掉一本,拿什么你与太学院监正自己看着办就行。”

李邦彦一愣,小声嘀咕道:“《墨子》中有对皇权不敬之处,可要删减?”

赵福金摇摇头:“一字不减。”

李邦彦又道:“墨子好多言论也与儒家相违背,学子们若问起……”

“那就是博士们的事了,朕又不去上课!”

李邦彦咽了咽唾沫,心想官家的这些话,自己传到监正耳朵里,还不得吵翻天?

“最关键的事,是要增开科学,目前增设三类学科,数理之学、物理之学与化物之学,由宋科院派人入太学执教。”

李邦彦头大,这样一来,学科增了一倍还多,这太学院的学生还不得累死。

“无妨,科学之学不是必修,选一些对经义、策论无兴趣的太学生,这类学科亦不增设科举,由宋科院内部考核,中了的,由宋科院安排入职科官体系。”

听到不增科举科目,李邦彦这才松了一口气。

“对了,荆湖南路的岳麓书院这几年发展的如何?”

位于岳麓山的岳麓书院,虽然不属于朝廷官学,但是在大宋历来名声显赫,宋真宗还曾亲笔题字,算得上是大宋最知名的私立学校,赵福金之所以如此问,是她觉得官学不好大改,改个私立学校还不行吗?

李邦彦答道:“荆湖两路最好的私办学府,应该学风鼎盛。”

赵福金点点头:“过些日子,朕想亲自去岳麓书院瞧瞧,你安排安排。”

“官家要出宫?”李邦彦连连摆手:“如今事务纷杂,官家要是离开了开封,那这些事……”

“要你们何用?”赵福金无语:“单单宰执,朝廷就设了三位,各部大员别说齐全了,可以说是冗编了,朝廷养你们这么多,朕还不能出宫散散心?”

赵福金心想,要是这皇位真的把自己绑的死死的,那也太悲催了。

正说话间,内侍官来报:“官家,柔福帝姬求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