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黄射寿宴露峥嵘 钟繇南下收佳徒1

已过酉时,寿宴终于开始了,宾客们纷纷按照身份地位落座指定坐席。

黄射托了黄祖的福,能进入正殿,跪坐右侧第次末席二列,面前案几上摆着几叠糕点和凉菜。

黄射左手边也跪坐着一位少年。那少年眉心剑目,颇为英气,儒雅随和。

黄射不禁起了结交之心,拱手道:“在下黄射,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少年客气还礼:“可是江夏黄太守的公子?在下向宠,黄兄请多指教。”

黄射依稀记得诸葛亮《出师表》里关于向宠的记载,不敢有怠慢之情,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的颇为熟络。向宠似乎颇为熟悉在坐的诸人,给黄射小声给介绍着,黄射瞧见殿内主座左右各置一席,却不知为谁准备。

突然,鼓乐声起,向宠做了个禁声的手势。只见一人身长八尺余,姿貌雄伟壮,身穿大红色团花褐缎礼服,前身织有“五福捧寿”四个金色大字,此人头发虽已斑白,却颇为精神,正是荆州之主,今日的寿星,刘表刘景升。

刘表在一蓝衣美妇和几个侍女的陪同下缓缓入席,刘表坐了主座,蓝衣美妇却是入了主座右席。

此刻,殿内众人齐声高呼:“祝刘使君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此句出自诗经,是时下最为流行的贺寿词语。xizu.org 柚子小说网

黄射瞧见那蓝衣美妇二十多岁,明眸善睐,红唇娇艳欲滴,极为美艳。

黄射内心腹谤道:“这老家伙穿的花枝招展,不知道的还以为娶小老婆呢。”嘴上却跟着唱道:“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刘表抚须笑道:“同乐同乐,诸君不必客气。咳咳,老夫有要事宣布...”

刘表尚未说完,只见下列首席一人起身,那人眉如蛟龙,须长两尺,体格壮硕,亦有贵气。

那人高声道:“诸位同僚怕是有所不知,朝廷派黄御史中丞钟繇钟君前来宣旨,天子已册封主公为镇南将军、荆州牧。”

殿内诸人惊呼道:“此双喜临门也。”

那人看到诸如震惊,不禁有些得意道:“数日前,瑁与刘使君商议要事,恰逢钟御史宣旨,幸得早几日知晓此事。”说罢,对刘表施礼道:“瑁心直口快,还往主公勿怪。”

蓝衣美妇嗔道:“大兄就是性子急。”伸出芊芊玉手扯了下刘表衣服,又道:“夫君不会怪大兄吧?”

原来蓝衣美人正是刘表续弦蔡夫人,眉如蛟龙者便是蔡夫人的兄长蔡瑁。

刘表本想过寿宴时,请钟御史再宣旨一次,好更风光一些,却没想到蔡瑁如此藏不住事。

可他甚是宠爱蔡夫人,于是挥手示意侍卫:“无妨,速请钟御史入席。”

看到此情,黄射猜想,蔡瑁当着众人面抢先发言,不但为了强调自己与刘表的亲近关系,炫耀自己知道尔等不知道的“机密”,更是彰显蔡氏威风,如此喧宾夺主,刘表竟然毫不在意。

不久,一声爽朗笑声传来:“恭喜刘州牧,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不老松。”

刘表起身相迎,请他入左侧席位,也笑道:“这都是托钟君的福啊。表身处荆州,无法常伴天子左右,只能常常进贡以表忠心,还请钟君多劝天子,当以龙体为重。”

入席那人头戴黄色冲天冠,身着绿色锦袍,二指美髯,贵气更甚蔡瑁,正是御史中丞钟繇。

钟繇摇头道:“刘州牧,秩二千石,位次九卿,更是汉室宗亲。繇不过区区御史中丞,秩千石,如何

(本章未完,请翻页)

能比的上刘使君”。

刘表客套道:“钟君乃天子近侍,表是万万不能比的。”

钟繇叹息道:“董贼霍乱朝纲,汉室元气大伤。王司徒虽巧使计谋,除去董卓。可尚未还政天子,又逢李傕、郭汜夺了西都(长安)。李、郭淫威不下董贼,天子常常以泪洗面,常盼望他的皇叔能来解救陛下于水火之中。”

钟繇说的皇叔,指的便是刘表。

李、郭二人本来遣钟繇来与刘表结盟,引以外援。却没想到钟繇自作主张,竟然鼓动刘表与李、郭作对。

董卓对百姓虽然残暴,常以杀人为乐,但对于士兵和名士却极为敬重。厚待士兵是因为士兵要帮他打天下,李、郭二人以前不过是西凉军中低级军官,却也得了董卓不少恩惠。

董卓厚待名士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知道自己在世人眼中不过是土包子一个,要想摆脱“暴发户”的印象就需要士族支持。故董卓大力提拔蔡邕、刘表、王允之辈。可众人都知关东讨董联盟时,刘表就独善其身。如今长安比洛阳更远,以刘表守成的性格来说,很难做出“勤王”此等壮举。

刘表听后略感尴尬,说道:“今日老夫寿辰,不谈国事,来人啊,酒宴开始,诸位请自便。”

钟繇不禁皱了皱眉,不复多言。

刘府管事高声道:“传酒菜!宴舞开始!”

自有侍女频频传菜,歌妓一展才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只听两人说道:“祝父亲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忽见一长一幼两道身影跪在刘表桌前,大一些的年约弱冠,身材消瘦,弱不禁风的样子,正是刘表长子刘琦。幼一些的身着蓝色绸缎华服,正是刘表次子刘琮。

刘琦起身从怀中掏出一卷竹简,恭声道:“儿知父亲喜好书法,故写一贺寿词语,以助父亲雅兴。”

刘表接过刘琦手中竹简细看,内容是时下汉乐府比较流行的贺寿词语,刘琦字迹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眼之处,但胜在有此孝心和心意,颇为高兴。

台下却突然一声冷笑:“琦公子难道不知钟御史乃书法大家?还给在钟御史面前献书法,真不怕丢人现眼。”

众人望去,此人却是蔡瑁族弟蔡和。黄射看蔡和与蔡中长相颇为相似,猜是两人应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

刘琦顿时面红耳赤,羞道:“琦不知钟御史在此,不然小子怎敢班门弄斧。”

钟繇不知这寿宴还有波澜,不禁望向刘琦的竹简。刘琦所书,自然谈不上多有难看,但落在书法名家眼里,与学堂孩童涂鸦无异。

钟繇为避免尴尬,还是解围道:“琦公子所书,额...不错不错。”

刘表人老成精,当然听得懂钟繇的违心之言,心中对刘琦略有不满。

此时,刘琮起身,恭敬道:“父亲,儿知父亲过寿,昨夜福至心灵,梦中得一首贺诗,献与父亲。”

“喔?梦中得诗?可是仙人托梦?”台下议论纷纷,刘琮噱头十足。

刘琮清了清嗓子,唱道:“荆襄藏鹏鲲,凡尘始不闻。醉酒回风醒,日暮梦里声。百姓衣食丰,与我同富贵。子孙乐满堂,年年共守岁。”

片刻寂静后,殿内出现了此起彼伏的赞美声:“妙啊,好诗啊!”“琮公子大才啊。”“琮公子竟有此等心胸!”

刘表也是一愣,实在没想到调皮捣蛋的儿子竟然真的唱出一首诗来,不禁扭头看向钟繇:“元常兄,你看这...”

钟繇抚须赞道:“的确是好诗,

(本章未完,请翻页)

前四句分明是赞美刘使君之句,后四句又有忧国忧民之意。全诗饱含了对刘使君贺寿之情和少年壮志。琮公子年纪尚幼,就有此等才情,委实不易。景升兄,后继有人啊。”

刘表听到“天使”夸他爱子,内心对刘琮更是喜爱。

台下蔡和身边一人,正是蔡中。

蔡中瞧见蔡瑁对他点头称赞,内心窃喜:“大哥此计甚秒,先是派人给刘琦暗示主公喜爱书法,让刘琦准备书法。又请府上幕僚和食客为主公做诗,择最佳者教授琮儿。如此这般,想来以后立琮儿为嫡子会更容易些。”

蔡中洋洋得意的时候,突然看见末席的黄射正与临沮县长向朗之侄向朗有说有笑,丝毫不给刘琮面子。

蔡中眼睛珠子一转,想到一个打击黄家的点子,便起身道:“诸位,可曾听江夏百姓近日常传一趣闻?”

蔡和捧哏道:“有何趣事?”

蔡中卖够关子,打趣道:“江夏百姓都言,黄太守公子黄射,时常在溪边练习书法,有小儿谣曰:字有误,黄郎顾。”

蔡和不愧是蔡中的亲兄弟,夸张的配合道:“黄公子竟有此等绝技?果然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啊。”

蔡中鼓掌笑道:“不错,既然大公子的字,难登大雅之堂,不如请黄射公子,将琮公子的诗写出来,送予主公,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蔡瑁平时觉得自己这个族弟挺蠢得,没想到却能想出这个主意。他心里盘算:“黄射若是同意,则是得罪了大公子,还会降低大公子威信。黄射若是拒绝,则得罪了主公,降低黄氏威信。如若这字写得好,那是琮公子诗写得好,如若字写得不好,更会玷污一首好诗,惹主公不快。此乃一石二鸟之计,妙啊!”

蔡瑁顿时迎合道:“不错,还请黄公子出列。”不等黄射答复,又吩咐道:“左右,笔墨伺候。”当既,几个侍从快步去后堂准备。

黄射正与向宠说笑,默默吃着刘家的瓜,不知人在席中坐,锅从天上来。心里嘀咕,我怎么没听说过什么“字有误,黄郎顾”?看着蔡氏兄弟一唱一和的挤兑自己,左右为难。

黄承彦心里跟明镜儿似的,知道蔡家兄弟这是要削黄家的面子,自己只听人说过这个侄儿好勇斗恶,未曾听闻会书法,便出来打圆场:“两位公子这是给父亲献寿礼,射儿并非刘州牧子侄,于情于理不合,不如就算了吧。”

蔡瑁却是不怕黄承彦,讥讽道:“黄射既然是姻兄的子侄,为何不算主公的子侄?真算起辈分来这黄射也算是我的侄儿。姻兄如此推脱,却是不将主公放在眼里吗?”

蔡瑁见黄承彦默然,目光又逼向临座黄祖,问道:“黄祖兄意下如何?”

黄祖对黄射的书法还是颇有信心,对蔡氏的咄咄逼人也感到反感,眼神向黄射询问。

黄射心里盘算道:“书法我从小就练,比书法我却是不怕的。”

黄射起身,先向钟繇施礼,再向刘表施礼,说道:“如此,小子便献丑了。”说罢缓缓走向侍女已在大殿中间准备好的书案。

众人没想,有刘琦前车之鉴,这黄射居然真有胆子当众献技,看他有恃无恐的样子,说不定真有几分才学,不禁都期待了起来。

————————————————————————————————————

《英雄记·恶首篇·蔡瑁传》:蔡瑁,字德珪,襄阳人,性格骄豪自喜。族弟蔡中、蔡和,以为朋党,祸乱荆襄。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